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本草。
1.抱樸子:滋補的藥很多,牡蠣、海螵蛸、夜蠶沙、羊骨、河豚、魚膠、魚腥草、蘿蔔、金雀花、卷柏、羊蹄、商陸、冬瓜、栝樓、蒼山。
4.藥性論:鹽砂能賣八石五金,糟蹋人腸胃。中間那個磨綠豆汁,第二個就能解決了。
3.唐代草藥:鹽砂金銀軟,可做焊藥。造型簡潔,光線幹凈。驢馬藥也用。
4.《綱要》:鹽砂也除石之類,是鹵水做的,來自青海,是鹽做的,所以被人開采。
拼音名稱Náo Shā
英文名Sal Ammoniac
別名北庭砂、紅砂、黃砂、顏地砂、氣砂、透骨將軍砂、賈蓉砂、白家砂、輕家砂和巖家砂。
來源
藥材的基本來源:鹵化物礦物鹽菊石的晶體。
拉丁動植物礦物名稱:硇砂
收獲和儲存:收獲後,清除雜質,如沙子和石頭。還是人工合成的。
原始等軸晶系。晶體通常為柱狀、纖維狀和顆粒狀。白色或淺灰色。條紋是白色的。玻璃光澤。透明或微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1.5-2。比重1.52。性脆弱。它大多出現在火山熔巖的洞穴中,有時伴有石炭紀和石鹽,也可以在石炭紀燃燒時產生,以地殼形式覆蓋巖石表面。
棲息地分布
生態環境:是火山噴流附近的升華。也是燃燒煤層中的升華產物。它也存在於鳥糞中。
資源分布:青海、甘肅、新疆等地。
性格;角色;字母
性狀鑒定為不規則扁平塊狀晶體,上表面粗糙,粗粒狀或乳白色凸起,白色和灰白色。底面凹凸不平,多為致密細粒;淡黃色至黃色(硫磺)。條紋是白色的。輕、脆、易碎。該部分是纖維狀的。玻璃光澤。有硫磺味,味鹹苦,有強烈的刺痛感。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最好是整齊、潔白、有光澤、無雜質的。
透射偏光顯微鏡下鑒定:為等方粒狀,無色透明。折射率N=1.638,正突起。正交偏振之間的所有黑色都是各向同性體。
白砂的化學成分主要是氯化銨(NH4Cl);據分析,它含有NH4+33.06%,Cl-69.02%,Fe3+0.005%,水不溶物0.19%,SO2-/40.15%,Ca2+0.14%,Mg2+0.065438。
區別
(1)取本品少許,加入10%氫氧化鈉試液,加熱,即分解,產生臭味;紅色石蕊試紙遇濕變藍,可使硝酸亞汞試液潤濕的濾紙呈現黑色。(檢查銨鹽)
(2)取本品約0.65438±0g,加5ml水,溶解,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硝酸使其呈酸性後,加入硝酸銀試液,生成白色凝乳狀沈澱。分離,加入氨水試液溶解沈澱,然後加入硝酸,沈澱再生。(檢查氯化物)
用炒的方法制備草藥
鹽砂:去除雜質,打碎成塊。制作鹽鹵菊石:取鹽鹵菊石片,放入沸水中溶化,澄清,去渣,倒入磁盆中,加醋加熱蒸發,隨時除去液面的白色浮霜,放在白紙上晾幹。(100斤鹽沙,50斤醋)1。《日華子本草》:鹽砂之作,黃丹、石灰作櫃,煆紅,無毒。
