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是“身份證”,沒有“身分證”這個詞語。
壹、“身份”與“身分”之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份”與“分”之別。
1、先看“份”字。“份”,原讀bin,《說文解字》:“份,文質備也。從人,分聲。”它是“彬”的古字,《論語·雍也》中的“文質彬彬”,原來就寫作“文質份份”。後來,新老交替,“文質備”義專由“彬”字表示,而資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賦閑在家了。
2、再看“分”字。“分”是個多音多義字。根據《漢語大詞典》,“分”有兩個讀音:fēn和fèn,讀fēn的有17個義項,讀fèn的也有13個義項,由此可見“分”這個文字符號負擔之重,而這顯然不利於文字記錄的精確性和科學性,不利於書面交際。
3、在現代漢語中,“身分”主要有“(人)在社會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和“受人尊重的地位”兩個義項。如今,“身分”之所以被迫讓位於“身份”,與以下因素有關:
其壹,“身分”的“分”的語素義是“名分、位分”之義,如前所述,此義之“分”可寫作“份”;
其二,“身分”之義與“人”有關,而“份”字在結構上從人從分,也與人有關,所以“身分”寫作“身份”,更有利於人們見字明義;
其三,“中華人民***和國居民身份證”的頒發,是促使“身分”讓位於“身份”的催化劑。因為頒發“身份證”是壹種政府行為,“身份證”中“身份”這壹詞形的選用,客觀上起了壹種引導的作用。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有鑒於此,降“身分”為副條,立“身份”為正條,既照顧了歷史,又反映了語言的變化,可謂妥當。
擴展資料:
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會地位,在中國,身份制作為意識形態是中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為規範準則,它對中國人的作用是持續的,這種持續作用在他們心理層面的深處也凝成壹種情結。
中國人身份情結的主要內容有:名號;名分與面子;階序和差序;謙卑;主仆。
其具體表現主要有 :
1、功名情結。長期的身份制強化,使中國人的內心認為只有達到高的身份地位才 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和最大需求,而求得好的功名正是有了高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2、執迷名號及稱謂。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事情上,即使在利害關系上吃了虧,也要求得名分而不能 棄之。這裏的名分是指身份名號本身和附著上面的規則及其符號資源。
3、惟恐別人瞧不起自己。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指出自己的錯誤或不恰當言行)往往認 為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
4、謙恭或謙卑意識。中國人見到比自己高位身 份者的“阿諛奉承”表現,經常是情不自禁的。
5、看重身份關系中的階序意識。是非、 原則位於次之。身份情結中的階序意識更為普遍,身處身份制社會,成員在溝通交往過程中 ,總要考慮對方是什麽身份(好按身份規則行事,好知道如何與對方說話辦事)。
6、身份壓力。長期的封建身份制度強化的結果,使中國人的內心有壹種對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畏。
7、主仆情結。這是壹種身份意識較突出的特征。持有主仆意識情結的人具有 兩個特點:壹是不能與人做平等的交往 ,二是主仆雙重情結。
8、人際關系的定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