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此頁面。本頁面主要內容是解釋成語的由來和出處,以及回答成語的含義是什麽,包括英文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全方位講解成語。如果在此頁面找不到內容,點擊頁面末尾返回百度搜索。
【成語解釋】焦慮:焦慮;公眾:公眾;好:偏好;正義:正義的行為。熱心公益;勇敢點。
【成語出處】錢清錢乙《錢穆齋的足跡》:“使熱心公益、仁義之人信之;而那些在乎錢的人就得聽。”
【發音】好;不能讀成“h m 4 o”。
【辨析】含義;不會寫“意義”
幫助他人,慷慨解囊。
【反義詞】唯利是圖,自私自利
【用法】用來稱贊那些熱愛公益事業,樂於助人的人。壹般用作主語、謂語和賓語。
【結構】組合式。
【辨析】見“見義勇為”(第486頁)。
【例】她~;願意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值得學習的。
熱心公益
百科全書解釋如下:
目錄?簡歷
?暗示
英漢詞典釋義
& ampgt & ampGt去愛詞霸英語看詳細解釋
簡介[返回目錄]
發音jí gōng hào yì釋義熱心公益,熱愛幫助他人。劉漢項《新序·節士》出處:《王有士說石奢,亦公義也》或者錢清·錢乙的《千木齋誌語》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他樂於幫助有困難的人。同義詞是樂於助人、慷慨大方,反義詞是唯利是圖、自私自利。作主語、謂語和賓語;熱心於公共福利;熱心公益;熱心於公共利益;準備為正義挺身而出
典故[回目錄]
臺北濟公好壹方
現位於臺北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濟公好壹坊,為清代三門四柱牌坊,中華民國國家三級古跡。
講習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表揚臺北市猛嘎(今)的貢生洪在淡水縣(當時負責全北省)捐地為科舉考試的學生建考棚。原址為西門町附近的十方街,於1905年被臺灣省總督府拆除,在現址重建。
石坊的橫匾上寫著建坊的過程:“福建省臺灣省巡撫劉銘傳寫道:臺北縣淡水縣同名貢生洪,捐地捐錢,供府城建棚處,符合建坊之例。他贊揚人民的善良,並以“急公利,為義”四個字來表明自己的印象。光緒十三年四月十六日,朱批請,禮部知之,尊之。光緒十四年建立。”
潮州公基易浩坊
濟公好壹房是在彩塘鎮華美鄉東塘橋旁,為戶長沈的祖父沈學全和沈的妻子沈所建。清朝光緒年間,直隸水災,戶長沈遵照祖輩“扶貧救災刻不容緩”的指示,捐銀1220兩,買衣1200件,在直隸發放。直隸總督李鴻章為了表現自己的善舉,不顧光緒皇帝,讓沈在家鄉建作坊,並“賜子‘急公好義’之言”。光緒批準紀念館建造壹個車間。
廣場始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完成於光緒十七年(1891)。它是壹座四柱三室的三層石牌坊,方柱上分別刻有“急公利,與人為善”四個字,分別為直隸總督李鴻章、義勇寺侯、兵部尚書梁。1987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378224.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48574.htm
百度搜索:“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