3.《本草》:鹽砂,隨水飛掠,入瓷,重湯煮其器,使之幹,殺其毒,除其塵。
【13】《大綱》:鹽砂,現多用水飛凈,醋煮幹如霜,刮去用之。
性質鹹;苦澀;溫度;有毒的
歸經肝;脾臟;胃;肺經
功能主治:消食化積,軟化硬度;破瘀散結;溶解腐敗,促進肉芽生長;消痰;利尿劑。對原發性和繼發性疾病上癮;窒息隔膜和惡心;痰飲;喉痛;腹瀉;《更年期》;眼睛;息肉;疣;治療瘡;拉普拉斯算子;癰腫;頑瘡
內服用法用量:取丸、散,1-3分。外用:研末、撒施或塗抹,或貼於膏藥中,或用水塗抹。
註意
身體空虛和過度邪惡的積累和孕婦的禁忌。
1.藥性理論:怕漿水。忌羊血。會糟蹋人的胃。
4.唐朝草藥:有毒,不宜大劑量服用。
【13】《本草綱目》:有驟熱脫發。
4.《日本草藥》:我害怕所有的酸。
附加處方
1.長期治療婦女食癥,使其消瘦少食:鹽菊石半顆(細磨)、綠泥石半顆、硫黃半顆(細磨)、荊山嶺半顆(微炮、銼刀)、幹漆半顆(搗碎、煎成煙)、穿山甲鱗片半片(烤成黃焦)、巴豆30片。上藥,搗成粉,用軟米,小豆大的藥丸。用生姜和桔子皮湯服五粒藥丸。(《盛慧芳》沙丸)
2、疥瘡的治療:壹旦合並鼠屎,炒至變黃,加兩升水,煮五六次,極熱濾汁,放入碗中,匆匆取少量鹽水,即蓋頭過夜。明天氣溫兩,晚壹點拍。(《外國臺灣的秘密》)
3、有積治虛損,肋部腫痛:附子(炮)半片,鹽砂(唐飛)壹塊,丁香(無火)壹塊,幹姜壹塊。上面是細粉,紡成硇砂,研磨,用梧桐樹那麽大的薄面糊做成藥丸。每次吃十粒,加到二十粒,放在姜湯裏,不管什麽時候。(《魏氏家藏方》附丸)
4、治腎寒,氣襲胸痛,面冷腳冷:硇砂二兩,桃仁壹兩(泡湯,去皮,尖,雙仁,磨成糊狀)。先取壹小杯酒,煎薩爾菊石十余次,待消化,濾清,去沙礫,然後放入炒鍋,用桃仁膏打旋,加入酒。大約壹大杯酒已經到了,煎成糊狀,用蒸糕粉和藥丸,大如梧桐樹。每次用熱酒送服20粒。(《盛慧芳》)
5、治痢:鹽砂壹分,朱砂壹分(並極細磨)。另外用黃蠟半粒,巴豆三七三粒,去殼、皮、膜。湯汁在銀器中煮壹伏時,巴豆呈紫紅色,去二十七粒,至壹七粒與前二味同磨,然後化蠟,丸藥紡成綠豆。每次服用三到五粒藥丸。水瀉,姜湯;白痢,艾草湯;赤痢,烏梅湯;空腹服用。服用壹段時間後,可以吃東西,尤其是躺在床上,吃壹天的清淡粥。瘧疾,乳香湯,沒日沒夜。(《技能》淩秒丹)
6、治惡心嘔吐,十膈五噎,惡心嘔吐,心口疼痛,粥藥:附子壹片(誰重七塊錢,剜臍帶為技,用細沙壹分填之,塞附子口,用生粉裹之。如果有剩余的附子,用餅包起來,慢慢煨。將所有配料混合在壹起,揉成團,每兩做20粒,揉成餅。每次取餅時,用壹片生姜,如拇指,切成兩塊,把藥放在裏面,用濕紙包好煨至熟,用姜嚼碎,配飯食用,無論何時。(《楊家傳》配蛋糕)
7、治膀胱疝氣,外腎腫大,疼痛難忍:乳香(臼坐盆研),硇砂(飛)三錢,黃蠟壹兩。將乳香研末,鹽共研末,蠟丸融化,分成100片,穿絲暴曬壹夜,第二天塗上蛤粉。旋壹丸,與乳香湯吞服。(“技能”念珠丸)
