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從文景之治到趙宣中興
西漢對文景的治理,是從公元前180年文帝登基開始,到公元前141年景帝去世。然而,文景之後,盛世並沒有結束。漢武帝即位後雖然改變了文景時期的政策,但卻將西漢盛世推向了頂峰。漢武帝後期雖有諸多失誤,但國家元氣未傷。經過趙、的調整,即“趙宣中興”,保持了盛世的延續。元帝登基時,西漢的戶口達到了漢朝的最高點。所以西漢盛世的結束,以軒轅之時(公元前48年)為界,持續了130多年。
文景之治,以文帝、景帝命名。文景之治的產生需要從漢初的情況說起。
秦苛捐雜稅的殘酷法律,造成天下大亂。秦亡後,楚漢爭奪政權,連年戰亂,使百姓陷入顛沛流離、山溝裏的悲慘境地。西漢建國時,朝廷極為尷尬。《漢書·食貨史》載:“漢興,秦之弊後,諸侯共起,民失功課,饑寒交迫。每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立,民亡而藏。白天不能飲酒,卻要坐牛車。”皇帝連四輛同色的馬車都坐不下,將軍們只好坐牛車,不走了。正是這種情況迫使統治者試圖穩定社會,恢復生產,使國家進入正常狀態。
漢高祖劉邦進入鹹陽的那壹天起,就在謀士張亮的謀劃下,宣布了穩定社會的基本策略。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合同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者盜罪,我知秦律必除。”(《史記·漢高祖列傳》)戰爭結束後,劉邦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禁律,疏地租,五日納稅。”穩定政局,恢復秩序。漢高祖死後,在惠帝和呂後統治時期,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形勢逐漸好轉。
劉恒(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是高祖劉邦的兒子,劉英的同父異母兄弟惠帝。本來,他就不是皇帝。高祖在世時,七歲的劉恒被立為代王,統治著現在的山西北部,與母親姬伯在代國都城中都(山西平遙附近)度過了17年。然而死後,掌權,朝廷幾乎成了魯的天下,這引起了西漢開國元勛們的不滿。當死後,掌管國家政治的宰相和掌管軍隊的邱消滅了魯國的勢力,並歡迎遠在他鄉的繼承王位。這個背景對文迪的政策影響很大。作為壹個出走多年的藩王,在朝廷沒有威望,也沒有心腹。壹大批跟著高祖打天下的英雄還在臺上,也未必對這個少年皇帝服氣。他必須小心謹慎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文帝繼位時,朱祿之亂後,中央政局依然動蕩。當地諸侯勢力非常強大,社會經濟也沒有從戰爭創傷中完全恢復。國家壹窮二白,財寶空虛,民生艱難,工商業雕敝,北方匈奴部落不斷南侵劫掠,多次威脅京畿關中地區。對此,文帝沈著應對,穩定政局,堅持與民同息的國策,奉行黃老之術,逐漸恢復了經濟,增加了財源,開始充實國庫,開啟了文帝統治的先聲。
劉啟(公元前157年前在位,公元前141年)繼位後,完全繼承了文帝時期的政策。當時,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內局勢的穩定,調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成為當務之急。漢代實行郡國並行的地方制度,諸侯國占據廣大地區,州際連郡,依山鑄錢,海烹成鹽,富甲天下,驕橫抗命,已成大趨勢。景帝采納了晁錯的建議,采取了割據諸侯的措施,導致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的叛亂。他們“請誅晁錯,以清君側”,但晁錯被殺時,仍有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景帝用周亞夫將軍三個月平息了叛亂。從此“諸侯不能再治國,皇帝為官”,削弱了割據勢力,保證了西漢王朝的穩定和治天下的可持續發展。
