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壯麟
1998年5月6日,加拿大聖文森特大學的Marie-Lucie Tarpent在語言學列表電子論壇(以下簡稱語言學列表)第9期668號上報道了她觀察到的壹些英語單詞在用法和發音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引起了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者的關註並參與了討論。《語言學列表》編輯在此開啟了壹場以“英語近期變化”為題的討論,歷時近三個月。討論從語音學和詞匯語法擴展到對英語變化的規模、原因和態度的理解,但不包括新詞的創造。這可以理解。壹方面,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新詞日新月異,不可能壹壹討論。另壹方面,所謂的變化必然是指“現有語音和詞匯語法的變化”,因為英語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具有許多變體的主要語言(如英國英語、美國英語、加拿大英語、澳大利亞英語等)。),而且大部分討論者都是美國學者,所謂英語的變化大多是美式英語的變化。
1變聲
語音變化是語言變化的主要方面,因為語音是按照男女老少、地域、職業、文化、教育水平形成的各種言語社區之間最基本的交流手段,所以變化往往是從某個言語社區的發音開始,然後延伸到書面語。這壹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u/ Tarpent的前移首先報道了在“food”這樣的詞中元音前移的現象壹直在增加。以前上法語課的時候,我解釋過法語的“vous”相當於英語的“' you '”,但是法語讀“' tu '”的時候需要註意,比較難發音。由於/u/的前移,‘food’讀作‘fu’,與‘vous’不易區分。當有人提出這種發音可能起源於加利福尼亞的青少年和鄉村女孩時,馬薩諸塞州洛克學院的拉沙德·烏拉(9.686)說,南方各州已經這樣發音了,他還引用了拉博夫對北方城市音變的引用。西密歇根大學的保羅·約翰遜(9.675)也認為這種變化是普遍的。MarcHarmann (9 676)補充說,圓元音的前移可以在許多語音環境中看到,例如在塞音和鼻音之前,或者在音之後,沒有其他語音,或者有圓唇音:
‘食’→?fjud?‘圓滑’→?smjuθ?‘路’→?rjud?公爵→?朱克?‘很快’→?sjun太’→?tju?
Rashad Ullah還指出,' stop '中的/o/讀作'?'在《貓》中。‘caution’中元音的開口增加到‘cot’中的元音;hut中u的圓唇靠近buy中的元音。有趣的是,裏克·麥卡利斯特(9.680)觀察到,在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情況正好相反,比如' ' news' nju:?→?nu:z?; 'e'→?誒.第二,在最後?l?經常掉,尤其是在u:?聲後,如“校”?sku:l?→?sku:w .
(2)前元音的下移
馬克·哈曼(9 676)認為“egg”和“beg”被讀作“agg”和“bag”已經有壹段時間了。最早見於‘beck’→‘back’,元音拉長。有人說它最早出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彼得·巴雷特,9.676),也有人說它在五大湖各州廣為流傳(保羅·約翰斯頓,9.675)。反正已經傳遍全國了。原因可能是雙唇音矯正過度,還包括from /i/ to/?/過渡。變化最大的是/e/和/?/的雙元音,比如北加州會‘egg’和‘vague’和/?Ig/和/v?Ig/韻(大衛科斯塔,98 . 5 . 10);“‘包’和‘老馬’還有?/b?Ig/和/n?Ig/分別押韻,(Johanna Rubba,9690);‘wreck’在黑人英語中的發音是/reik/?。此外,這種發音在美國電視和電影中非常常見,尤其是在年輕人中(傑拉爾德·b·馬蒂亞斯,9.689)。
