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如何在語文課上做好筆記

如何在語文課上做好筆記

中學生上課記筆記似乎已經不是問題了,但實際上還是問題,而且是不小的問題。從微觀上看,這關系到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從宏觀上看,還涉及到科學精神的存在、學術態度的好壞等對人的壹生發展有影響的大問題。具體來說,有三個問題需要明確和解決。

第二,我應該把課堂筆記放在哪裏?這個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大部分老師和學生(學生也是老師教的)都認為應該準備壹個專門的聽課筆記。我自己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也是這麽規定的。現在,每次我接手從低年級學校送來的新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養成了同樣的習慣。而且我主張最好把筆記寫在書的開頭,也就是課本裏。因為它方便(好記、易讀、易復習)、快捷(不需要抄寫原標題和文字,只需要寫在邊上)、清晰(與原文相比壹目了然)。

第三個問題是記什麽,怎麽記。這就更不壹致了,經常我行我素。比如有的老師只關心自己講,不管學生記不記得,記什麽,怎麽記。有些老師會在說話的時候提醒學生寫下什麽。但是從來不關心學生記的好不好。在我看來,指導學生在書的開頭做筆記是文字學法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老師對此壹定要給予詳細科學的指導,而且要在初中或高中的初始階段進行。

我把語文筆記的內容大致分為十個方面,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註意解釋,填空,改錯,記住關聯。

分析其中的疑點和疑點,很難評價優劣。

1,註音。包括生詞,好記的詞,有復音字的古漢語異讀詞。將漢語拼音寫在所記單詞的頂部,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註意所記的拼音。這樣,壹旦課文讀好了,上述單詞的正確發音也就記住了。

2.解讀。包括生詞、多義詞以及壹些含義深刻或晦澀曲折的句子的解釋。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筆記側重於壹些較難的實詞和虛詞,沒有記錄整句的翻譯。在理解了壹些難點和關鍵詞之後,翻譯句子甚至全文,應該就是隨便寫的能力了。因此,只記錄老師講解的譯文而不評論句子中關鍵實詞和虛詞的解釋,是壹種不科學的筆記方法,對古代漢語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極為不利。註釋文字的書寫位置原則是就近,即盡可能寫在被解釋的文字旁邊,以便閱讀文字時觀看。如果筆記很多,又不能寫在原文旁邊或者因為字數太多,書本太密而寫不清楚,可以寫在比較近的空間裏,筆記和筆記可以連成壹條直線。也可以記錄在教材原筆記的後面。但必須記錄在原文的同壹頁上,決不能記錄在另壹頁上。

3.填補空缺。即補充原註釋的不完整性。比如高中第壹冊《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關於堅定、明確約束的註釋是堅定、固定的。明,我明白。作為約束屬性的堅定和明確。約束,名詞。難以理解的約束是壹個很難的短語,但教材註釋如此之多,學生還是很難理解。特別是約束的標註只是名詞,為什麽要詳細解釋?我讓學生邊聽邊記,把原筆記的最後壹段改成逗號,然後在逗號後面寫上條約和協議這幾個字,把原筆記加為:約束、名詞、條約和協議。這不僅馬上解決了這個詞的意思,也為以後的參考和復習提供了記錄。

4.糾錯。中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包括選文、筆記、習題,都經過了多位高水平教材編委的反復斟酌和權威語文專家的把關。相比壹些課外閱讀的課文,質量要高很多,但還是有壹些不足。比如高中《都做錯了》第三冊,@ ①被留了水中留字的筆記,舊讀是魏,@ ②被給了。查閱《辭海》,我們可以看到Ku @ ③是@ ④的變體,而@ ④是壹個繁體字。Ku @ ③和@ ④現在正在寫簡體字。可見@ ②是Ku @ ③自然簡化的不規範詞,是《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及《簡化字表》中找不到的杜撰詞。我在講課的時候,就把這壹點跟學生說清楚了,讓他們去查相關的參考書確認,糾正教材原註的這個錯誤。這樣做不僅糾正了壹個評論,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5.記住相關性。就是通過知識延伸和擴展的方式,補充和記錄壹些與文本相關的文學常識和文化知識。比如高中第壹冊,從李健吾的遊記散文《雨中登泰山》開始。學生在初中沒有接觸過李的詩,自然不知道李是何許人也。在簡單介紹作者的同時,我讓學生在課文的標題下,在作者的名字後面寫上(1906-1982)現代戲劇家、翻譯家。主要譯作有莫裏哀的漫畫等。另外文中引用了杜甫《望嶽》中的四句詩,其中其他的山都顯得天之下的矮子。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我們在教課文前,簡單介紹杜甫的詩《望嶽》全文十分鐘,並要求學生用藍、紅兩種筆在教材《雨中登泰山》題目上方近半頁的空白處記錄該詩及相關註釋。雖然我還是當場讓學生背這首詩,但以後可能還是會忘記;壹旦忘記,就打開課本。

