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人,估計曾國藩排在前面。
他的學生李鴻章曾經當著他的面罵他“儒慢”,但是他的反應有點慢。說慢,就是傻。
但曾國藩的“蠢”,其實包含了甘昆。
曾國攀
1811.11.26-1872.3.12
晚清“中興第壹臣”
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和作家
有人推崇他是歷史上第壹個完美的人。
01
道光十二年,湖南鄭雪正在批閱秀才卷子,看到壹篇文章,急得大罵:
“什麽文章,文理淺薄,連考試都敢考!”
周圍的人急忙勸他,這個人成績還不錯,不如給他辦個生日會。(蜀生是半個秀才,下次考試可以免縣考、府考。)
我還沒發脾氣:“生了我就生了,但我壹定要把他晾出來批評他!”"
所以除了放考,還有壹張獨特的批評牌,牌上的主角是曾國藩。曾國藩壹看臉就紅了。
這件事後來被曾國藩引為壹生中最大的五次屈辱之壹。
之前曾國藩考了五次,現在終於考上了車尾,被當眾批評。
看到這裏,估計天下所有考砸的同學心裏都在竊笑:好壹個曾國藩,當年也不過如此。
02
正因為曾國藩知道自己資質不高,所以從來不用聰明。他要努力,包括打架。
他的“壹招鮮,通天吃”的戰爭策略是:硬紮營盤,打壹場平淡的仗!
他帶領清兵子弟與固守南京(當時叫天京)的太平軍作戰,雙方都堅持不下去了。
士兵來到他面前,問他,先生,我們已經包圍了這座城市。我們什麽時候進攻它?
曾國藩說:不攻。紮營建村。不要亂動。
半個月後,士兵又問他,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壹年後,士兵又問了壹遍,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太平軍天天往城外看,清兵好像沒動靜。北京雖然緊張,但也不是沒有暗喜:
看來這個曾國藩,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很蠢。等我們的援軍到了,妳就知道是牛逼了!
其實這就是曾國藩的高明之處:面對太平軍的這些土匪,誰也跑不快,而且還在南京這個有名的易守難攻的地方。所以,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壹天天支持下去,等待機會的到來。
結果他的戰壕越來越強,硬生生的在南京城外建起了外城。
太平天國的援軍試圖進攻卻進不去,天京守軍出不去,被活活悶死在城裏。
曾國藩剿滅亂黨,成為亂世英雄。
“愚蠢”不是壹個壞詞。曾國藩用這壹刻提醒自己要謹慎再謹慎。即使是最強大的敵人也沒有理由貢獻。
03
曾國藩克服自己“愚蠢”的方法,就是最簡單的兩個字——勤奮。
於是他留下了壹句最簡單也最有用的格言:世上無難事。
其中壹個勤字包含五層意思: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勤快就是自己動手做事;
勤奮是指讀書和看人都要勤奮;
勤,就是勤寫,包括寫日記,寫家書;
勤奮是為了鍛煉口才,而不是為了傷人;
勤奮就是不斷反思和鍛煉妳的頭腦。
我有五勤,天下皆有。
例如,眼勤,例如:
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曾經帶了三個人來見他。
曾國藩只看了他們三人壹眼,就對李鴻章說:“站在右邊的人是個老實可靠的人,可以委派後勤供應工作;站在中間的是不服從風險的男人,只能給他無足輕重的工作;站在左邊的人是高人,應該重用。”
李鴻章大吃壹驚:“老師,我還沒介紹他們呢。妳這麽快就讓他們去工作了。”
曾國藩說:
“剛才,我散步回來,走到三個人面前的時候,
右邊的人低著頭,不敢擡頭。可見他恭敬有加,重情義,所以能任命補貨工作。
中間那個人表面上是恭敬的,但是我壹路過,馬上四下看了看,顯示他聽話不聽話,所以不可用。
左邊的人總是站得筆直,眼睛睜得大大的,不卑不亢,是當將軍的料。"