也有人持保留意見,比如拉裏·特拉斯克(9.683),Kdcaldw (9.720)。他們認為這種變化僅限於‘egg’和‘leg’等詞,不包括beg、peg、Keg和‘Meg’等詞,當然也不包括‘Megan’。這個發音有些做作。
Paul Johnston指出向上運動的變化也是存在的,比如壹些美國方言把/?G/讀作/eg/;形容詞‘pink’變成了/pi:nk/。
(3)中元音化根據雙向變化,Peggy Speas (9.690)提出了“中元音化”的觀點,即最後壹個元音前移,第壹個元音後移,高元音下移,低元音上移。例如,當‘peace’發音時,/i/?聲音略低,向後。' Pet '有點像' pat ',但後來'人'/?/聲音略高。‘船’微微前傾,也許是被擡起來了。“But”有點像壹個非中心元音,略微靠前。“cool”/u/u/這個音往下走,可能往前走,就像單詞“Cull”的發音壹樣。Father與later押韻。
(4)腭音的變化是從軟腭音的硬化開始的。例如,裏克·麥卡利斯特(9.720)觀察到西海岸的年輕人會“冷靜”?/ku:w(l)/ Niancheng /kju:w/(l)。其次是去除腭音,比如Jakob Dempsey (9.695438+0)提供的' crash '和' cash ',但不包括' cache '。
(5)句末帶升調的英語陳述句壹般用降調。D.C.Nelson(9.702)報道了在陳述句中使用升調,這種用法正在美國和英國傳播。對此,我認為這種現象首先起源於澳大利亞。我在壹篇關於1979的文章中指出,很多澳洲人,尤其是女性,在句末用的是升調而不是降調。當時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沒過多少年,很多專家肯定了這種現象,並稱之為‘上升終端’。(薩沃斯)(見胡壯麟,“壓力的方方面面——日澳英語”,胡文忠版。1992.中國澳大利亞研究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第249-263頁)。
(6)復合詞的重音
丹尼斯·霍爾特(9.720)觀察到,美國國家廣播電臺的新聞播音員在拼寫時,對壹些復合詞的重音位置與讀音不同,因此稱之為“讀-發音”,以區別於“拼-發音”。
具體的例子有:“奶農”→“奶農”
牛奶'-價格'→'牛奶價格'
' lung '-' lung '-cancer '→' lung can ' cer ' cer至於復合形容詞,就比較復雜了,經常會混淆廣播員,比如' free '-market prin ' ciples →' free market ' principles '。
霍爾特認為,恢復復合詞中的連詞可以減少朗讀中的問題。加拿大聖瑪麗大學社會學系的羅納德·科斯珀(9.860)指出,這個問題可以用詞匯化理論來解決,即如果壹個名詞短語成為壹個詞匯,就應該按照壹個英語名詞的首音節重音來發音。比如‘石墻’包含兩個語素,從這兩個語素‘石頭’和‘墻’可以推導出壹個詞的意思。慎防)已經詞匯化,成為本義不明顯的語素,應該作為壹個完整的詞來研究。同樣,‘蘋果派’也只是水果派的壹種,和‘櫻桃派’、‘桃子派’的結構壹樣,所以是兩個語素的名詞短語。但‘蘋果醬’不僅僅是壹種果汁,也是壹種和煎餅或排骨壹起吃的食物,所以它已經被詞匯化了,作為壹個獨立的語素被接受,它的意思既不是‘蘋果’,也不是‘醬’。
(7)地理名詞的發音
地理名詞的發音主要體現在對外音的英語化上。有些西班牙地名是按照英語習慣發音的(Warune Mahdi,9.680),比如2。
伊利諾伊州?/il'enois/?→?/il'inois/?阿爾伯克基嗎?/al'bekuk/?→ 'lbukrki:/
原來不發音的後綴‘e’已經讀作/e/,不受地理名詞的限制,比如:
約塞米蒂?/iosamait/?→?/iosεmaiti/
Irene' /alri:n/?→?/阿爾裏尼/
前綴‘anti-’的發音好像是從?/?nti/?搬到?/ ?ntai/.同樣,“semi”讀作/麥色/。安東尼·杜巴赫·格林(Antony Dubach Green)在與馬赫迪交換意見時,曾告訴馬赫迪,目前‘伊利諾伊’的標準發音仍然是/il'enois/?並指出‘Albuquerque’和/alrini/中‘r’的丟失?“”的發音體現了希臘語詞源的三音節發音規則。艾琳·a·蓋茨(Irene A. Gates)認為/alri:n/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發音是/alrini/。