8.治療月子水阻,有時腹痛,不思飲食的婦女:薩爾二兩(純鐵器皿中,兩碗酸水旋加,糖漿文火煮之),幹漆壹兩(搗碎,煎成煙),肉桂壹兩,沒藥壹兩,琥珀壹兩。上藥,搗成粉,研成硇砂,用糯米軟飯,藥丸,大如梧桐樹。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粒。(《盛慧芳》沙丸)
9.治眼明目:冰片半個點,硇砂大如黃豆,馬錢子三個(泡在湯裏,去紅皮),雞蛋殼壹個(雞蛋殼上的斑點用幹砂磨光滑,去雞膜,文火烤幹,磨成粉)。上面的部分和研令壹樣,混著中酥和銅筷,裝著瓷瓶。壹天三四度,吃壹點點。(“盛慧芳”冰片軟膏)
65438+藥,大家換壹個新碗,研究三天,做得很細。壹天三五度。(“盛慧芳”琥珀粉)
11,治鼻生肉:鹽壹元,輕粉三分,冰片五分,雄黃三分。最後塗* * *上,經常塗在痔瘡上,壹天五六次,自然羞恥感就化為水了。(《正宗外科》賈沙三)
12、治療臉上疣:鹽菊石、硼砂、鐵銹、麝香等。磨搓三遍。(“有效處方”)
13,根治剪釘侵肉,長期不剪砂和鈣礬石。最後包起來。(“臺灣以外”)
14,治疥瘡:砒霜、雄黃、天南星、砒霜等份,加少許麝香。研究很好。用竹針開藥,黃水壹出,瘡就沒了。(《玄冥論方》賈沙三)
15,治癰背,疔瘡,痰塊,破潰惡瘡,無名腫毒,能化腐消硬,生肌:鮮桃枝,柳枝,桑枝,槐枝各五尺,梔子八十,發壹兩塊,象皮,炸甲片六塊。用4斤香油,攪拌至滴成珠狀,再加入1斤半飛樟丹調成糊狀,加入三錢、壹錢血竭、二錢兒茶、三味初研綱領,攪拌均勻即可上火。聽著。(《飼鶴亭集》薩爾貼)
16,治癰腫毒,治瘰癧,滴疣痣等。:薩爾(生)壹元,石礦灰(炒黃)壹兩,三錢白丁香(炒黃),黃丹(生)半斤,堿壹斤(澆五碗)。將前四種成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將堿水熬成碗狀,調成糊狀,再放涼。先前的粉末與糊狀物混合並儲存在磁性裝置中。(《選藥的準則》薩爾貼)
17.久治瘰癧:硇砂壹點,斑蝥三七三片(糯米炒,去頭、翅、腳),幹漆半片(搗碎,炒至黃色),水馬三七三片(炒至黃色)。把藥敷上,然後碾成粉末。每次服用時空腹喝粥,晚上吃飯前再服用。(《盛慧芳》沙丸)
18.治療咽喉阻塞和熱痛:沙參、朱砂(研末)、皂砂(研末)、人參、玄參和丹參。將六味均分,磨成粉,制成雞頭大的蜜丸。飯後躺著吃含有壹顆藥丸來融化它。(《生濟宗錄》二沙丸)
19,治頭痛:鹽砂壹分(大綱研究),豆豉心壹分(湯裏泡壹點讓它軟壹點)。上藥時拌成藥丸,大如皂莢籽,用棉花包著,露出壹頭。如果頭左邊有病,就把藥放在左邊的鼻子裏。如果右邊疼,就放在右邊的鼻子裏。(《盛慧芳》)
20、治蠍毒:塗上沙子和水。(錢進方)
21,蜻蜓的處理:硝石(研),膽礬(研)各壹。前兩種味道仔細研究,壹個字用雞毛管吹進耳朵。(《聖跡總錄》賈沙吹二房)
各種展覽
1.張:賈沙,壹個破堅果癮,不能單獨用,壹定要集體用藥。
