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太平丸簡介

太平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文獻3概述4方藥太平丸十藥參術4.1太平丸別名4.2組成4.3制法4.4用法用量太平丸4.5功能主治5《鏡月全書》第51卷方鑫八陣太平丸5.1組成5.2制法5.3適應癥5.4太平丸用法用量5.5應用6方藥6.3制法6.4引自《秀月十藥參術》 適應癥6.5太平丸用法用量6.6節選7《古今醫學全集》第35卷太平丸7.1引自《太平惠民和濟局方》, 7.2適應癥7.3太平丸用法用量7.4制備方法8越秀《魯班經》引自老鄭石《沈瑤疏》(見醫方集(卷150)方誌太平丸8.1別名太平丸8.2組成8.3功效主治8.4太平丸用法用量8.5制備方法8.6註9太平丸9.1組成9全國中醫方劑(沈陽方)。 2功效主治9.3太平丸用法用量9.4制備方法9.5用藥禁忌10參考附件:古籍中的太平丸*太平丸藥品說明書1拼音tài píng wán

2英文參考和平丸[湘雅醫學詞典]

概述太平丸是方劑的名稱,同名方劑約有六種。

4.太平丸,十味藥的處方,4.1,別名寧搜金丹[1]

4.2由天冬、麥冬、知母、貝母、款冬花、杏仁、當歸、熟地、生地、黃連、阿膠珠、蒲黃、京墨、桔梗、薄荷、白蜜和少許麝香[1]組成。

4.3這種藥是細粉。白蜜先加入銀器,再將所有藥物煉好後加入,攪拌後點燃。麝香微煮兩次制成藥丸,大如彈珠[1]。

4.4太平丸的用法用量每次服壹丸,飯後將薄荷水煎溶化,每日三次;平臥時,若痰多,先服麥芽糖混沈香消食丸,再服此藥[1]。

4.5功能主治太平丸,十藥腎俞方劑,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血的作用。治久咳,肺痿,肺癰[1]。

5《凈月泉·舒欣防八珍》卷51太平丸5.1由陳皮、厚樸、木香、烏藥、白芥子、豆蔻、三棱、制莪術、幹姜、皂角、澤瀉三錢組成[1]。

5.2制備方法是藥為細粉,另壹錢為巴豆(沸水去心去膜)。煨好後取出研末,加入此湯與前藥研末均勻。蒸糕糊是藥丸,綠豆大[1]。

頂端在最後是好的。巴豆(沸水湯浸泡去皮)1元,1碗水小火煮至半碗。把巴豆撿起來,用研缽研磨得很細,還是把湯攪拌好再研磨均勻。然後量好藥量,泡在蒸餅裏,搗爛。藥丸之前的藥有綠豆那麽大。

5.3適應癥:太平丸合《凈月泉舒欣方八珍》51方,用於治療胸脘脹痛、痞滿、積食、積氣、積血、氣疝、血疝、實痛、隱痛[1]。

5.4太平丸的用法用量是每份三到五分,甚至壹錢,如果是用白水處理的食物;女方血氣痛,紅花或當歸湯送下;氣痛,陳皮煎送下;疝氣,茴香湯送下來;感冒,生姜煎服送下;如果要拉肚子,就要趁熱喝姜湯,沒有好處再喝。麗都會停喝壹兩口涼水[1]。

每次消費3分或者5分,甚至1的錢,都可以隨湯送。傷寒凝滯之處,以此湯送之;女方血氣痛,紅花湯或當歸湯送下;氣痛,陳皮湯送下來;疝氣,茴香湯送下來;涼了,姜湯送下來;想拉肚子的,用熱姜湯送1錢,無益再服;多麗都,用12口涼水。

5.5如果要嚴格使用,必須用巴豆2元。

⑥《越秀魯班侯景錄》引自《十藥腎書》中的太平丸。6.1太平丸的別名“化太平丸”(《壽世保元》卷四)。

6.2處方麥冬、麥冬、知母、川貝、款冬花、杏仁各90克,當歸、生地、黃連、阿膠珠各45克,黃浦、莫箐、桔梗、薄荷各30克,白蜜120克,麝香少許。

6.3制備方法為細粉。用銀器先加入白蜜,再加入煉制後的所有藥物,攪拌均勻,然後上火,加入麝香,熬兩三次,藥丸可大如彈珠。

6.4主要功能是清熱潤肺,化痰止血。治療勞累過度引起的久咳、肺痿、肺癰。

6.5太平丸用法用量壹日三次。吃完後把薄荷湯倒進喉嚨裏,細細咀嚼1粒,口水都送下來了。如果痰多,先吃100片焦糖消食片,再吃這個藥。

6.6摘自《十藥神書》(選自《醫方集》卷150)。

7.《古今醫藥全集》第35卷引自《太平惠民和濟局方》太平丸7.1,由黃連(用山茱萸炒,但不去山茱萸)和白芍(炒)各壹半組成。

7.2《古今醫學全集》第35卷註明的太平丸,主治腹瀉。

7.3太平丸用法用量口服。

7.4制作方法為粉劑,老米糊為丸劑。

8《越秀魯班經》引自《臨產證十藥全書》(見醫方集第150卷)方誌平丸8.1太平丸的別名:舒化太平丸、寧搜金丹。

8.2由天冬、麥冬、知母、貝母、款冬花、杏仁、當歸、地黃、黃連、阿膠、蒲黃和莫箐組成。

8.3功效太平丸,引自《臨產十藥》(見《醫方集》卷150),主要用於《越秀魯班經》,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主治:勞嗽、肺痿、肺癰。

8.4太平丸用法用量:壹日3次。吃完後煎服薄荷湯,倒入喉中。咀嚼1藥丸,然後用唾液送服,溶解,睡前使用。如果痰多,先用100塞糖吞服,即嚼此丸,仰睡,使藥流入肺竅,則肺清潤,咳嗽也除。

8.5制備方法如下:將藥物按通常方法精制,非常細,混合均勻。但是,使用1藥丸。先加入白蜜煮熟,再將所有藥物混合均勻。然後點火,加入麝香,微沸23次,即可制成藥丸,如彈珠。

8.6註:益化太平丸(《手氏寶源》第四冊)和寧嗽丹(《陳修園十藥參書註本》)。此方在《北京中醫方劑學文選》中命名為“寧搜太平丸”。

9太平丸9.1國家中醫方劑(沈陽方)由膽南星、木香、阿莎麗、羌活、硼砂、冰片、蟾酥、沈香1、檀香1、香櫞1組成。

9.2《全國中醫處方集》(沈陽方)中註明的太平丸功效為活絡止痛。主治:風寒流行性疾病,四季胃腸脹痛;孩子癲癇發作,胸腔和膈肌打不開,痰多意識模糊暈厥,所有的流行病都會發生。

9.3太平丸用法用量:每服5分,開水沖服。

9.4制備方法是將冰片和蟾酥分別研細,其余研成極細末,用水泛丸。

9.5用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