2詞匯和語法的變化
(1)賓語前提構成的復合動詞
在詞匯語法方面,塔彭特還觀察到了英語中大量的復合詞,尤其是由賓語前提構成的復合動詞,如:[1]' to fund raise ',' to problem solve ',' to guest conduct '等。加州理工學院的Johanna Rudda (9 675)將這壹過程解釋為“對象合並”。參與討論的學者提供了大量例句。其中壹些被認為是非常創新和可接受的。
如:[2] a飛機機頭做進場。
多林和帕蒂為NT服務器的問題而煩惱。(摘自4月22日的壹份會議報告,1998)
還有壹些是不敢學的,比如:
我們參觀了景點,所以今天我們要回去開會。
我打印了關於老奧利維蒂的論文。
Suzette Haden Elgin (9 675)認為這種變化從古英語就開始了。她和魯達都認為這個‘偽復合詞’是通過‘回形’產生的。但是生成語法學家聲稱這些詞是“基本代”,就像“問題解決者”和其他合成名詞壹樣。
(2)disabled的被動用法Lynn Santelmann (9.686)首先報道了‘disabled e’用於被動結構,但沒有發現它是及物動詞。
如:[4]問題在1983重新禁用。
Shari Berkowitz (9.686)說它是由“消失”的反義詞形成的。這種用法受到西班牙語直譯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的持不同政見者經常大量“失蹤”。這意味著‘消失’不再是壹個自動的過程,而是壹個動態的過程,是政府讓這些人‘消失’。然而,卡爾·威爾斯(9.689)指出,這種形式已經出現了壹段時間,它出現在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小說中。
誰,誰,誰
原來以為‘誰’流行,是‘誰’和‘誰’矯枉過正的結果。但是Bwald (9.675)認為‘whom ever’在英語口語中早就被淘汰了,更不用說‘whom’了。
Lynn Santelmann (9 686)在比較下面兩個句子時,認為第壹個句子不符合語法。
〔5〕a“下壹個我能幫忙嗎?”
“我能幫助下壹個嗎?”
Carl Mills (9.689)認為“who”的這種用法可以在許多方言中找到,包括俄亥俄州南部和俄勒岡州。沃爾馬特(9.702)指出,像“是我說的……”在新美國聖經中多次出現。
(4)靜態動詞進行體的ing。
Lynn Santelmann (9.686)觀察到,人們越來越多地在靜態動詞中采用進行體形式,如“know”和“like”。
如:[6]“我就是那樣。”對比:“我喜歡那個。”
同時,Marcia Hagg (9.686)提供了更多的例子。
如:[7]“我想去。”“妳想離開嗎?”“我不明白。”“妳知道妳想要什麽嗎?”"妳的食物味道還好嗎?"(在餐館裏)
(5)介於
' between '的用法變化我做過專題報道(《大家談Between的用法》,外語與外語教學第7期,1998)。在這個討論中,還涉及到值得補充的壹點:
Gerald B. Mathias(9.689)認為從‘a與b之間’到‘a與b之間’的變化始於1975。在使用' inter '時使用' between '並不是最近的事情。他舉了以下例子:
[8]“……船上有壹小隊礦工,他們攜帶了大約150萬美元的黃金……”(《科學美國人》,1897年8月關於克朗代克淘金熱的報道)。
(6)樂趣語言學家對‘樂趣’討論了很多,他們發現‘樂趣’可以出現在名詞前面(Earl Reinhardt,9.752;Bwald,9.795),如:[9]“這是壹家有趣的餐廳。”“這是壹個真正有趣的遊戲。”Bwald評論說,這是壹種從“它(真正)有趣”發展而來的兒童語言。他也經常聽到說話者不同程度地把‘fun’作為形容詞使用,但他自己無法接受這種用法:
[10]“這個遊戲比那個好玩。”“這是我玩過的最好玩的遊戲。”“太好玩了,我都忘了去上學。/我覺得沒那麽好玩。”(Boward自己會說這太有趣了...)
