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和金液的含義是不壹樣的。玉液和金液是星期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唾液在古代受到修行者的高度重視,並被賦予了許多名稱,如金膏、玉塊、甘露、家水和甘泉。沖洗後吞服,也稱“胎食”。玉液是小星期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在古代,人們認為人類的舌下是玄英,有兩個孔,左邊是金金,右邊是俞曄。當精氣經過玉池(口)時,這兩個竅分泌的唾液就是玉液。《黃庭內經》中說它能“開八脈血,色艷金黃,齒硬黑,不知白。”金液是指大禮拜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內丹術中認為這是腎水中精氣上升的原因。
根據五行學說,金生水,金為水母,藏於腎(即腹部)。周中可隨精氣運行上升至口中,化為甘甜的唾液,比玉液對身體更有效。當玉液或金液增多,且“津液滿水,如井水,略沖洗數次,漸引下巴黎(氣管),漸經腹正中(兩乳之間)、鴿尾(劍突下)、中杯、神闕(肚臍)、氣海(下丹田)”(“命”吞咽時,最好閉眼向內看,仿佛看見它在下降。也有人認為,這種唾液產生於周日,吞入丹田,與普通唾液有質的區別,所以又稱為玉液歸丹或金液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