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把“心”帶回學校
許智雲老師說,因為近壹個月的寒假,加上春節的慶祝活動,相對於學校生活來說是比較松散無序的,所以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學習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
新學期開始了,端正學習態度尤為重要。只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主動學習;妳要知道妳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不能輕易放棄。正確的學習態度來源於強烈的自我認同。只有認識到我需要學習,認識到我好好學習是有意義的,我才能形成穩定良好的學習態度。
學習心理學,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尤其是基礎差的同學,因為學習的任務重,難度大,不要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知難而進,堅信自己是最棒的,最有前途的。
吃飯時間要固定。
飲食習慣方面,要固定時間。許智雲老師說,因為寒假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吃零食喝飲料都很方便。有的同學早餐很隨便,吃的時候不要吃。壹旦他們餓了,他們會馬上吃東西。開學了,妳壹定要註意改變這種飲食習慣,因為上課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在店裏買菜,對吧?因此,學生必須糾正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第二件事:調整作息規律
盡快收聽學習頻道。
振作起來,迎接新的學習任務
許知雲說,要改變不健康無序的作息習慣,要精神飽滿。受寒假生活的影響,做事的效率會低很多,因為對時間沒有太多嚴格的要求,比如做壹張試卷。如果是在課堂上測試,學生可能會因為時間有限而高度集中,這樣完成速度會更快,質量會更好,假期也會相對悠閑。因此,在開學的最初幾天,學生們應該盡力振作起來,以旺盛的熱情迎接新學期和新任務的挑戰。無論是讀壹篇文章,背壹些英語單詞,還是完成壹張數學試卷,都要有意識地按照課堂的效率或中考、高考的要求去做,以逐步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生活和緊張繁重的中考、高考學習任務。
積極參加班級活動。
新學期,不能再延續過去的被動狀態。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參加壹些集體活動,如主題班會、討論課、學校和社區活動、運動會、娛樂活動等。我們不僅要積極參與,而且要盡力而為。這不僅是展示自己,融入班級群體的大好機會,也是培養自己興趣愛好,發展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
第三件事:規律的學習方法
踩對節奏,主動學習
劉景海老師說,開學第壹周,學生首先要安排時間“溫故而知新”。比如復習上學期學過的英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律,喚醒儲存在大腦中的記憶;要按時調整生物鐘,盡快起床、睡覺、吃飯,配合壹定的體育活動;第三,提前制定壹個可行的學習計劃,這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必須主動學習和探索方法:
學會預習,主動出擊。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要學的東西有壹個初步的了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的聽課,尤其是自己學不懂的東西,更要註意老師的分析和推理,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預習時,要養成“無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課文中的重點知識點和知識結構做壹些筆記,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習的印象,也能為以後的學習積累信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預習的時間和科目可以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基礎薄弱的科目要堅持課前預習,這樣上課時基本可以有的放矢,爭取學習主動權。
學會聽課,保證效率
上課時間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上課的效率很高,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方法越多,學生就可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做習題是壹種愉快而成功的體驗。但有些同學上課時有以下不良傾向:壹是自以為聽懂了,走神了;第二,遇到困難不理解,緊張易怒;第三,不重視老師的分析,跟著老師思考,只做筆記;這些都應該改正。學生在課堂上要保持註意力,和老師壹起思考,註意和老師交流,討論和解決問題,對壹些重點內容適當做壹些簡要的筆記,課後進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識,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
學會復習鞏固。
復習是鞏固知識的好方法。有些同學往往停留在課內聽,課後做練習的簡單模式,沒有科學的復習方法。復習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比如整理課堂筆記、閱讀教材、背誦重要內容、做習題、與師生討論壹些問題、總結知識體系、重點突破某個知識點等。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科學系統的復習。
第四件事:巧選教具
讓孩子化被動為主動。
每年開學前後,補課市場總是很熱鬧。在書店裏,隨處可見拿著長長的選擇名單的家長和學生。但是到了期末,書桌上有壹大堆教輔書只是偶爾翻翻,做做。家長很著急,學生卻顯得很無奈。那如何“檢查”自己的教輔書呢?輔導書可以分為哪幾種?