文景之治首先表現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上。當時的漢文帝深知農業的重要性,在繼位的第二年就上書說:“農業是天下之本,百姓賴以生存。”而老百姓最後可能不做事,所以人生不成功。我很擔心,於是我親自帶領壹群大臣和農民去說服他們,他們今年給了世界人民壹半的地租。"(《漢書·文姬》)此後多次頒布詔令,勸導農民,鼓勵發展生產。而且多次親自參與養殖,讓皇後親自養蠶示範。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文帝在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將地租由十五稅改為三十稅,第二年幹脆免除地租。直到景帝繼位,才恢復三十稅壹稅的標準。文帝在減免地租的同時,還將計算稅(人頭稅)由原來的每人每年120元降為40元,並將原來丁壯每年的徭役由1月改為1月,為期3年。此外,他還放寬了封山禁水,扶助孤寡,扶助貧弱,從而使社會經濟全面復蘇。景帝繼承了文帝的經濟政策,使經濟進壹步發展,國家財政得到根本改善,國庫積累盈余,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因此被稱為“家給足民”。
另壹方面,文景的統治是比較明確的政治。文帝登基後,為了選拔人才,創設了檢點制度。著名青年政治家晁錯是由“壹個能直言不諱、出謀劃策的人”推薦的。文帝還鼓勵大臣們討論政治。廷尉張釋之根據法律數次頂撞皇帝,但他並不介意。相反,他總是能夠將重要的任務委托給張釋之,表現出開明君主的寬容風範。
文帝還對法律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取秦之死的教訓,廢除了以言代刑的“謗瀆法”和壹人犯罪牽連全家的“連坐法”。齊人淳於髡被判處體罰,他的女兒被請來代替她。文帝大為感動,於是廢除了殘害肢體的肉刑制度。這壹時期刑法的寬大和簡單是歷史上罕見的。
各種史書對文景統治的社會效應都有總結和介紹。《漢書·吃貨史》說:“漢武帝初,七十年間,國亡(無),除非水旱,百姓給足家業。萬物皆滿,國庫有余。首都的錢多的教不過來。太倉的小米,沈香陰溢露,腐敗不堪,不能食用。大街小巷有馬,樓與樓之間有群;那些騎著檸檬水的人不會相遇。守室者食梁之肉,為官者為子孫,居官者以為姓為號。”《漢書·溫蒂紀》說:“海納百川,禮義昌盛,破獄數百,刑事數度。”《韓晶史記》中說:“漢興,除煩與民同息。至於孝順,再加上禮儉,孝順,五十至六十年之間,至於移風易俗,民以醇香。”
正是文景時期的積累,為漢武帝將西漢的繁榮推向高峰創造了條件。劉徹皇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是壹位才華橫溢的皇帝(圖6)。他即位不久,就開始改變自文景以來的政策,從無為到有為,從固守到進取,從崇尚黃老到獨尊儒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輝煌。
到了武帝時期,中央集權進壹步加強,“天人感應”論使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威有了新的理論依據,宰相的權力被削弱。漢武帝還將全國分為十三州,並派刺史以“六條”監督郡國,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財政上,鑄錢(發行貨幣)權歸中央,鹽鐵歸政府經營,大量移民定居西北邊疆,中原地區大力興修水利。特別是在邊疆開發上,隨著對外政策的變化,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全面進攻匈奴,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河套、河西地區設置朔方、五原、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六郡,控制西域諸國,開辟絲綢之路,派唐出使西南,出兵東甌,把西漢發展成為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在長安等地,漢武帝建了很多建築,宮殿、城堡拔地而起,令人嘆為觀止。漢武帝時期的這些成就,得益於文景統治的鋪墊。
然而,在文景時期,統治世界的背後卻有著危機的陰影。文帝時期,首先受益的是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比如,黃頭狼,因為受到文帝的寵愛,不僅得到了無數的賞賜,還占據了蜀郡(今四川雅安西)煙島的銅山鑄錢,富如敵國,被譽為“鄧錢,半日”。賈誼在《治安策》中指出,當時的漢朝存在著王國過於強盛、匈奴侵侮、富民奢靡、人民饑寒交迫等政治、民族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都隱藏著亂世的跡象。“說自己安全統治的人,不傻的人,都不是明事理治亂的人。”《漢書·食貨誌》在高度肯定文景之治後,又說:“故民富而役財驕,或兼而有之;那些對黨忠誠的人,在鄉村歌曲裏是獨斷專行的。