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中國現在的哲學家有哪些?

中國現在的哲學家有哪些?

現代哲學家

任介紹:

1965438+2006年4月出生,15,山東省平原縣人。

1934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38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大哲學系。65438-0942畢業於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文學院昆明分校,留校任教。從65438到0956,晉升為教授。

1964至1985任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壹所宗教研究機構的建立,與北京大學聯合培養宗教學本科生,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宗教學研究人才。

1987起,歷任北京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基金宗教組召集人、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學界代表、王羲之藝術研究院學術顧問,並當選為第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著作有《漢唐佛教思想集》、《中國哲學史論稿》、《任學術著作選編》、《任學術文化論文集》等。主編:《中國哲學史》(四卷本)、《中國哲學史》(七卷本,四卷本)、《中國佛教史》(八卷本,三卷本)、《中國道教史》、《宗教辭典》、《中國大藏經》(中文六卷本)等。

艾思奇(1910-1966)出生於雲南騰沖。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原名李聖軒,因仰慕馬克思和伊裏奇(列寧)而改名為艾思奇。1928年留學日本,自學自然科學,自學哲學。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1933年加入上海“社會科學家聯合會”,1935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1937年去延安,在那裏教哲學,主編《解放日報》。解放後,他在中央黨校任教。生前是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作有《大眾哲學》、《哲學與生活》,主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壹書。艾思奇的散文數量不多,但感情強烈,氣勢磅礴,別具壹格。

1935年,《大眾哲學》的出版使愛思奇家喻戶曉。大眾哲學,顧名思義,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形式,讓新哲學,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千百萬普通人所接受。它在新中國成立前受到壹些學者的攻擊,被國民黨當局查禁。它是壹本受歡迎的書,自出版以來已經出版了三十二版。

四十年代去過延安的人都會描述,“在延安,毛澤東講辯證法,朱德講遊擊戰,艾思奇講通俗哲學...“大眾哲學在黑暗的舊中國激勵了千千萬萬苦惱和猶豫的心,許多年輕人在它的影響下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馮友蘭(中國1895-1990)出生於唐河縣齊壹鎮。13歲喪父,努力學習。先後就讀於開封中州公學、北京大學。1919,河南人,公派留學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畢業,1923,哲學博士。65438-0949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1951年獲印度德裏大學榮譽文學博士,1952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8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1955當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常務委員,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還擔任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屆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NLD第二、三屆中央委員。

馮友蘭壹生著述頗豐,中英文近500萬字。20世紀20年代,他發表了《生理學思想比較》。20世紀30年代,他編纂了兩卷本《中國哲學史》,這是中國近代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確立了他作為中國哲學史主要奠基人的地位。抗戰時期寫了《貞元六書》,即《新理學》、《新物論》、《新世界訓》、《新原始人》、《新原道》。

馮琦

(1915—1995)

著名的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曾任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辯證邏輯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名譽主任。

馮契,原名鮑鋒?,1915出生於浙江諸暨。1935考上了清華。

他學習哲學。抗戰爆發後,他到延安,遊歷山西、河北等地,參加抗戰。

日常工作。1939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復讀,1941畢業。從1941到1944

在清華研究院讀研究生期間,師從金、湯用彤、馮友蘭。離開

開辦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後,先後在雲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任教。

學術論文和論文發表在《哲學評論》、《時代與文章》、《展望》等雜誌上。

50年代初開始在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先後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家。

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第壹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學科評估組成員等。,主編《中國哲學史和現代哲學史辭典》;個人

人的哲學著作是馮契文集10卷。

李澤厚,著名哲學家,1930年6月生於湖南長沙。6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54。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研究所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名譽人文博士。

李澤厚成名於上世紀50年代,以其強調實踐和人性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壹”的美學觀而成家。20世紀80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自己的學術領域,促使思想界在啟蒙的道路上艱難前行。上世紀90年代,李澤厚旅居美國,出版了《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設給予了厚重的人文關懷。

李澤厚作品的主要內容

1、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

2.美學論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79)

3.《批判哲學批判》(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

4.《中國現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

5.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出版1981)

6.《中國美學史》(第壹卷,與劉綱紀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84)。

7.《中國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8.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9.走自己的路(三聯書店出版1986)

10,《中國美學史》(第二卷,與劉綱紀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出版)11,《中國現代思想史》(東方出版社1987出版)。

12,華夏美學(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

13,《美學四講》(三聯書店出版1989)

14,《世紀新夢》(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1998)

15,今日讀論語(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1998)

16,集貿五說(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