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皆生於不同世界,各有個人因緣,壹切善行眾生皆生於更好的世界。我們過去的世界更好,所以過去出生的人有更好的工作。同樣,佛周圍的人也有善業。但是隨著時間的進步,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健康,所以有好的事業或者深入佛門的人越來越少。時至今日,修行佛法,成為聖人,已經很難了。
法國時代晚期的概念可以在古代的阿迦瑪中找到。意思是人們總覺得佛教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永存。他們知道,佛入涅槃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少的人會對佛教充滿熱情,全心全意地去修行。今天看來,達到高級水平的人已經很少了。以前很多人都有可能把全部的生命和力量投入到修行中,離開社會,在寺院修行。今天很難找到壹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讓人修行,誘惑更多。
另壹方面,有人可能會說,只要有人勤於修行,有深厚的造詣,那對那個人來說就是佛法的時代了。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因為對於那個人來說,這是佛法的時代。
當然,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很多是沒有佛性和佛性的;即使在佛祖釋迦牟尼時代,世界上也只有少數人知道他,更少人知道和實踐佛教。對大多數人來說,既沒有佛,也沒有佛教。今天,世界上很少有人接受和實踐佛教。所以,並不是每個人的因緣都和佛教有關。
菩薩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幫助眾生,可能現在就在這裏,但是沒有善根的人是看不到的。再者,菩薩不僅限於地球和人類,還出現在許多其他世界。——摘自盛宴大師《禪的智慧》
相關書籍推薦:
啟蒙——閻正大師壹生的禪心
佛教的洞察力和修養
心的世界-佛教、心理學和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