宗室有土,以下大夫爭奢,房、車、衣都狂妄地限定。物興則衰,故曰變。”梁武帝時期執政方針的變化,使得文景的隱患開始顯現。用兵外患,鋪張浪費,揮金如土,鋪張浪費,很快花光了文景時期的積累。“連兵都不懂,天下* * *辛辛苦苦,只爭朝夕,旅者送之,家者送之,中外騷擾互獻,百姓用巧法,錢財浪費。”(《漢書·食史》)尤其是漢武帝晚年的政治失誤,導致了巫術的災難,[2]幾乎造成了繼位的危機。然而,文景奠定的繁榮並沒有被徹底摧毀。漢武帝以後,趙、通過調整統治政策,保持了西漢王朝的穩定,史稱“趙宣宗”。嚴伯贊認為:“從趙璇到元帝的半個世紀,是西漢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3〕
漢昭帝劉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繼位時年僅8歲,實際統治者是大將軍霍光。霍光在壹定程度上調整了國策,疏於賦稅,與民休戚,多次減輕賦稅,停止對外用兵,恢復了社會穩定。順溜,原名劉秉義,漢武帝宣帝,是武帝狠毒的太子的孫子。他因為“巫術災難”被剝奪宗室權利,過著平民的生活,更了解下層民眾的疾苦。所以他稱帝後(公元前74年前49年在位),比較明確,以知人善任著稱。他手下的名臣,如丙吉、魏翔、巴荒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外,宣帝更註重制度建設,強調以民為本,重賞必懲。史稱,在此期間,“官說職,民安於職”。他有壹句名言:“漢家自成體系,以霸為基。”(《元帝史》)這壹時期,既不是簡單的“無為”,也不是簡單的“大喜”,而是王霸之道的雜糅,最終敲定了西漢的治國方略。
西漢的盛世,從文景之治開始,被漢武帝推向了壹個高潮。漢武帝之後,昭帝和武帝保持了長久的余味。由於西漢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期,這壹繁榮時期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為以後的統治者留下了值得效仿的榜樣。
二、從貞觀之治到開元之興
唐朝的全盛時期始於貞觀年間(627-650)。經過高宗、武侯、中宗和宗瑞的過渡,在玄宗開元年間(713-742)再度繁榮。天寶年間(742-756),各種社會矛盾開始激化。到安史之亂的爆發,延續了壹百多年的唐朝盛世宣告結束。與西漢盛世不同,唐代盛世有明顯的起伏,有貞觀和開元兩個高峰,其間有長達數十年的低迷。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割據局面,統壹了中國。隋文帝雖然剛愎自用,但治國有方。然而,楊迪繼位後,苛捐雜稅,生活奢侈,濫用人民權力,造成了“耕者有其田,不仁不義”的局面。特別是三次遠征朝鮮的失敗,迅速激化了社會矛盾,導致天下大亂。唐朝在隋末亂局的基礎上獲得政權,撥亂反正,開創了中國古代的又壹個盛世。
唐朝建立後,高祖李淵的長子李建立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李世民憑借打天下時建立的功勛和影響力,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和弟弟李元吉,獲得了皇位和貞觀稱號。貞觀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圖7)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采取壹系列措施緩解社會矛盾,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新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唐高祖和唐太宗在政治上都是開明的。唐朝建立後,他們註重歷史經驗教訓,處處可以向隋朝取經。反隋鬥爭的親身經歷,使李淵父子對治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早在唐朝開國時,唐高祖就對裴濟說:“隋末,無路,上下相蓋。主是傲慢的,大臣只是奉承。世間聞所未聞,亦不盡忠,以致國危身死。我撥亂反正,我決心讓人們平靜下來。我就當軍部尚書,做文官,我就能大顯身手,讓他們抓不到我。”(《舊唐孫傳》)在唐太宗手裏,他進壹步體會到了人民的力量。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曾告誡太子李治:“舟勝於君,水勝於。