而這位將軍的材料,就是後來立下赫赫戰功的臺灣省省長劉銘傳。
曾國藩總結了自己看人算命的獨特技巧,寫了壹本很精彩的書,叫《冰鑒》。
學歷多高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妳有沒有培養自己的心,有沒有堅持訓練的心。
04
因為學識淵博,曾國藩從不向朝廷推薦人才。
在他手下被提拔的人只有23%。在別的大臣手裏,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下屬被提拔了,所以他手裏總是留不住人。
這也是曾國藩“蠢”的壹個方面。當然,後來他越來越老練了。
為了能夠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他繼續推薦人才。武陟裏總有幾十萬人是他推薦的,甚至是沒上過戰場的。
他之前從未被官場上的收受禮金之風所惑,但他發現官僚們跟他過不去,於是他開始設立“小金庫”,在官場上搞自己的娛樂:
下屬官員給他送禮,他隨便挑了壹些收下,剩下的就原路返回。
洪榕是他的幕僚長。曾國藩曾撥款六萬八千兩公款給他購買美國洋務運動的設備。容閎回國的時候,要送禮物來報答他那天接見他的好意。曾國藩告訴兒子:
不要拒絕他的禮物,但也不要要價過高。收二十兩銀子之類的禮物就行。
這樣,他的“小金庫”就滿了。但實際上,妳不需要把小金庫裏的錢都拿來做人脈。
剩下的錢呢?他寫信給他的兒子:把它送給窮人,但不要聲張。
這就是在泥濘的世界裏生存的方法:講究原則和偶然性。
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別人眼裏可能有點傻。這時候妳可以聰明壹點,犧牲壹些無關緊要的道德要求。
這就是做大事的人的勇氣。
05
曾國藩深知,自己官場上的那些“混賬東西”是不能帶回家的,否則就是子孫後代的災難。所以他的家訓是出了名的嚴格。
傳說慈禧太後曾經問過曾國藩,“妳老婆在家做什麽?”
曾國藩答道:“不用瞞著太後,我老婆在家才七七八八。”
“七七八八是什麽?”
“‘七’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八’是孝、信、禮、廉。”
而曾國藩對兒孫的規矩更為明確,那就是祖父定下的八字家訓:
豬,蔬菜,魚,書,早晨,清掃,考試和寶藏。
即養豬、種菜、養魚、讀書、早起、掃庭、誠心祭祀、善待鄰居。
這些做法,在別人看來,真是自找麻煩。
但曾國藩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豐衣足食,長命百歲。
06
曾國藩有個精通風水的朋友。他曾經幫曾國藩選墓地,最後挑到了湖南湘鄉的東臺山。
壹個朋友告訴曾國藩,這塊地風水極好。如果妳葬在這裏,妳的家人將會是妳下半輩子的大學者和學者。
曾國藩聽了:“哎呀,我可沒有這麽好的地。”
朋友壹聽就傻了:“為什麽?”
曾國藩說:“正因為這塊地好,才關系到壹個縣的文化運動。我占領了這個地方,湘鄉的文學運動就被我曾家壟斷了。我不會做這樣的事。妳可以為我選擇另壹塊土地。不太好。祝福我的兒孫們就好。”
看來最後曾國藩還是沒有擺脫自己的愚蠢。
他壹生有六條戒律,其中壹條就是“不做有長遠利益的事,不去人爭的地方”。
他不碰普通人奮鬥做的事;他不得不做更多看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是結果呢?曾國藩之後,曾家延續百余年,人才輩出,香火不絕。
這就叫珍惜積累福報而不是享受,而是長期享受。
金庸小說裏,郭靖是個傻小子。但就是這樣壹個傻小子,最終成就了出眾的武功和頂尖的名聲。
書中對他的評價就是四個字:俠之大者。
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完人的曾國藩,不僅在為官上做到了極致,在人生上也做到了成聖不朽的地步。
所以,不妨稱之為:偉人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