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藥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圖片的副等,要更多相關知識,不妨來關註壹下。
簡介 樟腦圖片 與 樟腦的藥用附方 樟腦的配伍應用 樟腦的副樟腦簡介
樟腦為樟科植物樟的枝、幹、葉及根部,經提煉制得的顆粒狀結晶。結晶為白色粉末狀或為無色透明的硬塊,粗制品則略帶黃色,有光亮,在常溫中易揮發,火試能發生有煙的紅色火焰而燃燒。若加少量乙醇、乙醚或氯仿則易研成白粉。具竄透性的特異芳香,味初辛辣而後清涼。以潔白、透明、純凈者為佳。
樟腦圖片
與作用
通關竅;利滯氣;辟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主熱神昏;中惡猝倒,痧脹吐瀉腹痛;寒濕腳氣;疥瘡頑癬;禿瘡;凍瘡;臁瘡;水火燙傷;跌打傷痛;牙痛;風火赤眼。
1、《普濟方》:作膏治諸惡瘡及打撲損傷,風濕腳氣等疾。
2、《品匯精要》:主殺蟲,除疥癬,療湯火瘡,敵穢氣。
3、《綱目》:通關竅、利滯氣,治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殺蟲,著鞋中去腳氣。
樟腦的藥用價值
藥名樟腦
別名韶腦、潮腦、腦子、油腦、樹腦。
為樟科植物樟的根、幹、枝、葉,經提煉制成的顆粒狀結晶。
性味辛;熱;有小毒。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通竅辟穢,溫中止痛,利濕殺蟲。用於寒濕吐瀉,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癬、齲齒作痛。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06-0.15g,不入煎劑。外用:適量,研末,或溶於酒中,或入軟膏敷搽。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樟腦的藥用附方
1、治腳氣腫痛:樟腦二兩,烏頭三兩。為末,醋糊丸,彈子大。每置壹丸於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圍覆,汗出如涎為效。(《醫林集要》)
2、治小兒禿瘡:韶腦壹錢,花椒二錢,脂麻二兩。為末,洗後搽之。(《簡便單方》)
3、治大人小孩滿口糜爛:樟腦三錢,花椒二錢。***研末,置銅鍋內,用碗蓋好,並用鹽泥將碗周圍敷好,置火上數分鐘,藥升至碗上,刮取,吹入口中。(《貴州中醫驗方》)
4、治遠年爛腳,皮蛀作癢,臭腐疼痛,日漸癢大,難以收斂:樟腦、黃柏(末)各等分。再取豆粞壹撮,和勻塗患處,用布紮緊七日,患處作癢忍之,數日則愈。(《中醫雜誌》)
5、治臁瘡:樟腦五、六錢,豬脂油,蔥白。***搗爛,厚敷瘡上,油紙裹好,舊棉花紮緊,壹日壹換,不可見風。(《經驗廣集》樟腦膏)
6、治癧瘡潰爛,牽至胸前兩腋,塊如芥子大,或牽至兩眉上,四、五年不能療者:樟腦三錢,雄黃三錢。為末。先用荊芥根下壹段,剪碎,煎沸湯,溫洗良久,看爛破處紫黑,以針壹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後用樟腦、雄黃末,麻油調,掃上,出水,次日再洗掃,以愈為度。專忌酒色。(《洞天奧旨》樟腦丹)
7、治湯火瘡、定痛:樟腦合香油研敷,如瘡濕,幹摻上止痛,火毒不入內也。(《品匯精要》)
8、治凍瘡:潮腦三錢,豬脂壹兩。先將豬脂煉好,去渣,再將煉好之豬油傾入鍋內,下潮腦,微火煉十余分鐘下鍋,冷為膏,用瓶裝好,封口備用,敷三、五次即愈。(《健康報》)
9、治牙痛:韶腦壹錢,朱砂壹錢。為末,每用少許搽疼處。(《神效方》)
10、治牙齒蟲痛:樟腦、黃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勻,蜜丸,塞孔中。(《余居士選奇方》)
樟腦的配伍應用
1、配乳香:二藥均辛香走竄,乳香行氣活血止痛,樟腦溫經散寒止痛,二藥同時配伍,可加強活血散寒行氣止痛之功。可治療脘痛,跌打損傷等。
2、配硫磺:本品酸溫有毒,使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有良效。樟腦外用有除濕蟲,止癢之功。二藥合用可加強治療效果。臨床多用於治療疥瘡,白禿瘡等癥。
3、配黃柏:本品性寒而苦,可清下焦濕熱。樟腦辛溫芳香,二藥合用,可加強清熱燥濕,殺蟲止瘴之功。可治腳氣。
樟腦的副作用
本品有毒,內服宜慎,氣虛者內服不宜過量,氣虛及禁服。皮膚過敏者慎用。
以上就是壹些樟腦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註養生之道網頻道。
樟腦的與作用、樟腦的藥用價值、、、樟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