這把刀切面包和手指。妳是主人,不要怕!”(《貞觀顯貴教王侯》)這種“載舟,覆舟”的比喻在統治者中非常少見。正是因為唐太宗的這種認識,貞觀時期的大臣們以隋之死為例。比如貞觀二年,王思對唐太宗說:“昔日秦皇為武,外窮極,內奢極欲,人力竭,災難。”妳不想安全嗎?這也是壹種當妳迷路時保持安全的方法。殷鑒離隋朝滅亡不遠了。陛下親承其弊,故易知。“要求吸取秦漢隋的教訓,改弦易轍,調整政策(貞觀顯貴農)。貞觀之治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在政治上,唐太宗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用人,二是能臣。這兩個方面對貞觀統治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元稹曾這樣總結:“方、杜、王、魏弟子,可議能不能在前;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從他們的話語中獲得和失去。不是四三年,天下是大理,文帝如何能高明於天下?蓋宜群盡最大努力促進世界的繁榮。”(《元稹》卷三十二)
在用人上,唐太宗深知“為政重要,得人難,無才難治”的道理,多次求才。他還批評總理方和杜如晦,要求他們不要陷入復雜的事務,而是要擴大他們的眼睛和耳朵,並尋求訪問泰莎。他能夠任人唯賢,不避親疏。著名的貞觀大臣是唐太宗的敵人李的部下。他曾經向李建議除掉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從大局出發,拋開個人恩怨,重用魏徵為輔佐治國。他還註重從下層階級中選拔人才。貞觀三年,中郎將經常寫信,對國家大事說實話。太宗基於自己對昌河的了解,認定奏折做得非常。在追問下,長河承認是他的壹個徒弟馬周起草的。唐太宗當即召見馬周予以重用,並賜昌河帛三百匹,以資鼓勵,舉薦賢人。太宗主張“用人為工具,各取所長”,不以壹己之見埋沒人才。晚年,他總結自己的用人之道:“用人之道,尤難。所謂自己的德行,未必是完美的;所謂滅公,未必全是惡。”重點要放在博采眾長,綜合理解,取長補短,發揮才能上。唐太宗也比較重視地方官僚。為了考察地方長官,他在屏幕上寫下地方長官秘書的名字,並記錄他們的功過,作為他們熱情的依據。為了更好地用人,唐太宗還特別註意君臣關系的調整。他吸取了文帝疑臣的教訓,強調:“疑君疑臣,不能備肝膈,真是國家之大害。”“主任是惡臣,管不了;做壹個大臣,作惡於主,是不可能講道理的。君臣相見,魚水同歡,海方能安。”(《貞觀政治家求教》)因此,他特別註重“控才,推民心以待士”。
在納諫問題上,唐太宗重視聽取不同意見,他說:“如果人們害怕沈默,就應該引導他們提出抗議”。貞觀二年,他與魏徵討論君主的明暗。魏徵回答說:“妳之所以聰明,是因為妳兼聽;這麽黑的都是有偏見的。”他特別欣賞這句話,鼓勵大臣們到處指點迷津。貞觀時期最著名的諫官魏徵向唐太宗進諫數百次,不僅直言不諱,而且敢於當面辯駁。唐太宗為了鼓勵大臣進諫,說:“不合我心,我不在乎。”謹慎的話,怕人家怕戰爭。妳願意多說嗎?"(《貞觀政治家求教》)雖然他有時不聽過於直白的建議,但壹般都能克制自己。比如貞觀四年,張勸諫停止修繕洛陽甘源寺,言辭激烈。他認為唐太宗不如楊迪。太宗問:“陛下不如煬帝,為何如此桀驁不馴?”張並沒有屈服,回答道,“如果這神殿不存在了,所謂的混亂也會隨之而來。”唐太宗終於克制住自己的怒氣,說:“我沒想好,就落得如此下場。”贈絹二百匹以鼓勵“貞觀顯貴納諫”)。有壹次,魏徵惹他生氣,唐太宗對長孫說:“妳必須殺了這個田舍翁。”長孫皇後溫和地勸告道,“我聽說國主是明朗而直爽的,現在鄭偉也是直爽的,這是由於陛下的理解。”(《資治通鑒》卷壹九四,貞觀六年三月)使他放棄了殺死魏徵的念頭。魏徵死的時候,唐太宗對朝臣說:“夫君可以用銅為鏡打扮自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三面鏡子我壹直留著,以防路過。現在魏徵死了,他死在壹面鏡子裏。”(《貞觀政治家求教》)
