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靜而後能安”究竟應如何理解?

“靜而後能安”究竟應如何理解?

《大學》開宗明義,講人生的大道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中“靜而後能安”壹句,有的書解釋為“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究竟對不對呢?

“靜而後能安”是先靜後安,那麽“靜”和“安”在古代意思肯定是不壹樣的。它們各是什麽意思呢?

現代漢語中有“安靜”壹次。《現代漢語詞典》對其解釋為:①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如,病房裏很安靜。②安穩平靜。如,孩子睡得很安靜,過了幾年安靜生活。從這個解釋中,我們看不出“安”和“靜”之間區別的蛛絲馬跡。

《古代漢語詞典》對“靜”字的解釋之壹為:平靜。結合《現代漢語詞典》對“平靜”壹詞的解釋(心情、環境等沒有不安和動蕩),“靜”應該是壹種內在的、精神的、看不見的狀態,可以解釋為:心地寧靜。

《古代漢語詞典》對“安”字的解釋之壹為:安穩,穩定,並舉例:安如泰山。可見,“安”表示的是壹種外在的、像泰山那樣看得見的安穩狀態。而“安”作為與心地寧靜相對的外在狀態,表示的就應該是壹種身體的狀態了,可以解釋為:身體安穩。

這樣,“靜而後能安”就可以翻譯作:心地寧靜才能身體安穩。我們今天常說的心靜則身安,心靜才能坐得住,就與“靜而後能安”的意思非常壹致或接近了。

三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嵇康在其著作《養生論》中說:“精神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昏於上,而國亂於下也。”這段話中的“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是說,內在的心神如果躁動不安,不能做到寧靜,外在的身體就會喪失常態,呈現不安穩狀態。這恰恰從反面說明了“靜而後能安”的道理。

蘇洵《權術·心術》中“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就是做到“靜而後能安”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