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初出茅廬、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的意思。

初出茅廬、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獨木難支、回天無力的意思。

初出茅廬

解釋: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壹功。”

示例:那傻小子是“~”,我們準可以掃光他! ◎魯迅《仿惶·高老夫子》

近義詞:初露頭角、乳臭未幹、初露鋒芒

反義詞:老成持重、老馬識途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剛出道

才華橫溢

解釋: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示例: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

近義詞:才華蓋世

反義詞:才疏學淺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很有才華的人

料事如神

解釋:料:預料。預料事情象神仙壹樣準確。形容預料事情非常準確。

出自:宋·楊萬裏《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誌銘》:“公器識宏深,襟度寬博,議論施加人數等,料事如神,物無遁情。”

示例:我又不能~,除了硬挺之外,總不免要吃點小虧。 ◎清·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四回

近義詞:心中有數、先見之明

反義詞: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膽大心細

解釋: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出自:《舊唐書·孫思邈傳》:“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示例:以~勇猛靈活的戰鬥作風,炸死炸傷了幾百名敵人。 ◎峻青《不盡巨濤滾滾來》

反義詞:膽大心粗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鞠躬盡瘁(是這個)

解釋: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自:明·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示例:臣只有壹片愚忠,~。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近義詞:鞠躬盡力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含褒義

死而後已

解釋: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壹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示例:臣披肝瀝膽,尚不能補報皇上之恩。今奉詔命,敢不竭力盡忠,~。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近義詞:鞠躬盡瘁、摩頂放踵

反義詞:虛度年華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獨木難支

解釋:壹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壹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出自: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廈將顛,非壹木所支也。”

示例:屢欲思報此恨,為~,不能向前;今此來特假將軍之兵,上為朝廷立功,下以報天倫私怨。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

近義詞:力不從心、孤掌難鳴、回天乏術

反義詞:力挽狂瀾、砥柱中流、回天之力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比喻個人的力量單薄

回天無力

解釋: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轉極難挽回的時勢;無力:沒有力量。比喻局勢或病情嚴重,已無法挽救。

出自:清·馮起鳳《昔柳摭談·秋風自悼》:“後探得的耗,萬箭攢心,臟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術。”

示例:我家家傳將種,系出清門,先君愛國如焚,~。 ◎清·梁啟超《俠情記傳奇·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