貞觀時期,唐太宗非常註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他說:“為君者,必先救民。”(貞觀政治家君道)從“存民”出發,貞觀政務“簡而靜”。具體措施包括四個方面:壹是杜絕鋪張浪費,節約開支;第二,忽視薄稅;第三,選擇清官;第四,使人們有足夠的食物和衣服。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唐朝武德至貞觀時期,實行均田制,將100畝田地分給成年男性,其中20畝為永業田,80畝為庫班登。均田制雖然不夠徹底,但對恢復當時的農業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結合均田制,實行租租調整法。農民壹年付兩石,付兩丈絲,服二十日,或壹日付三尺絲。租值調整法的實施在壹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也保證了國家財政來源的穩定。特別是納雍的代役,與隋朝的過度徭役形成明顯對比,有利於社會穩定。這些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貞觀三年,關中經濟有所恢復。貞觀八年,全國整頓。“旅野時代,無賊,常空,牛馬,外人不收。又頻來豐稗,米鬥三四錢。從京城到山面,從山東到海邊旅行,我們不買吃的帶著上路。”(《貞觀政治家、政權》)
在司法方面,貞觀時期強調仁為基礎,刑為目的。太宗曰:“逝者不可再生,法事從寬。”(貞觀政治家刑法)貞觀時期還建立了死刑三復制度,即罪犯要執行死刑,必須向皇帝復奏三次,才能使用刑罰。到貞觀四年,國家秩序恢復正常,社會初步出現了安居樂業的局面。“已經29歲了,死刑,幾個處罰措施。東臨大海,南臨群山,門外皆不閉,行旅無食。”(《舊唐書·太宗紀》)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初,突厥成為威脅中原的主要力量。唐太宗即位後不久,突厥人瓦萊麗汗率兵在長安城外作戰,迫使唐太宗和瓦萊麗結成臨時橋梁的聯盟。貞觀三年,太宗李靖等人率軍全面反攻東突,大獲全勝。後來打敗吐谷渾,攻克高昌,擊退薛延陀,在龜茲設立安西護都所,控制西域。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但唐太宗並沒有壹味地征服邊境少數民族,而是註重和平交流。經常對少數民族領導人采取親民族政策。文成公主把嫁給吐蕃的松贊幹布藏了起來,就是壹個突出的例子。唐太宗晚年總結自己的民族政策時說:“自古以來,中華為重,我愛之如壹。”(《資治通鑒》卷壹九八,貞觀五月二十壹日)唐太宗以來,在隸屬於唐朝的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建立了羈縻府州。[4]所謂羈縻州,就是建立壹個州,由中央政府管轄。但這些郡縣沿襲當地民族原有的統治方式和生活習俗,不納入“戶民編制”,不承擔賦稅,自治程度較高。這些政策使他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享有“天可汗”的美譽。
當然,貞節法則並非沒有缺陷。到了晚年,唐太宗不像以前那樣善於用人,善於調教,反而越來越驕奢淫逸。他自己對此也有所了解。臨死前警告王子:“我的位置來了,我還不夠好。”金碧輝煌的珠玉不盡,宮庭亭臺常忙,犬馬鷹隼遠在天邊,走遍天下尋煩惱。這個對我來說太深奧了,所以覺得不對。照顧我,壹生受益;在夏天使這個地區成為壹個偉大的成就。利大於弊,故人不怨;功大於過,故業不倒;然而,它比它本身更漂亮,更好。”(《子同治鑒》(卷壹九八,貞觀二十二年)正是太宗本人的這種清醒認識,為貞觀統治的延續奠定了基礎。
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公元649年至683年在位)。他雖然弱小,但基本上能夠奉行貞觀時期的開明政策,糾正唐太宗晚年的錯誤,使經濟繼續發展,戶籍增加,貞觀統治得以繼承。“永輝(高宗元年)之政,民安,有貞觀遺風。”(《資治通鑒》卷199,永輝元年正月)不久,大政落入武則天之手。高宗之後,李習安(683-684,705-710兩次在位)和李旦(684,710-712兩次在位)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武則天以皇太後的身份掌管國家大事。到公元690年,武則天幹脆稱帝,改國號周,舊史書稱之為“武周革命”。
“武周革命”只是王朝內部的權力轉移,對上層官員影響很大,對下層影響不大。武則天在位期間;李失勢引起了相應的宮廷鬥爭和部分皇族成員的反叛,但並沒有引起大的社會動蕩。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打擊長輩和貴族,註重從平民中引進下層人才,提倡告密制度,重用周興、賴君臣等殘暴的官員,加強對官員隊伍的控制。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等人得寵,官場風氣敗壞。翻修宮殿、修建大殿和優待僧侶增加了社會負擔。但她也註意發展農業,采取了許多勸農、勸桑的措施,改善了經濟狀況,使社會更加穩定。歷史上說武則天是“上有統治,下有統治”。高宗即位之初,全國有* * * 380萬戶,到軍事周結束時已增加到61.5萬戶。