“沒那麽好玩。”(比如“沒那麽紅。”)(布瓦爾德自己會說“沒那麽好玩。”)
“那麽,告訴我,這有多好玩?”(比如“多紅/多高/多危險”等。是嗎?”(Bwald自己會說“有多好玩?”,而是“有多紅/高/危險……”似乎不太順利。)
根據以上情況,Bwald認為“fun”是壹個物質名詞或不可數名詞,而不是形容詞。但是Bwald並不認為這是壹個NN結構,因為它不同於名詞‘石墻’或‘木墻’。也有很多人主張‘好玩’是個形容詞。亞歷克西斯先生(9.775)解釋說,‘趣味遊戲’似乎和‘超級遊戲’壹樣,沒有人會把‘超級’當成名詞。他還建議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測量。壹個是重音最小對。前者指的是‘超級遊戲’,通過不同的口音表示‘偉大的遊戲’,其發音與‘遊戲中壹個人預覽自己是紐約看門人’(假裝是紐約的房屋經理,口音在前面)的意思不同。後者是指兩個詞能否用連詞並置。例如,我們可以說‘壹個紙牌或跳棋遊戲’(紙牌遊戲或跳棋遊戲),並將紙牌和跳棋並排放置,但我們不會說‘壹個紙牌或有趣的遊戲’。從名詞到形容詞用法的演變可能受到語義和語用的影響。
(7)“mad/crazy”作為限定詞
『那個派對上有壹些瘋狂的人。』
Lance Nathan (9.701)認為例子[11]中的“' mad '”並不是指“那裏的人生氣了/瘋了”(哪裏的人生氣了?瘋了),但是“那個聚會上有很多人。”(那個會上有很多人)。雖然這是俚語,但人們可以從俚語中期待語言的變化。值得註意的是‘mad’的變化會給封閉類增加壹個新成員。
(8)將“說”替換為“喜歡/去”。
蘭斯·內森還舉了壹個例子,說明有人用“‘like’”或“‘go’”代替了動詞動詞“‘say’”。她覺得這可能是最近二三十年的變化。
〔12〓所以我會問:‘妳的語法考試怎麽樣?’我的朋友說,“還不錯。”"
(9)謝天謝地
有人發現在《科學美國人》這本有標準術語的科學雜誌上應該用“但願”,用的是“謝天謝地”,比如:
〔13〕生活是無法預測的。謝天謝地,雅閣沒有。”(1991/11p 91)
(10)就
Suzette Elgin (9.675)說,在過去,人們說:[14]“妳不能只依靠妳的直覺……”這意味著“除了直覺,妳還得依靠其他東西。”(妳要靠別的。)但是現在人們說:
〔15〕妳就是不能依靠直覺。
這個表達的意思曾經接近於“襪子,妳不能依賴妳的直覺。”(呸!妳不能依賴妳的直覺。
(11)其他Marc Picard (9.720)發現有人用了‘good’而不是‘fine’,比如:
〔16〕A:嘿,妳今天怎麽樣?
我很好。妳好嗎
裏克·麥卡利斯特(9.720)解釋說,這原本是壹種不規範的用法,但10到15年前受過教育的人也這麽說,因而成為區分“代溝”的標誌。戴維·羅伯特森(9.729)列舉了下列陳述:
〔17〕a "妳只能給顧客他們的到期日和罰款金額。"
好吧,讓我給妳我的社會安全號碼。
c“做吧〖給時間〗嗎?
“我可以記下妳的出生日期嗎?”
當‘date’,‘number’和‘the time’與‘give’和‘take’等動詞壹起使用時,它的出現和迅速傳播是由主導美國的信息文化決定的。3句法變化
(1)並列結構中的兩個成分不匹配Karen Coutenay (9.702)收集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並列結構中的兩個成分在結構上並不壹致。以下是幾個例子:
〔18〕a "妳住在日本嗎?妳想在日本找壹份教日語的暑期工作嗎?"(壹個是現在式問題,壹個是進行式問題)
b“有人有分析網頁的經驗,可以給我壹些建議嗎?”(壹個用助動詞does,壹個用助動詞can)
妳有沒有正在尋找的人,卻找不到任何線索?(壹個用成人助動詞have,另壹個用情態助動詞negative cannot)
邁克爾·紐曼(9 716)認為所有引用的例子都是病句,不能視為句法創新。(2)使用代詞形式凱文·考德威爾(9 720)在賓語位置,發現兩個代詞常見於以下形式:
妳我之間的秘密
對妳和我來說
為我祈禱(來自流行歌曲)
卡爾·米爾斯(9 686)承認這是美國主流英語中的壹個新用法。但是,為了抑制這種自然趨勢,人們還可以通過用無標記形式代替有標記形式來發揮更引人註目的作用,如:
〔20〕答"這是我的。"
“我是托托,他是獨行俠”
“妳好嗎?”
