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佛學(佛教)中水喻菩薩十種善法是什麽意思

佛學(佛教)中水喻菩薩十種善法是什麽意思

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六》載,菩薩惑業清凈,身心寂靜,能以法水普濟群生,令其善根增長,罪垢蕩除,離生死之熱惱,息貪愛之枯渴,以成就菩提,超登覺岸;猶如水之凈德,本體清凈,澄湛凝寂,尤能滋長萬物,滌除眾垢,炎熱遇之而清涼,枯渴飲之而沃潤,故取之為譬喻。即:

 (壹)流潤赴下,謂菩薩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順,能以清凈法水調熟眾生,普得沾溉,令其壹切善根悉皆增長;譬如大水,遍行地中,流潤於下,壹切萌芽無不滋長。

(二) 植善法種,菩薩廣植壹切菩提種子,常以定水灌溉,令得增長而成妙果;譬如大地種植壹切藥樹谷果,由水滋溉增長,然後繁茂而結實。

(三)信樂歡喜,菩薩自性信順三寶,樂求出世間法,因心清凈,即生歡喜,復能令壹切有情亦皆信樂而生歡喜;譬如大水,自性流潤,復能潤物。

(四)壞煩惱根,菩薩以禪定之水浸漬壹切有情煩惱根種,悉令敗壞,無復續生;譬如大水,浸漬大地,而草木諸根悉皆壞爛。(五)自體無雜清凈,菩薩為離貪、嗔、癡等雜染之法,守護諸根,悉令清凈;譬如大水,其源不雜,而本清凈。

(六)息煩惱熱,菩薩以清涼法水悉除壹切有情煩惱炎熱逼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極炎蒸,人亦煩熱,若得水除解,悉皆清涼。(七)止欲渴愛,菩薩因壹切有情於諸塵境而生愛著,如渴而思飲漿水,為渴愛所逼,故為其開示,令其於欲塵之境不生愛著;譬如清涼之水,能除壹切焦渴之苦。

(八)深廣無涯,菩薩由修壹切善法,得勝智積集,深廣無涯,諸魔外道皆不能測其邊際;譬如大水,眾流會合,既深且廣,無能知其涯涘。

(九)高下充滿,菩薩以大悲心,於壹切有情,隨其根器高下方便開示,悉使獲益,充溢滿足,而無損惱;譬如大水,流註壹切處,隨其高下,悉能充足而無所損害。

(十)息諸塵坋,菩薩以定慧之水普潤壹切有情,令其去粗惡之習,而發柔軟之心,永息煩惱之塵,同入清凈之境;譬如大水,流潤壹切塵坋粗惡地方,悉使潤澤而復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