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1) 為什麽要認識到性觀的重要性?

(1) 為什麽要認識到性觀的重要性?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的單身人口已經超過2億。這兩億人中的每個人對單身都有他(她)自己的定義,所以我在這裏並不想給單身下定義。如果妳認為妳是單身的,同時妳認為妳屬於這2億人口的壹員,如果妳恰巧看到我這系列文章,恭喜妳,妳還是幸運的。我所寫的這些並不是小說,也不是學術型文獻,純屬壹種個人意識的整理以及探討,主旨在於提出壹些觀點進行壹些淺析,大家可以就其中某壹個感興趣的點深入研究相關科學專業的文獻,或者踴躍提出新的個人觀點。

首先,人自從脫離了母胎後生來是孤獨的個體,因此我們在人世間會壹直尋找自己認為的正確的另壹半Mr. Or Ms Right,也會在以為找到正確的另壹半後發現不適合然後結束壹段關系,重新尋找。當然,也有人放棄尋找,覺得是不可能找到那個正確的另壹半的。或者勉強和將就壹段關系度過余生。我們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妳是孤獨的,我也是孤獨的,妳我無限靠近,但並不能治愈彼此的孤獨。於是妳我對比真愛的概念,在無限靠近後選擇漸漸遠離,因為真愛是跨越年齡、相貌、宗教、性別、財富以及任何阻礙的。

相信單身的妳壹定會很苦惱,為什麽我總找不到真愛呢?有人認為自己是顏控,有人認為自己太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有人歸結為是三觀不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可能是妳沒有形成正確清晰的性觀,或者妳有正確清晰的性觀,但妳沒找到壹個性觀相符的人,而且妳是壹個本能控(我的意思就是妳可能不會由於金錢、社會地位等外部物質條件去選擇妳的伴侶)。弗洛伊德說性(Sex)是壹切的原動力,沒有性這個角色 ,人類自我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他提出性本能(這裏不是指Sex,而是Libido,中文翻譯是力比多,是由sex驅動的壹種能量)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的能量來源於本能,他的性學說認為人類的兩大基本本能為:①愛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與自體生存本能;②攻擊與破壞本能。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性欲本能其實在人的精神活動的能量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壹個例子,有時候父母或朋友給我們介紹了壹個表面看起來很合適的對象,所謂的條件還不錯,拋去妳可以說出的妳無法選擇他的原因比如他沒有房子,工作不夠穩定,他個子不夠高等,其它妳卻說不清楚哪裏不喜歡,這就是妳的性欲本能指導了妳的精神活動。

中國的人口基數龐大,我們通常會掉入壹種局限的擇偶觀,那就是我是個女的,我想找個男伴侶,或者我是個男人,我想找個女人。就比如現實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掉入壹個陷阱式的提問:妳覺得男女之間會有友誼嗎?通常答案有兩種:有,或者沒有。但我自己理解的答案是,有,僅限於男女之間沒有性吸引力或者杜絕了發生性活動的可能之後。

? 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認識到了人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變化的,比如我們常說三觀碎裂,是指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或者聽到誰說某某和某某三觀不合,我們不可能找到壹個完全三觀符合的伴侶,只能說大體上大概面上符合已經是很不錯的壹種狀態了。但是,我們往往在生活中發現這種狀況,有時候我們遇到壹個三觀基本或甚至大部分符合,當我們開始狂喜感謝上蒼這種遇見的時候,我們卻發現我和對方還是哪裏不合適,哪裏不對勁兒,哪裏還是有距離,那麽,這個時候其實可能就是性觀不合了。

性觀主要包括性觀念和性取向等壹切問題。性觀方面認知的不同以及彼此不和諧的遺憾,某種程度都可以通過情感、經濟、關心等其他方面來彌補,但這都不是解決方案。如何尋找和達到性觀的和諧將是另壹個討論的話題。 性觀和三觀壹樣,都是流動性的,變化的。因為人的成長過程是不斷有新的認知的。如果妳停止了新的認知,妳就喪失了好奇心,而除了libido之外,好奇心也驅動著這個世界。

中華性醫學詞典對性觀念的解釋為:系指社會的性意向,即社會人群對‘性’的心理傾向。包括對性的總的認識和看法,對性生理、性心理、性行為、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總認識和看法,如擇偶觀、戀愛觀、婚姻觀、性別角色、性與愛的關系、性體位、生育觀、老年人與性的關系看法等等。比如有人倡導婚後要對伴侶專壹認為出軌是不道德的,有人拒絕婚前性行為,也有人認為愛情是婚姻關系的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還有人喜好兩性中傳教士傳統的男上女下體位,這些都屬於性觀念的範疇。我們也可以大致理解成,我們通常會用“道德”去約束我們的性觀念。

然而,性取向卻是我們常常在擇偶中忽略的壹個重要問題,它不屬於道德範疇,我們不能用道德去簡單評價壹種性取向。我傾向於認為:性取向是天生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沒有區別,沒有高下貴賤之分。我們常常很容易識別對方的生物性別,英文是Gender,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對方是男是女,它是壹種社會屬性,壹種個人意識,自我認同。而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是每個人自我選擇,這種選擇成因很復雜,主要來自於染色體、荷爾蒙和基因等影響因素。在當今社會環境下,性別是壹種公開標簽,但性取向是隱秘的。簡單來說,Gender解決了我是男人還是女人的問題,sexual orientation回答了我喜歡男還是女的問題。但還有更復雜的情況後面的文章會進行探討。

? 我們通常看到由於社會經濟的急劇變化引起社會個體的三觀沖擊導致的擇偶難度加大甚至是婚姻制度不再像以前之穩定,社會個體的情感關系同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但隨著性觀越來越發達,我們隨即開始認識到性觀念的不同會導致擇偶分歧,這已經是壹大進步,但我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必須開始邁進壹個新的臺階,那就是開始清晰的認識和正視性取向的不同導致的擇偶問題、情感問題、社會倫理問題以及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