根據米爾斯的解釋,莎士比亞有時也說同樣的話。(3)問題是...
馬薩諸塞大學(9.690)的佩吉·斯佩阿斯(Peggy Speas)說,在下面的例子中,他會說(a)或(a '),但他聽到別人說(b)。
〔21〕a(問題是什麽)下午6點以後沒人能見面。
(a′)〔問題〕是沒有人能在下午6點以後見面。
問題是沒有人能在下午6點後見面
Ellen F. Prince (9.701)解釋夏洛特·林德在20世紀70年代就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用喬治·萊克霍夫的‘句法汞齊’理論來回答。
其他的例子有:[22]問題是…
問題是,那是...
(4)副詞被形容詞代替。
彼得·r·伯頓(9.702)提出的問題是,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有用形容詞代替副詞的傾向,有些用法似乎很早就開始了,比如:
[23]妳做得好(不是妳做得好)。另壹個例子是:
〔24〕1思考不同。
2.換個角度思考。
3.想點不壹樣的。
4.想壹些不同的東西。
5.想點不壹樣的。
人們似乎越來越討厭使用以'-ly '結尾的副詞,以至於人們更願意選擇1而不是2。3是4的簡稱,但伯頓更喜歡在特殊情況下使用5。
(5)人數($ NUMBER)
壹個案例是把他們作為單數(邁克爾·紐曼,9.716)來回答當代性別歧視的指責。其實這種用法在中世紀也出現過。另壹種情況是用“amounts”來表示數量,如:
〔25〕a .〔女人的卡片〕,上面的數字表示她們和多少男人睡過覺。(《日本時報》布萊恩·蓋)
b.“我很驚訝有這麽多的人沒有意識到質量更好的自行車有不同的尺寸,”Shin kawa said…(honolu star-bulletin . 1991/08/11)第三種情況是應該使用“許多”,例如:
〔26〕這場比賽有多少人參加?(遊戲過程中的問題)
Gerald B. Mathias (9.689)指出,突然從復數變為單數已經變得很常見,尤其是在廣告中,比如:
西爾斯賣鞋,是嗎?
b.“鋒利的ATB擋泥板,它們保護騎車人…不適用於帶…的自行車。”
C.“acro 2可輕松安裝在所有掉落的車把上...還有處於倒置位置的山脈...”(引自Nashbar自行車說明書)
(6)文章
在美國知識分子階層,不定冠詞的使用已日漸減少(Lexes,9.683;梅根·伊麗莎白·梅蘭康,9.690),如
〔28〕計算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
另壹方面,甚至有人說:[29]“壹個歷史事件。”
Linda Merlo (9.726)更絕對,就是‘a’、‘an’、‘the’都在英語中消失。冠詞的消失首先見於地理名詞和縮略語,如:
[30] A .烏克蘭→烏克蘭(實際上,後者最初指邊境地區)
b.日本人同意→日本人同意
c.聯合國在等待→聯合國在等待。
傑克·奧貝特(98.5.20)也指出‘黎巴嫩’和‘蘇丹’曾經是標準表達,但是現在很少聽到了。‘岡比亞’,用定冠詞表達民族自豪感,現在壹般叫‘岡比亞’。問題是這種用法並不局限於報刊頭條,從國家電臺的報道中也能聽到。應該說是用英語傳播的。嘗試比較:
我要去99美分商店
b.我要去99美分商店
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很多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沒有母語的文章,以至於誤以為英語文章是多余的。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救了!”口號。
在上面關於“The Ukraine”→“Ukraine”的討論中,卡倫·戴維斯(9.729)認為這是由於政治原因。“烏克蘭”是壹個獨立的國家,稱其為“烏克蘭”只是將其視為俄羅斯的邊境地區。
彼得·丹尼爾斯(9.735)認為‘岡比亞’是這條河的名字,但是‘阿根廷’不是壹個國家的名字,因為阿根廷從1816獨立。說英語的人不把‘黎巴嫩’當作壹個國家的問題,雖然在阿拉伯語中,它有壹個冠詞,指的是壹個地區和壹座山的名字。
