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由原詞中的詞或語素構成。
這兩個詞的縮寫如下:
文字改革→文字改革;掃除文盲→掃盲;人民警察→警察;僑務→僑務;清華大學→清華;人民公社→公社;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HKCSS;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CPPCC。
三個字如:年輕的少年→少年;供銷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北師大→北師大;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數學物理化學→數學物理化學;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文學代表大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 * *產生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共產黨宣傳部。
四個字,如:北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清華附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亞太聯盟。
五個字,如:歐洲經濟* * *同構→歐洲* * *同構。有些縮寫顛倒了全名的詞序。如:第壹女子中學→第壹女子中學;國營第三棉紡廠→國家第三棉紡廠。
②由* * *諧音和壹個從原詞中提取的數詞(或量詞)組成。如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三好;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四化;講究文明、禮貌、衛生、秩序、道德→五講;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四美;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三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百花齊放的方針;等壹下。
(3)由縮寫再縮寫。如四化→四化。
縮略語的結構通常與原詞相同。比如“中國* * *產方”是修飾關系,縮寫“中國* * *”也是修飾關系;“廠礦”是並列關系,簡稱“廠礦”;“掃盲”是動賓關系,簡稱“掃盲”也是動賓關系;“文改”是主謂關系,簡稱“文改”也是主謂關系。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有壹些變化,如“工業農業”是並列關系,而“工業農業”簡稱“工業農業”與“工農”是並列關系,與“工業”形成裝飾關系。
漢語縮略語是通過減少單詞中的音節而形成的。如攝像→攝像、勞動→勞動;天津→天津;浦口→浦。
過去,漢語中沒有所謂的首字母縮寫詞,這種詞是在作為文本輔助工具的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後才出現的,如GB(國家標準)和ZRG(中華人民共和國)。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許多語言中的縮略語越來越多。比如1版的《縮略語、縮略詞、縮略語詞典》1960出來的時候,大概有12000個詞條。1985第9版已突破30萬詞條。縮略詞本來是為了省時省力而出現的,但是快速增長的結果卻適得其反:大量的同形詞給用戶帶來了不便。例如,在英語縮略語詞典(1979)中,有17個TCC和9個TCC,但在縮略語、首字母縮略詞和縮略語詞典(1985)中,有144個TCC和56個TCC。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很多學科都出版了自己的縮略語詞典。比如《英漢電子技術縮略語詞典》(1981)、《英漢計算機縮略語詞匯》(1982)、《英漢工程技術縮略語詞典》(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