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漢語空間方位詞的語義認知分析]認知語義 漢語

[漢語空間方位詞的語義認知分析]認知語義 漢語

在人類與大自然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形成了空間方位的概念。它們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之壹。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體現了不同的文化風格。漢語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方位詞更是色彩繽紛的。本文對漢語方位詞的語義進行了認知對比分析,旨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空間方位詞,推進文化因素在語言學習和理解中的應用。

漢語 空間方位詞 語義分析 認知分析

漢語中的空間方位詞是我國特定的社會文化的產物。這些空間方位詞的語義表現出的異同也體現了語言使用者對空間方位的認知異同。本人做學校三助崗位的工作教流學生漢語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的壹道題:朗讀下列各組會話並指出說話人或話中人的位置。

(1)A:他上來了嗎?

B:還沒有呢。

(2)A:麥克從山上下來了嗎?

B:他還沒下來呢

(3)A:外邊太冷,快進屋來吧。

B:我不進去了,家裏還有事。

(4)A:林老師進教室去了嗎?

B:剛進去。

(5)A:妳爸爸回家去了嗎?

B:回來了

這些題考察的是留學生對空間方位詞的理解。空間方位是人類最直接的體驗方式。不同民族由於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思維方式,對空間方位認知模式既存在***性又存在差異,這必然會反映在各自的語言中。漢語空間方位詞是指漢語中專門用來表示物體空間方位和位置的壹類詞語。在自然語言中,用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並不能簡單地通過詞語本身的語法符號來作為唯壹的確定因素,空間方位詞的語義是依賴於語境的。要將自然語言轉換為圖形圖像系統輸出,則必須正確理解語句中空間方位詞的語義。

方位詞是虛詞,和實詞相比,它的意義比較空泛,但和其他虛詞相比,它的意義又相對較實。呂叔湘先生(1965)曾提出“定向性”與“泛向性”兩個概念,照我們的理解“定向性”是指方位詞的所指是它們各自的實際方位,而後者則不能從實際方位去理解,“泛向性”實際上也就是方位詞詞義的進壹步虛化,為了對“上/下”的方位實指義進行分析。我們首先看這二者的詞典釋義《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96)對“上”的釋義是“位置在高處的”;對“下”的釋義是“位置在低處的”根據釋義,不難看出“上/下”顯示著“位置高”和“位置低”的對立。以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這壹義基本語義基礎上的。先看下面幾個例句:

(6)幹脆不出門,悶了就獨自上山散步。(張其均,1995)

(7)這時,甘在華下車追趕並再次鳴槍警告。(“六個惡魔等待過堂”《重慶晚報》2003年10月16日第九版。)

(8)他病了幾個月,現在才能下地。(《現代漢語詞典》,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

“山(坡)”是訖點,主人公住處是起點。起點低,訖點高,是由低處到高處的運動。“車(上)”是起點,地面是訖點,起點高,訖點低,是由高處到低處的運動。“地(面)”是訖點,“床(面)”是起點,起點高,訖點低,是由高處到低處的運動。在這裏“上/下”分別表示上升和下降的運動,而這正是他們作為運動義動詞最基本的用法.

我們來看原型意義上的“上/下”。原型範疇(prototype)這個術語壹般可以用來指某種範疇的中心成員或中心成員群(the 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它是人們對世界類化(或稱範疇化)的認知參照點。換句話說,人類以原型為參照點認識世界並從認知上使其範疇化。在現代漢語裏,“上/下”這種標記空間關系的方位詞在言語中常以“X上/下”的結構出現,如“桌子上/下”“操場上/*下”“床上/下”“(字寫在)紙上/*下”“邊境線上/下”。按照認知語言學的解釋,空間概念的形成是人類最初的認知成果之壹。而建立空間範疇又是從認識人類自身開始的。王祥榮(2000)曾做實驗來探討兒童習得“上”“下”類方位詞的機制。文中指出,兒童在進行方位辨別時首先選擇自身作為參照基準,在成人的言語、動作雙重示範和不斷強化下,兒童通過自己的反復練習,逐步建立起方位“上”和擡頭這壹動作的有機聯系。作為生物個體,人可以把自身的軀體進行不同維度的切分――從垂直維度上分出“上/下”,從內包(封閉)維度上分出“/外”,從面與背的朝向分出“前/後”,從四肢的相對位置分出“左/右”(周統權2003)。顯然,我們的軀體就是壹種原型(客體原型),是我們賴以建立空間範疇的認知參照點。

再回到剛開始的留學生練習題。動詞“來”和“去”用在壹些動詞後作補語表示動作趨向。表示動作向著說話人或所談及事物的方向時用“來”;表示動作背著說話人或所談及事物的方向時用“去”。例如,上來吧(說話人在上邊);上課了,快進來吧(說話人在裏面);他回家去了(說話人在家外面)。但如果賓語是處所詞時,要放在動詞之後,“來/去”之前。例如:我到小趙家去了/我正好要下樓去/我們進教室去吧。賓語是表示事物的詞語時,可放在“來/去”之前,也可以放在“來/去”之後。例如,他帶了壹個相機來/他帶來了壹個相機。練習題中的第五題A:妳爸爸回家去了嗎?B:回來了。這個情況較復雜。我們可以設想媽媽在加班,爸爸已經回家了,然後媽媽給家裏打電話,兒子接到電話後的對話。所以A不在家,B和爸爸在家。

語言處理者可以通過參照點達成對目標的接觸,壹個參照點所可能建立起來的目標的總和構成領地。領地實際上就是壹個心理空間。我們可以用參照點對上述現象的使用作出解釋根據認知語言學的理想認知模式。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然後再到其他也就是說,以自身為參照點轉移到目標。通過對漢語方位詞的語義進行認知對比分析,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這些空間方位詞,並有助於推進文化因素在語言理解和學習中的進壹步應用。

參考文獻:

[1]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

[2]英和.認知發展心理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崔希亮.空間關系的類型學研究[J].漢語學習,2002,(1):1-8.

[4]趙世開.英對比語法論集.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