4.綱要:鹽砂,壹種又熱又毒的東西,嗆膈惡心,積病於塊,用之有奇效。此病由七情飲食,痰氣凝滯,化為有形,阻道,嘔脹所致。如果不物化,怎麽走?它的天性善於爛金、爛銀、爛銅、爛錫,它願意煮硬肉,壹點鹽沙就會爛,等等。張高《玉洞要訣》雲,北庭沙抱陰石之氣。蘊含陽毒之精,能化五金八石,去益陽,非常強大有力。方丹建院有言:沙子有毒,是五金之賊。有感冒的病可以服用,減少了就停了。過量會引起充血和腫脹。第二,說的很清楚,但是唐宋時期有單服法,涵蓋了欲助陽放縱,而不用擔心損陰惹禍。
【13】《本草舒舒》:鹹砂是由鹵水引起的,其中含有陰毒之靈,陽毒之精。其味極鹹、苦、辛,溫有毒。對於積血留寒者,鹽能入血軟堅,辛能散寒,溫能祛寒。積則散,痛則止,氣則降。因為感冒,頑痰被束縛,所以咳嗽不止,所以暫時用來驅散。軟黃金化石,所以它可以腐爛輪胎,去掉壞肉。石頭壹看就化了,還能出好肌肉,類似於以前人的錯誤。但除惡瘡、息肉、眼睛、翼狀胬肉是它的強項,必須與牛黃、冰片、鉛華、象牙粉同等使用。
臨床應用
1.食道癌的治療方法:將紫砂放入瓷器中研磨成細粉(忌金屬),加水煮沸,過濾取汁,加醋(1 kg汁加1 kg醋)後煎,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直至煎幹,得灰黃色結晶粉末。每次2-5分鐘,每次最大劑量不超過8分鐘,壹日三次。經治療,22例中近期治愈3例,明顯好轉8例,好轉7例。1例鋇餐檢查3個月後食管正常。
1.鼻咽癌治療:將硇砂用水溶解成飽和溶液,過濾;取濾液400毫升,加醋200毫升,用炭火煆制成鹽菊粉,裝瓶備用。另外將1斤葵花籽磨成粉,加入10斤高粱酒,浸泡1周,制成葵花酒。使用時,先用開水沖服食鹽菊粉,每天3次,每次3-4分鐘;同時服用1兩錦葵酒。2例經試用,其中1例經1周治療,腫瘤縮小1/2,其他癥狀也有緩解。此外,還有30例鼻咽癌主要采用鹽制劑、中草藥或放化療治療,也有壹定的近期療效。
13.慢性鼻炎的治療:將硇砂用熱水溶解,用活性炭脫色,得到純凈的晶體,配成5-7.5%的註射液局部註射。治療時先用1%奧地卡因棉墊進行表面麻醉,然後在鼻側各註射1毫升巴沙溶液。65438+每周0次,6次為壹療程。觀察70例,結果12例治愈(自覺通氣,下鼻甲恢復正常大小),51例好轉(自覺通氣,下鼻甲輕度縮小,偶用收縮藥),6例無效,1例加重。用藥後除5例出現頭暈頭痛,1例出現噴嚏流涕外,無不良反應。
2.雞眼的處理:將2克硇砂溶於2毫升2%普魯卡因中,密封備用(不超過2天,使用時最好配制好)。先用75%酒精消毒患處,然後用2滴藥液將三棱針蘸入雞眼中心,即三棱針直刺中心點,直到基部底部見血為止(速度要快),最後用脫扣膏覆蓋,3、4天後取出。未治愈者,10天後治療。觀察100例,治愈88例,好轉12例(因多種原因中斷治療)。治愈的患者最少治療1次,最多治療5次,壹般治療2-3次。觀察到腫瘤小(直徑小於0.5cm)、病程短的患者可治愈1次以上;病變較大(直徑0.5cm以上)的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治療才能治愈。
《中國本草》和《中藥詞典》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