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時期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中宗復辟後(705年,張謇之等人支持復辟中宗,復辟唐朝,反正也叫五王政變或中宗),侯偉謀反(710年,中宗突然駕崩,與安樂公主合謀當權,立了年輕皇帝李重茂。、太平公主發動政變,魏死後繼位),太平公主謀反(在位期間,太平公主與太子發生沖突,太子傳位於玄宗。713年,太平公主密謀政變,被玄宗平定)。唐玄宗經過壹系列政變,調整官員,整頓皇軍,恢復政局穩定,進入開元時期。
開元年間,唐玄宗勵精圖治,將唐朝的繁榮推向高潮。開元年間,君臣皆向往貞觀之治,處處以貞觀為楷模。影響深遠的《貞觀權貴》壹書,就是歷史學家吳京在這個時期寫的,獻給玄宗作為治國典範。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開元和貞觀的統治有所不同。
玄宗的第壹項措施是選拔侍郎,尊重侍郎,實現宰相隊伍的穩定。自高宗以來,隨著政局的變化,唐代的集體宰相制度出現了問題,候選人過多,變動過於頻繁,對政務產生了負面影響。玄宗時期,宰相人選穩定到壹至三人,明確壹人負主要責任,使權力相對集中,皇帝不過分幹預,有利於政務的執行。這壹舉措充分發揮了總理的作用。盛世新世紀的功臣姚崇、宋晶,就是因為這壹舉措而聲名大噪。司馬光說:“堯、宋相繼,崇善應成事,向善守法應正直;這兩個人有不同的願望和實踐,但他們互相幫助,使稅收寬大,懲罰明確,人民富裕。唐詩仙香,原名,後名姚松,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資治通鑒》卷211,開元四年十二月)然而,正是宰相的減少和穩定,為李和楊的專制權力埋下了伏筆。
玄宗深知“治民必先治官”的道理。他上臺後,立即廢除了中宗以來的壹大批“斜官”。所謂斜官,是指不走正常程序,通過特殊關系,用非正式公文任命的官員,類似於今天的“走後門”。開元二年,又大規模革除吳侯中宗任命的洋官、試官、校對員。這些官員是在正式編制之外任命的,享受待遇。玄宗對此進行了大力整頓,壹定程度上糾正了官場風氣。為糾正唐初以來重京官輕外官的習慣,玄宗強調地方官與京官的溝通,重視刺史縣令的選拔。開元四年,他親自視察新上任的縣令,“招呼百姓,共同制定政策”,把45個窮人送回家,並痛斥主持縣令選舉的吏部侍郎盧從元、李等人。開元十三年,他親自挑選了壹批有名望的中央大臣擔任地方刺史,並設宴送別詩。史書上說:“玄宗即位伊始,在政治上就下了很大功夫。他常常選自己的太守、縣令來警告他,而布州郡的好官則讓百姓高興。”(《新唐律錄》)
開元年間,玄宗頒布大量詔令,勸農教桑,賑濟災荒,招徠移民,並普遍在江淮以北各州設立常備軍。開元八年,經濟上出現了“莊稼豐收,萬事小康,百姓無事,可以* * *”的局面。各地的水利建設也廣泛開展,已建成30多項水利工程。
開元時期各項制度的建設達到了唐代的最高成就。在玄宗的主持下,唐代各種法令、法規、法律的格式或新制定,或修訂,形成了壹個宏大的體系。包括楷、楷、楷、楷元令、唐六經、楷等。
到開元後期,唐朝盛世達到頂峰。《新唐書·食貨錄》載:“正時海闊,米鬥價十三。三錢只能在清和齊之間作戰。壹條絲綢,兩百美元。道路兩旁擺滿了供行人享用的酒和食物。店中有驢,不持尺可行千裏。”唐代《開天傳信》說:“江海沈郁,物華俗。安西國,西平是壹個縣。自西天開門,行萬裏路,入河湟稅。左右有多寶,不能相提並論。四方富,百姓富,壹千多萬戶,每米三四條。丁壯的人不懂武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包食。”西方歷史學家也認為:“這是壹個鞏固的時代,壹個明智使用皇權的時代,壹個克制的時代,尤其是壹個沒有浪費金錢金錢和野心勃勃的冒險的時代。”〔5〕
然而,開元的統治並沒有持續多久。唐玄宗天寶年間,開始躊躇滿誌。“長久以來,我安於享樂,漸漸遠離文人,接近小人。”在宰相的選擇上,李和楊這兩個屢用“口惠而實不至”的庶民,信任諸侯安祿山,沈溺於與楊貴妃的愛情,犯下了極大的政治錯誤。開元初年,玄宗能聽壹些建議,天寶年間,幾乎聽不到不同意見。國家財政的積累為唐朝提供了歡騰的資本。天寶年間,玄宗大興土木,修建興慶宮和華清官,在全國各地修建道觀,塑造老子和他自己的塑像。在國外下了很大功夫,多次發動吐蕃、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