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發揚的同義詞_近義詞_反義詞_字詞解析

發揚的同義詞_近義詞_反義詞_字詞解析

 發揚的近義詞/同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闡揚、進展、發展、闡發

 同義詞:發達、弘揚、發揮、表現

 反義詞:抑制

 發揚在漢語詞典的解釋:

 1. 奮發,奮起。參見「發揚蹈厲」。

 2. 煥發。

 ●《禮記?禮器》:「德發揚,詡萬物。」

 ●《呂氏春秋?過理》:「容貌充滿,顏色發揚。」

 ●《北史?齊紀中?顯祖文宣帝》:「神武以帝貌陋,神彩不甚發揚,曾問以時事,帝略有所辨,儻語壹事,必得事衷。」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披心而噭,其聲昭明,精神發揚,漸不為強暴之力,譎詐之術之所克制,而中國獨何依然寂漠而無聲也?」

 3. 宣布;宣揚。

 ●《漢書?薛宣傳》:「﹝王莽﹞發揚其罪,使使者以太皇太後詔賜主藥。」

 ●唐韓愈《賀冊尊號表》:「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發揚鴻休,膺受顯冊。」

 ●金王若虛《王氏先塋之碑》:「王氏之善慶,既當為之發揚,而參謀君孝德始終,尤不可不紀。」

 ●明唐順之《與華郎中補庵》:「雖兩君不以余諉,而余固樂為之役也?但筆力凡駑,不能發揚盛事以風厲世人,是可愧耳。」

 4. 揭發;揭露。

 ●《漢書?王嘉傳》:「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

 ●《後漢書?孔融傳》:「《春秋》魯叔孫得臣卒,以不發揚襄仲之罪,貶不書日。」

 ●《資治通鑒?唐則天後垂拱四年》:「象賢臨刑,極口罵太後,發揚宮中隱慝,奪市人柴以擊刑者。」

 5. 引薦;起用。

 ●《後漢書?樊準傳》:「臣愚以為宜下明詔,博求幽隱,發揚巖穴,寵進儒雅。」

 ●唐王建《送張籍歸江東》詩:「所念俱貧賤,安得相發揚。」

 ●唐黃滔《趙起居啟》:「滔二紀飄零,三朝困辱,若不仰投門館,虔佇發揚,則永攜疑玉以汍瀾,長伴啞鐘而泯默。」

 ●康有為《大同書》丙部:「皂隸雖役於官,然力抑其進上之途,則彼愈無發揚之望。」

 6. 散播。

 ●晉成公綏《嘯賦》:「隨口吻而發揚,假芳氣而遠逝。」

 ●唐歐陽詹《律和聲賦》:「可謂我詠斯暢,我律斯藏,發揚六氣,孕育群方。」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尖巧新穎,病在輕薄;發揚暴露,病在淺盡。」

 7. 猶抒發。

 ●宋歐陽修《鳴蟬賦》:「或吟哦其窮愁,或發揚其誌意。」

 ●章炳麟《辨詩》:「韻語代益陵遲,今遂塗地,由其發揚意氣,故感概(慨)之士擅焉,聰明思慧,去之則彌遠。」

 8. 指闡發。

 ●金王若虛《<道學發源>後序》:「自宋儒發揚秘奧,使千古之絕學壹朝後續,開其致知格物之端,而力明乎天理人欲之辨。」

 ●明胡應麟《詩藪?宋》:「﹝朱元晦﹞於騷則註釋靈均,於賦則發揚司馬。」

 9. 發展;提高。

 ●宋曾鞏《代人祭李白文》:「意氣飄然,發揚儔偉,飛黃駃騠,軼群絕類。」

 ●魯迅《偽自由書?「多難之月」》:「但?五四?是新文化運動的發揚,?五五?是革命政府成立的佳日。」

 ●周恩來《我的修養要則》:「適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

 ●秦牧《藝海拾貝?鮮花百態和藝術風格》:「從歷史上的這些例子,可見某個人的寫作特點發揚到了壹定的高度,就必然形成風格。」

 10. 高昂;激揚。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後武王伐紂,前歌後舞,添弦壹根,激烈發揚,謂之武弦。」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平、上、去、入四聲,惟上聲壹音最別。?填詞者每用此聲,最宜斟酌。此聲利於幽靜之詞,不利於發揚之曲。」

 ●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壹認真,便容易趨於激烈,發揚則送掉自己的命,沈靜著,又嚙碎了自己的心。」

 11. 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達出來。

 ●《太平廣記》卷二六○引唐胡璩《譚賓錄?崔損》:「唐崔損性極謹慎,每奏對不敢有所發揚。」

 12. 把內在的性質或能力表現出來。

 ●毛澤東《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今秋如能檢查減租政策的實施程度,並實行徹底減租,就能發揚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加強明年的對敵鬥爭,推動明年的生產運動。」

 ●毛澤東《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幹問題》:「希望各地同誌根據這裏所說的原則方針自己去用心思索,發揚自己的創造力。」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那裏,既能夠發揚火力射殺敵人,又有利於出擊沖鋒,還可以急速撤退轉移。」

 13. 猶言悠揚地吹奏。

 ●《太平廣記》卷二○四引唐袁郊《甘澤謠?許雲封》:「﹝笛﹞凡發揚壹聲,出入九息?其已夭之竹,遇至音必破。」

 ●《宋史?樂誌八》:「黝牲純潔,絲竹發揚。」

 14. 猶發達。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壹幕:「室內陳設,都是極精致極名貴的,壹望即知是個世祿之家;而且正在發揚的時候。」

 參見「發達」。

 用發揚造句

 1、學習上,我們應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2、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做母親的學問,就在於懂得默默無聞地、不為人知地發揚自己的優點;她從不炫耀自己,卻時刻忠於自己的事業,每做壹件小事都表現出她的美德。

 4、我們應當繼續努力,發揚成績,克服缺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乘勝前進。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固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周恩來

 5、人生要有意義只有發揚生命,快樂就是發揚生命的最好方法。

 6、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7、我們大多數人的缺點,就在於壹心想在俄頃間就成大事,其實事情是在逐漸去做的,我們不停的用功讀收自修,就能逐漸地推行我們知識的地平線,在切實職業中發揚作用。

 8、團結就是力量,聯合就有優勢。願人們更明智地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在積極競爭的同時,發揚光大團結協作的精神。

 9、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