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加油”這個詞源自那裏?

“加油”這個詞源自那裏?

奧運期間,響徹體育場館的“加油”聲使“加油”壹詞成為最富中國元素的文化或民俗符號,壹時間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廣泛關註。外國人的興趣點在於為它在西方語言中找到合適的對等詞,而大量中國人更關註此詞的詞源。壹個詞源學問題引起如此廣泛的關註,比較少見。對“加油”的詞源和使用進行壹些探討,對於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準確使用“加油”這—詞語,對於本國人了解漢語內涵的豐富性,都大有幫助。

“加油”***有兩個義項:1,動詞,添加燃料、潤滑油等;2,比喻進壹步努力,加勁兒。我們把第壹個義項的“加油”記為“加油1”,第二個義項的“加油”記為“加油2”。

外國人所理解的add oil或refuel對應的是“加油1”。不能涵蓋“加油2”。英文“go!go!go!”也無法準確對譯“加油2”,因為“加油2”有更豐富的語用信息,不但可用於文娛表演、體育比賽,而且在壹切需要鼓勵人奮起的場合都適用;既適用於口語,也適用於書面語。這些都是外國人不解之處,也是中國網友感受到漢語詞匯奇妙之處,它使中國網友對母語音律之優美、內涵之豐富產生出由衷的自豪感。

通過Google搜索,可以找到目前關於“加油”詞源的四種說法,主要有海外的意大利教練誤解賽車熄火說(1907年)、古代奧運會上運動員往身上抹油說,也有本土的劉伯溫與諸葛亮關於墓中長明燈的隔世對話說、1932年參加奧運的選手劉長春日記說。這些說法或為民間傳說,或為無證確考的揣測,虛構的成分比較大。1936年《大公報》中刊栽的“劉長春日記”中確有用例:

原因畢業考試壹個月,航海勞頓,缺少練習所致……設抵洛杉磯後再有壹星期之加油,或不至名落孫山。但顯然這並非“加油”的最早用例。

根據我們的考證,“加油”不是外來詞,而是漢語本土詞。

在《四庫全書》及“古白話漢語史語料庫”中測查“加油”,我們發現此詞在先秦兩漢無用例,在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加油膏”“加油絡”“加油麻”的用例,而真正表示添加油料的“加油”最早出現在北魏年間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

“煎”是油炸或炒,“消”是細斫的肉加油炒。(《齊民要術》卷八)

此例為“加油”首次作為相對獨立的組合單位使用,但要詞匯化成“加油2”,在意義上必然要發生比喻引申。

“加油”的比喻用法的最早用例出現在明代文獻中,依附於“火上加油”這樣的成語或俗語中。“火上加油”整體比喻在矛盾中增加激化因素,使事態更加嚴重,從而產生了“進壹步”“更加”的比較級意義。如:

這壹場罵,就是火上加油,激得只是氣沖牛頭,咬牙切齒,恨不得……(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第八十壹回)

這壹時期表達這壹隱喻意義的成語詞形還不固定,與“火上加油”***用的還有“火上添油…‘火上澆油”“如火加油”等。在元代還出現了“火上澆油”的用例:

妳只該勸妳那丈夫便好,妳倒走將來火上澆油。(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

而明代這方面的用例就更多了,如:

這個秦明,又是壹個性急的人,聽了這話,正是爐中添炭,火上澆油,拍馬向前,輪狼牙棍直奔將來。(《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老夫人仔細壹看。真個是火上添油,愈加焦躁起來。(明·金木散人《鼓掌絕塵》第二十四回)

在明代,已經發現了壹個“加油2”的用例。如:

皇上正玩得高興,旁邊還有壹隊擊鼓的小太監,不停地為他擊鼓加油。(齊東野人《武宗逸史》第三章)

從這個用例可以看出,“加油2”專門用於文體活動中鼓勁較早就出現了,比網絡上所傳西方汽車拉力賽的用例早了幾百年之久,而且此例表明“加油2”已完成比喻引申。俄羅斯語義學家提出了“語義集結”理論:詞A(詞義a)由於經常與詞B(詞義b)連用,逐漸吸收詞義b而獲得整個詞組AB的意義ab。“加油2”詞匯化的過程正是這壹原理的體現,它先是經過了“火上加油”的短語比附階段,“火上”為“加油”提供了鮮明的語境,只有在這個鮮明的語境下,“加油”才可能發生比喻用法,隨著詞頻的增加,並通過語義集結,逐步獲得了整個短語的“進壹步”“更加”的意思。“加油”的比喻義經過不斷抽象,其附加色彩也從“火上加油”的貶義、消極轉向了中性甚至褒義,自然也就獨立出“進壹步努力,加勁兒”的意思,這就是《武宗逸事》中的用例。

從詞頻上看,明清時期,“加油2”還很少獨立使用。以依附於短語和成語“火上加油”的用例居多,真正大規模使用是在五四運動後。由於當時提倡“我手寫我口”的文風,所以大量的口語詞、白話詞進入書面語。民國文獻中的“加油2”已經完全獨立成詞,詞義得到完全轉變,明確表達“進壹步努力”“更加努力”“鼓勁兒”的意思。“加油2”在國統區的語料中反映較少,國統區雖也提倡白話文,但語言文化的傳承慣性決定了文風的轉變是漸進的,國統區詞匯的文言度還是比較高的。在提倡文化普及以及文化為工農兵服務的解放區,“加油2”的使用較為廣泛,在1946年的《人民日報》中,除去8例“火上加油”、1例“怒火加油”用例。獨立的“加油2”用例有16個,如:

為使群眾翻身運動不致間斷,特號召大家加油繼續貫徹群眾翻身運動。(1946年6月1日)

加油幹吧!反動派不叫咱們消閑,蔣介石又飛到新鄉啦!(1946年6月14日)

今天是群眾翻身,我們演戲要為老百姓打氣和加油,我們對那些宣傳封建迷信的舊戲,要加以改良。(1946年6月21日)

1947年《人民日報》的“加油2”用例中,直接用在對話中的有47例,其中有很多都用於表決心、鼓勁這類口號語境。可見在1946年至1947年間,“加油2”作為口語詞在解放區已經非常普及,其“用作鼓勁的口號”的詞義非常明確。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加油1”的成詞時間不宜定得太早,因為《齊民要術》中的用例畢竟是孤例,那時的“油”也與現在的所指不同。在1947年版《國語辭典》、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漢語詞典》中,“加油”均為單義詞,釋為“猶言努力”,在1950年初版、1962年第七次修訂的商務版《四角號碼新詞典》中,此詞也為單義詞,釋為“特別努力”;在1973年版《現代漢語詞典(試用本)》中,此詞仍為只有義項2的單義詞。這表明作為添加燃料、潤滑油意義的“加油”在此時仍未成詞。機動車、機械在中國的普遍使用乃至深入到普通百姓階層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所以“加油”作為指稱機械設備使用、保養過程中常用操作行為的語言符號,其結合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從而完成了詞匯化。

“加油2”的詞匯化的完成應該是在明代,為文體比賽鼓勁的用法應該是最早起的,其義域比較窄,至於後來發展到用於壹切場合的鼓勁、激勵行為,則是壹種義域的擴大。這種擴大應該是在民國時期完成的。例如:

看到底誰能得勝,這才叫難能可貴!誰要是背地裏加油,誰就不算人!(老舍《趕集》,1934年)

老三,加油!(老舍《四世同堂》,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