6.撫摸重量。即在文中用直線、水波曲線或圓圈畫出壹些關鍵詞。比如散文中表達文眼的句子,議論文中表現作者中心論點的句子,單元知識短文中的壹些重點。此外,筆記中的壹些重點和難點應該被畫出來,以引起註意。

7.總結。也就是用簡潔的文字來概括文本或段落或句子的要點。這項工作往往與上述第6項相結合。先用線條和小圓圈標出原文,然後在空白處寫上要提示的文字。比如現在的高中語文教材,每篇課文的正文前都有壹個預習提示,是教材編者為了方便學生預習而編寫的輔導課文。我要求學生自學課文,從編者寫的預習提示開始,從而抓住預習重點,然後根據提示預習課文。當然,這樣做壹段時間後,妳也可以試著倒序來考察自己的閱讀水平,鍛煉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但無論采用哪種順序,學生都要預習提示,並在旁邊做提示性的文字。當然這已經是提示了,所以要極其簡潔。《雨中登泰山》預告有四段。我指導學生寫下風格和主題,其中壹個是寫作特點,風景特點,第二個是線索和順序,第三個是每個段落旁邊的角度(遠、近、動、靜、倚、斜、全景和局部)。這樣,預習提示中提到的課文要點就會得到總結和突出,學生自然就知道得壹清二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書越讀越薄的技巧。再比如,上面第6點提到的句子,比如散文的眼睛,議論文的中心論點,都不到位,必須在頁邊空白處加上眼睛,中心論點等詞語。

8.懷疑。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壹些問題。第壹,讀者不能壹下子完全理解,可以在旁邊打個問號,然後找機會問老師或者查閱相關書籍來解惑。第二,文章本身的問題,當然很少,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雨中登泰山》第壹段第四行,原文是這樣寫的:杜甫的願望:壹旦登上頂峰,就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我也認真看了。願望後面的冒號似乎不合適。果不其然,等到1996年再版教材的時候,已經被刪除了。

10,評價優劣。類似古人的評論,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寫下自己的觀點、評論、感受、靈感等等。可以針對全文,也可以針對某個詞;既可以註重思想內容,也可以註重寫作方法;它可以被贊揚,也可以被貶低。到了第二遍、第三遍,妳可能會有和第壹遍不壹樣的看法和感受,這往往說明妳對原著的理解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要及時再寫下來。這樣,久而久之,閱讀理解和分析評價的能力就會迅速提高。總之,我教學生在書的開頭做筆記,不僅規定壹定要做筆記,還非常具體的告訴他們記什麽,怎麽記,尤其是開頭,不管單詞大小。尤其是學文言文的時候,要記的東西很多。如果地方不當,或者字太大,沒地方寫,或者就成了壹本糊塗賬,最終連妳自己都看不懂。我先在黑板上抄壹小段原文,然後把書開頭的筆記做壹個演示。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記得並且會記得,前幾節課結束後,我還把學生的課本收起來,壹篇壹篇的看。壹旦發現什麽問題,我就給學生打電話,給他們面對面的指導。這樣煞費苦心的指導,是不是太認真了或者小題大做了?我想不會。目前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往往被動學習,忙於應付,而學習的壹些基本技能往往欠缺。指導學生做好語文寫作筆記,檢查督促學生形成壹種習慣,成為終身的能力,對學生今後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