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倆個反映林沖隱忍退讓的情節。。。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現代漢語詞典》對教頭的解釋為“宋代軍隊中教練武藝的人”[3],而實際上,林沖的槍棒教頭不僅僅是教授武藝,同時他也是禁軍的管理者。教頭屬於政府公職人員,有體面地社會地位,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有高強的武藝,同時林沖還有幸福的家庭,美貌的妻子。這樣的人是不應該懼怕什麽的,除非是損害他的既得利益。小說第七回林沖壹出場,就遇到了壹件有辱自己身份的尷尬事——妻子被人調戲,這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最大的恥辱,在林沖看來,在東京的地面上,有人敢和我林沖作對,我不打他個壹佛出世,二佛涅_,我還怎麽在東京混,怎麽做禁軍教頭?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讓他飽受恥辱的無賴,恰恰是能改變他生活現狀的頂頭上司的螟蛉之子,而他的這個上司,又是個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狠角色,在他的手下,不能有半點“失誤”,否則,性命不保。所以他也就因“怕”而強“忍”了。這從他對魯智深說的話中可以找到答案。“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壹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壹次。”[4]100這就道出了他沒敢痛打高衙內的真諦。高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是自己現有利益的決定者,林沖對自己的地位、家庭留戀有余,舍棄不足,得罪高俅可能會失去壹切,自己的同事王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他怕得罪高俅。也就是怕既得利益受到侵害,也只有“忍”了。林沖不僅怕高俅,怕高衙內,就連他們身邊的爪牙也是懼怕的。小說第七回寫高衙內得了相思病之後,他的爪牙,林沖的發小陸謙曾幫他騙林沖。林沖初時很是生氣,“林沖道:‘叵耐這陸謙畜生,我和妳如兄若弟,妳也來騙我!”[4]104於是林沖拿了壹把解腕尖刀,要尋陸謙的晦氣。這實際上是林沖的心理戰,他的目的是嚇唬陸謙,讓陸謙知難而退,也是在告誡高衙內,讓他適可而止,否則自己要殺人了。典型的幹打雷不下雨的行為。因為憑借林沖的本事,無論是殺高衙內還是殺陸謙,根本就不用尖刀,壹雙拳頭足矣。“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壹節,寫林沖殺陸謙只用了壹招。“林沖喝聲道:‘好賊!妳待哪裏去!’批胸只壹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裏,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把陸謙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裏只壹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裏。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4]138這樣壹個連差撥都不如的陸謙,殺他還用得著刀嗎?可見林沖的真實用意不在殺人,而在嚇人。林沖是懂法之人,“林沖告道:‘小人雖是粗魯的軍漢,頗識些法度。’”[4]109所以殺人償命的法律他比誰都清楚。如果自己拿刀殺了陸謙,是快意了恩仇,但也會使自己失去官位、家庭甚至美麗的妻子,要真是這樣,還不如直接殺了罪魁禍首高衙內呢,那豈不更解恨?所以林沖拿著刀到處尋找陸謙,實際是起到告誡的作用,並非真想要殺人。事實證明,林沖沒找到陸謙,幾天後就不了了之。“自此,每日與智深上街吃酒,把這件事都放慢了。”[4]104林沖不是沒有殺人的膽量,而是沒來源:中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