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30個有意思的歷史典故

30個有意思的歷史典故

很多事情我們習以為常,但卻不知來源,下面壹起來看看以下這30個有意思的歷史典故,也許您會漲知識

1、為什麽男裝紐扣在右,而女裝紐扣在左呢?

紐扣最初問世時,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釘紐扣。按當時的風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則由仆人幫穿。女士襯衣上的扣子釘在左邊,極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們(現在方便男人脫)。男士襯衣的扣子在右邊,除了自己穿衣服,還因為用右手方便拔出掛在左腰的佩劍,這樣就不容易被襯衫兜住。

2、為什麽是上廁所、下廚房?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五行,五行分別對應五個方位。古代廁所建造在北面偏東的位置,廚房要建造在南面偏東。去南方時,習慣說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時,習慣說北上(北上抗日)。當要去廁所時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說上廁所。當要去廚房時,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說下廚房。

3、俗語為什麽是不三不四?

古人稱天為壹、地為二。所以天地相加為三,三即成為整體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對於四則稱之"周全",亦有稱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剛、四大家、四體、四藝、四書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為不端的人統稱為"不三不四"。

4、佛家弟子為什麽都姓釋?

釋姓是漢人姓氏之壹,壹般為漢傳佛教出家人統壹使用之姓氏,並未收錄於《百家姓》中。中國出家人以釋為姓,始於道安禪師。佛教初期魏晉沙門,以師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為,根本道師乃釋迦世尊,故"以釋命氏",後來他譯《增壹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稱釋氏"之語。

5、十二生肖為什麽沒有貓?

有民間神話傳說用"鼠騙貓"的說法來解釋這個問題,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古時無貓,貓原產於埃及,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由唐三藏從印度帶回(其實是漢朝)。所以貓在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論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經有了老虎這只大貓,所以小貓就不用值班了。

6、回復姓氏為什麽要免貴?

在夏商周之時,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通誌·氏族略》有雲:"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統壹以後,姓氏合二為壹。因姓氏還是貴者,所以往往要問"貴姓",而有人問"貴姓",才能回答"免貴姓某"。當然,如果妳姓張和姓孔,妳就不需要回答免貴了,因為這是老天爺和孔聖人的姓噢。

7、諾貝爾獎為什麽沒有數學獎?

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獎勵那些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發明或發現"。他不認為數學是人類可藉以得益的實踐科學,因而數學被排除在諾貝爾獎之外。其實是諾貝爾曾向壹位女士求婚,而她卻嫁給了名叫米泰萊弗勒的數學家,還***同欺騙了諾貝爾,諾貝爾終身未娶,他恨數學啊。

8、本命年為什麽要穿紅?

風水位理學認為,逢本命年時,生肖守護神要去天庭參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述職,這時對人的保護就會減弱,妖魔邪祟就會乘虛而入,紅色能夠去災辟邪。這與"過年"貼春聯的來歷也有關聯,所以人們用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來去災辟邪,後來被人們發揚光大,連內褲襪子都要紅色。

9、百家姓開頭四姓為什麽是“趙錢孫李”?

明清文獻記載,《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壹位吳越地區的儒家學者最先編輯。所以他用了當朝皇帝的姓氏為第壹姓;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孫"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後唐皇帝李後主的姓氏。這就是《百家姓》開頭四姓"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

10、犬子的來歷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但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便爭相效仿,謙稱自家兒郎,用上了"犬子"壹詞。那麽龜兒子呢?

11、二百五的來歷其壹

蘇秦壹直努力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史稱"六國封相"。但蘇秦在齊國的時候被刺客殺了,齊王為了抓出刺客,特貼出告示,聲稱蘇秦為大內奸,刺殺蘇秦者賞金千兩。告示壹出,立刻有四個上鉤,聲稱是自己所為。齊王正恨刺客牙癢,怒:千兩黃金每人二百五,順便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12、過年為什麽要給孩子壓歲錢?

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壹筆錢財。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此事後,就賜予南陔壹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13、中國人為什麽把說大話叫吹牛?

從前宰羊時放完血,屠夫會在羊的腿上割開壹個小口,把嘴湊上去使勁往裏吹氣,直到羊全身都膨脹起來,用刀輕輕壹拉,皮就會自己裂開。這叫吹豬或吹羊。如果誰要說可以把牛皮吹起來,那就是說大話了,因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堅韌,根本吹不起來。所以"吹牛"就是說大話的代名詞!

14、宰相肚裏能撐船的來歷

宋時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續娶了壹妾名喚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與年輕仆人私下約會。王安石知道後,本來火冒三丈,但壹忍再忍,幹脆在中秋節對詩的時候,誘使姣娘講出實情,但姣娘壹句"宰相肚裏能撐船"讓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賜銀千兩,送姣娘與仆人成婚。

15、為什麽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聖經《舊約》:挪亞後有個叫亞伯拉罕的閃族人,他99歲得壹子。壹天,耶和華突然降臨,要他殺子以撒獻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隨父親上山,亞伯拉罕準備好壹切,正將兒子放上祭壇欲動刀時,天使飛來拉住其手,不準他殺子,告訴他只是耶和華的考驗,並改用羊來做為祭品。這就是替罪羊的來歷

16、拍馬屁是怎麽來的?

壹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壹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壹番。

17、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來歷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壹個小茶館。知縣白老爺是壹個貪財好利的主兒,經常來白吃白喝。雖然父子倆受不了,有氣,但也沒辦法。有壹段時間老掌櫃病了,小掌櫃司爐掌壺。等老掌櫃病好以後,發現縣太爺再沒來了。問其緣由,小掌櫃壹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18、為什麽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漢朝,長安街上有個夫妻開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風情萬種,人稱"豆腐西施",為招徠顧客,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板娘調情,趁付銅板時摸摸老板娘的纖手等。後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19、孺子牛的來歷?

