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中國草書分為哪幾種書法形式?

中國草書分為哪幾種書法形式?

草書分三大類,壹是章草,二是今草(又稱小草),三是狂草(又稱大草)。

1、章草:章草基本上也是筆畫很少相連的字體,但其筆畫已經形成呼應狀態以使書寫快捷流暢。此時的草書意態豐富,不拘繩規,有的還帶有原始篆隸筆意,在用筆上講究簡潔明快,尚無過多的裝飾性筆畫,對運筆的節奏尚未進入程式化的要求。

2、今草:今草是指以二王為代表的東晉草書。是在漢章草及竹木簡草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書寫方法。已經將篆隸筆畫基本剔除掉,而以新的流暢自然互相呼應的筆畫來完成的書寫。講究用筆的裝飾性,使字更加富有節奏韻律,並逐漸形成程式化的用筆法,成為後世的典範。

自此,中國書法到達最高鋒,後世全在二王的籠罩下生活,並分化出壹些分支。分析今草用筆與書寫方法也成為後世世俗化的壹種手段,因為豐富的中國書法被定義化了,因而也失去了其盎然的青春氣息,走向更加貴族化、符號化,被賦予更多的貴族人文情懷。

3、狂草:是在唐朝張旭懷素的帶動下,逐漸走入人們視野的壹種風格化的今草樣式。更早,來自於漢朝張芝,但真正張芝的作品可能都是偽作。

不過,二王的草書從張芝吸取了很多營養,尤其是王獻之從張芝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他打破他父親的基本字字獨立的今草樣式,將字字獨立的易閱讀性易為更多的字組組合,使整篇文字密不可分,增強了章法的流暢與關聯性,使草書走向壹筆書。

之後,到了唐,旭素則誇張之,並將運筆基本變為中鋒完成。之後的黃庭堅、王鐸、傅山等等更延展之。

擴展資料

草書藝術的欣賞標準:

1、線條美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尤其是草書的線條,更具有明顯的特點。它不僅有形狀上的區別,方向上的不同,而且還有疾澀、潤燥、扁圓、質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異。草書藝術線條的千奇百怪、變化莫測,最能表現出壹個草書家微妙的內心感受。

歷代書法家特別註意線條的主次對比,並往往將最能表現書者個性的筆畫作為“主筆”以展示特有的美感。如顏真卿飽滿的懸針豎,黃山谷壹波三折的長橫和大捺,米芾別致的豎勾等。此外還有大小、縱橫、向背、偏正、疏密、粗細、濃淡、方圓等多種對比手法。

2、結構美

對結構的欣賞,壹般的理解常常是結構是否整齊,是否符合於平衡對稱的要求,實不盡然。平衡對稱固然是壹個基本要求,但結構美更註重平衡對稱中又有變化,而且其變化是否有所創新,不落俗套。

成功的草書藝術結構,既合乎平衡對稱,各部份對比照應;又有長短、大小、闊狹、疏密、橫直……種種富有新意的變化,從而形成壹個多樣統壹的和諧。

3、章法美

章法就是壹幅作品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是否疏密得當,大小相宜。壹幅章法講究的草書作品,則能表現顧盼有情、精神飛動、全章貫氣的藝術效果。

4、墨韻美

草書藝術主要以水墨線條表現其美。壹幅作品有無神采,要看運墨是否靈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濃淡、輕重、枯潤、明暗、薄厚、清濁等不宜完全壹樣。

5、意境美

在欣賞了筆墨結構章法之後,仍須進壹步去把握整幅作品所特有的意境美。草書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現出作者在精神、審美、風格,及對欣賞者產生的感染力的藝術境界。

百度百科-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