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馬以驥:用好馬帶領馬群。比喻能者居先。
塞翁失馬: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壹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壹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殺雞抹脖:形容心裏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十羊九牧: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壹,無所適從。
殺雞取卵:卵:蛋。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壹樣。
聲色狗馬:聲:歌舞;色:女色;狗: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無恥的生活。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蛇蠍為心:蠍:壹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比喻再難的事,拼著壹死也敢幹下去。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束馬懸車: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殺雞焉用牛刀: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三馬同槽: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社鼠城狐: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裏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壹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鼠肝蟲臂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神龍見首不見尾: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壹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裏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士飽馬騰:軍糧充足,士氣旺盛。
山雞舞鏡: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十鼠同穴:比喻使集中在壹起,壹網打盡。
聲色犬馬:聲:歌舞;色:女色;犬: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無恥的生活方式。
鼠竊狗偷:象老鼠少量竊取,象狗鉆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鼠竊狗盜:象老鼠少量竊取,象狗鉆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使羊將狼: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生龍活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鼠竄狼奔: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死馬當活馬醫: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壹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手無縛雞之力: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駟馬高車:駟馬:壹車所駕的四匹馬。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也形容顯達富貴。
駟馬難追:壹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壹定要算數。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壹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鼠憑社貴: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鼠牙雀角:鼠、雀:比喻強暴者。原意是因為強暴者的欺淩而引起爭訟。後比喻打官司的事。
素車白馬:舊時辦喪事用的車馬,後用作送葬的語詞。
鼠腹雞腸: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四馬攢蹄:指兩手兩腳被捆在壹起。
司馬青衫:司馬:古代官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貶官為江州司馬。司馬的衣衫為淚水所濕。形容極度悲傷。
勢成騎虎:騎在老虎背上,要下來不能下來。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但迫於形勢,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鼠首僨事:壞了事情。比喻人辦事沒決斷,就象膽小的老鼠,在出洞時頭在洞口伸伸縮縮壹樣。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知的野心。
首鼠兩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時壹進壹退,不能自決;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右動搖不定。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殺雞取蛋:比喻貪圖眼前微小的好處而損害長久的利益。亦作“殺雞取卵”。
塞翁得馬: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塞翁之馬:塞馬。
散馬休牛:《書·武成》:“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後稱不興戰事為“散馬休牛”。
三言訛虎:猶三人成虎。
喪家之狗:失去靠山,無家可歸者或喪失了主子、惶張驚恐,無處投奔者
殺雞哧猴:見“殺雞駭猴”。
殺雞駭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
殺雞為黍:謂殷勤款待賓客。
殺馬毀車:《後漢書·周燮傳》:“扞馮良呴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後以“殺馬毀車”喻棄官歸隱。
善馬熟人:良馬與武藝精熟的勇士。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蛇食鯨吞:蛇食:像蛇壹樣吞食。鯨吞:像鯨壹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並吞弱者。
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醜惡,心術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蠍心腸:蠍:壹種毒蟲。有蛇蠍壹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蠍為心”。
身寄虎吻:謂把身子置於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神龍見首:清趙執信《談龍錄》:“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壹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壹爪壹鱗而已,安得全體?’”後以“神龍見首”指詩文跌宕多姿。
神龍馬壯:喻身體健壯、氣宇軒昂。
神龍失埶:喻失去權位。埶,同“勢”。
豕分蛇斷:比喻支離破碎。
豕虎傳訛:同“豕亥魚魯”。
事火咒龍:比喻荒誕不經之事。事火,指祀火為神;咒龍,指咒龍請雨。
屍居龍見: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屍而動如龍。
食馬留肝:《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於上前……於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
失馬塞翁: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傫如喪狗: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語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誌之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