齊景公非常疼愛庶子荼,有壹次齊景公和荼在壹起嬉戲,竟然口裏銜根繩子,讓荼牽著走。不料,兒子不小心跌倒,把齊景公的牙齒拉折了。齊景公臨死前遺命立荼為國君。景公死後,陳僖子要立公子陽生。齊景公的大臣鮑牧對陳僖子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

20、為什麽高貴的女婿要叫金龜婿?

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唐初規定,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魚符以不同材質制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能佩戴金龜(或金龜袋)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21、智囊壹詞的來歷

戰國時期,秦惠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長,因戰功封為嚴君。秦武王時,與甘茂分別為左右丞相。公子疾為人滑稽多謀,但因患癭疾,頸前長了壹個大囊腫,被秦人戲稱為"智囊"。"智囊"壹詞後來逐漸轉意,由指人身體上的囊腫,變成指聰明的人。

22、為什麽富家子弟叫紈絝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謂裳就是大裙子。壹走,兩腿呼呼進風。有錢人為保暖,兩條小腿各套上長筒襪,這種襪子叫"絝"。更有錢人用細滑的絲織品做襪子,就叫"紈"。西漢宮女穿"開襠褲"說的就是這種襪子(那時候沒內褲)。這也是"紈絝子弟"壹詞的由來。

23、為什麽要把男寵叫面首?

南朝時,劉宋前廢帝劉子業繼位後,大肆禍亂宮闈。不僅霸占自己的親姑姑,而且強令內侍當眾非禮各叔王的妃子、公主。劉子業的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有樣學樣,請求劉子業賜了自己30個"面首"。面:即面貌漂亮。首:即頭發烏黑,說這樣的男子腎強。從此,面首就確定為男寵代名詞。

24、男女之事咋稱“桃花運”?

桃花運曾有朝代認為是女子涉淫行為,但是《詩經》中有壹首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描寫的卻是女子出嫁時的美好情景。又有《周易》裏"子午卯酉"是地支中代表"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的,當"四象交會"

桃花會盛開,此時求感情最好,因此人們把愛情稱作"桃花運"。

25、壹天三餐制是怎麽來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壹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壹日三餐為兩餐"。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壹頓晚飯。

26、為什麽要用豎中指罵人?

"豎中指"最早出現在英法百年戰爭末期。英國弓箭手讓法軍損失慘重,法軍發誓在擊敗英軍後,將英軍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斬斷。但結果法軍慘敗。在法軍撤退時,英軍弓箭手紛紛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們依然存在的中指。這壹侮辱性的手勢迅速在西方國家"走紅"。

27、壓箱底是什麽東西壓了箱子底?

中國古代有壹種性教育工具是"壓箱底"。它是壹種瓷器,有的比拳頭還小壹些,外形多作水果狀,有蓋,內藏壹對呈交合狀的男女。平時,人們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兒出嫁前,母親把"壓箱底"取出來,揭開蓋以示女,讓她體會"夫妻之道"。

28、為什麽是不為五鬥米折腰?

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壹天,碰到潯壹陽壹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壹陽壹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就栽贓陷害。縣吏說:“我們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

於是,陶淵明在出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後,就離開衙門,收拾行裝,返回家鄉,從此過起隱居生活。對於官壹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反而有壹種重獲自壹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過著世外桃源壹樣的清閑生活。

29、和尚姓釋?

為什麽出家人都姓釋?這是從東晉時代,有壹位叫道安法師,這個人開始的。

有壹次,襄陽地方的壹位名士習鑿齒,到了檀溪寺,專誠拜訪道安法師,寺僧跑去報告,正是道安法師問著誰人來訪的當兒,習鑿齒已經來到他的面前了,隨口代寺僧回答說:「四海習鑿齒!」道安師聽了,也就不慌不忙,毫無思索的含笑應聲說:「彌天釋道安!」這是壹副對得很工整的對聯,雖然出語淺顯,含義卻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聯。由此開始,以後的出家人就不再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釋迦牟尼佛的釋姓了。後來道安法師提議出家人應該都跟隨佛而姓釋。當時還有很多人不滿,再後來《增壹阿含經》譯出,經中果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壹時大眾驚嘆。

30、為什麽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漢明帝時,東漢名將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意欲聯合西域各國***同抗擊匈壹奴壹。剛到鄯善國時,鄯善國王款待十分周到,後來卻忽然改變了態度。班超猜想壹定是北匈壹奴壹也派來了使臣,他們從中作梗,使得鄯善王不知所從的緣故。

班超當即把隨從官兵召到壹起喝酒,趁大家酒勁正濃,說道:“現今大家和我壹起都身在異國,本是想立大功,以求發達。可匈壹奴壹使臣來到這裏沒有幾天,鄯善王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說不定哪天他會把我們送給匈壹奴壹,那我們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說該怎麽辦?”部下們都說:“在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馬您調遣!”於是,班超提議道:“不入虎壹穴壹,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壹奴壹使臣大營,使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馬,然後趁亂消滅他們。只有這樣,鄯善國才會壹心壹意歸順漢朝。”

就這樣,班超率領36人,壹舉拿下匈壹奴壹軍營,鄯善國舉國震驚。果如班超所言,匈壹奴壹來使被殺後,鄯善國與漢朝正式建立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