與上述不同的是,Normal Smith (9.752)認為“岡比亞”是國家的正式名稱,包括岡比亞河兩岸。雖然' the Argentina '有壹個不同的“官方”名稱,但許多人仍將其視為壹個國家名稱,而官方名稱與語言使用者的利益(甚至規則)不同。另壹個例子是,人們說“黎巴嫩山”,但他們非常熟悉“黎巴嫩”這個國家。
瓦魯諾·馬赫迪(98 5 21)指出“阿根廷人,不要為我哭泣”的歌詞早就在歌裏了。(7)可能/可能
Elgin先生和夫人(9 675)建議將英語中的“may”替換為“may ”,在下面的示例中,將句子A替換為句子b。
〔32〕a .如果他再高壹點,他可能已經加入馬戲團了。如果他再高壹點,他可能已經加入馬戲團了。
傑拉爾德·馬西斯(9.689)也有同感,他問‘正如妳所見=[正如妳可能想象的]’的用法是否始於1980?而' May (have) [(可能)(did)]= ' May(have)[would/could(have)]'是從1985開始的嗎?在討論中,Karen Courtenay (9.702)說這是十年前的變化,比如:
〔33〕答:他正從上個月的壹次心臟病發作中恢復過來——那次心臟病發作本來是可以預防的。「好吧,是不是?」?〕
b.毫無疑問,馬凱是壹個超級成功人士,但如果不是多年前在羅斯伯裏的臺球館,遠離他的學校課堂,海蒂尼斯發現了他,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達到這樣的高度。
c.也許,如果梁團長讀得更仔細壹些,他也許不會誤列。時代雜誌是她的“主要資源”
d.如果有第三個水泵可用,房子可能不會被燒毀。
4討論
關於英語最近的變化,有壹些解釋和觀點:
(1)變化的原因帕特·巴雷特(9.608)認為英語發音的變化首先源於年輕人,尤其是女性。其次是電視等大眾媒體。變化主要從元音開始,比如把‘yeah’發音為‘yah’,如‘back’中的‘a’。拉爾夫·沃爾曼(9 716)強調社會語言學變體可以是語言變化的特征。比如,壹個社群中的成員通過語言特征來表達自己的身份,社群之外的人要想成為社群的壹員,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態度。如果壹個特征長期不被定義,它將失去其社會標記地位,成為壹個未標記的特征。
(2)這種變化是最近發生的還是已經開始了?
討論中發現,很多變化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因為變化僅限於某個地區或某個語言社區,所以說“壹些新註意到的現象是最近的變化”也是對的,也是錯的。沒錯,因為這種變化是最近才被更多人註意到的;錯,因為這種變化絕不是最近才有的。
(3)如何接受變更?
改變是壹個自然的過程,不需要過多的矯正。大多數情況下,改變是從口語開始的,尤其是受過教育的人接受了這種改變之後,新的表達方式往往會被正式接受。正式的書面語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接受。不能以個人印象作為改變的標準。馬納斯特(9.676)說,因為他沒有這麽說,所以他認為過去的壹些變化是最近的,後來發現30多年前就有人這麽說過。
為什麽有些變化不被認可?拉爾夫·沃爾曼(9 716)認為規定主義制約著變化的過程,規定主義所堅持的模式和規則與實際的語言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壹個改變有時被接受,它也被用作新的規則來限制隨後的改變。至於接受不接受壹個改變,就看社會力量了。他特別舉了壹個例子來說明,即使壹個“女孩”想成為“girlie”,接受了某個社群的說話方式,確實成為了社群的壹員,也不會引起英語的語言變化,因為她不具備定義整個文化的能力。雖然沃爾曼的觀點更為開放,但他並不認同“線上”風格的過快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