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獄,判決罪人。
《韓非子·五蠹》:“聞死刑之報,君為流涕。”
譯文:聽說判死刑,國王就哭。
2、報恩;報答。
《陳情表》:“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譯文: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報恩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3、報仇;報怨。
《荊軻刺秦王》:“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譯文:那麽這樣將軍的仇報了,而燕國被欺淩的恥辱除去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
4、答復;回信。
《廉頗藺相如列傳》:“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
譯文:計劃還沒定下來,尋求可以答復秦國的人。
5、到……去,前往。
《孔雀東南飛》:“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譯文:妳只好暫時到娘家去。我現在暫且回太守府裏辦事。
擴展資料《說文解字》:報,會意。從帇,從阜,金文字形,左邊象刑具形。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組合在壹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義:斷獄,判決罪人報,承擔與其罪行相應刑罰的人。
相關詞匯解釋:
1、稟報[bǐng bào]?
指向上級或長輩報告:據實稟報。
2、上報[shàng bào]?
刊登在報紙上:老張的模範事跡上了報了。
3、申報[shēn bào]?
用書面形式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報告:向稅務部門如實申報營業額。
4、壁報[bì bào]?
機關、團體、學校等辦的報,把稿子張貼在墻壁上。也叫墻報。
5、報喜[bào xǐ]?
報告喜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