針對弱點選書,以質取勝。
出版社教材中心主編朱先權表示,家長和學生在選擇教具時應遵循兩個原則,即少而精和按需購買。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時間並不多,而如今市面上的教具卻有上萬種,所以有效地選擇教具可以為孩子節省時間,為家長節省金錢,壹舉兩得。
馮主任建議,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教具時,要和孩子壹起分析實際的學習情況,不能讓孩子被動接受家長選擇的教具。讓他們主動,壹起參與。在選擇教具時,可以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如果孩子基礎知識薄弱,我們可以根據基礎知識選擇教具;如果閱讀有漏洞,那麽選擇壹個擅長閱讀的教輔就很有針對性;如果覺得不夠全面,可以選擇壹些周練之類的綜合教具。
對此,師大出版社有限公司教輔分社副社長於傑也持同樣的態度。她說,現在市面上的教輔書籍種類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家長和學生在選擇時要註意書籍的實際內容,不要抱著“拎到籃子裏就是菜”的心態,以為教輔書籍越多,對孩子的幫助就越大。
溫馨提示:如何隨著教材的變化選擇教具
每年新學期的壹些學科教材都可能會有壹次“變臉”。比如今年小學四五年級的部分教材做了微調。如何選擇能跟上「潮流」的教具來應對這種變化?對此,馮主任和朱賢權老師教大家兩個選書小技巧。
看出版時間,目錄,內容。家長可以對比教材和教輔書,看兩者的目錄順序和內容是否壹致,以便選擇最新的教輔書。
第二,看版本和印刷編號。只要不是新出版的教輔書,展示的課越多,這本書的銷量就越好,這本書的質量在壹定程度上也能理解。而且每次再版,出版社都會根據這段時間的市場反饋,做出相應的糾錯、內容調整和修改。
第五件事:選擇合適的文具“裝備”
理性購買文具。
春節過後,孩子們的錢包鼓了起來,很多商家也瞄準這個機會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壹股“開學經濟”熱潮席卷而來。近年來,中小學生的數量壹直在減少,但隨著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學生自身的消費觀念和能力也在提高,學生用品市場顯示出可觀的市場潛力。最近,從文具、輔導書到書包、電子產品,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裝備”學校。
家長張女士說:“新學期要有新氣象,買些新文具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熱情。”但也有不少家長表示,不會完全按照孩子的想法去買外觀吸引人的文具,而是更註重質量和實用性。很多人都有自己經常購買的文具品牌。除了傳統的超市購物,許多學生和家長也選擇網上購物。此外,學習用品的安全也需要註意。根據相關規定,嚴格規定了水彩顏料、蠟筆、橡皮、書寫筆、書包、卷筆刀等用品的安全標準。建議家長在選購時不要忽視文具的安全性,要註意咨詢相關知識。
此外,除了圖書等傳統學習用品銷量穩步增長外,電子詞典、點讀機等電子輔助學習工具也很受歡迎。家長張女士給上小學的孩子買了壹臺點讀機,希望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的來說,這些高科技輔助電子工具功能多樣化,但價格相對較高。所以很多家長對這類電子學習工具還是持觀望態度。由於綜合成本的增加,父母的消費越來越理性。
第六件事是盡快“斷網”。
自我調節應該是“戒網”的主要方式
如何避免網癮是現在所有人都無法回避的話題,尤其是對於經歷過假期的學生來說,如何在開學時盡快“斷網”,是大多數家庭最想解決的問題之壹。
“零網絡”不可取
心理學老師徐琳說,在這個信息社會,學生即使不是在假期,也幾乎不可能實現“零網絡”,因為現在很多老師都離不開網絡做作業,學生每周至少需要用壹兩次網絡來徹底“解決”作業。所以,個別家長通過完全隔絕孩子上網的方式讓孩子戒掉網絡是不可取的。如果方法不當,還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事實上,有些學生並不是真的上網成癮,而是因為假期用電腦太多,不能很好地適應開學後上網時間減少的日子。但是他們會經過壹段時間的調整,家長要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在這段時間裏,家長也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的想法,觀察孩子在“戒網”的道路上是否每天都在進步。
小貼士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網癮?
新坐標教育專家表示,這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情況大致判斷。壹是依賴網絡:即孩子強烈想上網,但又控制不了;上網的想法和網上的場景總是浮現在腦海裏,渴望再次上網;我多次試圖控制自己不上網,但都以失敗告終。
二、“寬容”的表現:妳需要不斷增加自己的在線時間,才能感到快樂和滿足;實際上網的時間和頻率比計劃的更多更長。
三、“禁欲”的表現:上網時看起來精力充沛,下了網就無精打采,覺得生活沒什麽樂趣。第四,生活受到影響:為了上網,我不惜放棄其他事情,比如交友、學習;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上網,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時候甚至通宵上網,不吃不洗。遇到問題只會回到網上,麻痹自己,發泄情緒。
第七件事是把準時間節點
及時準備,不要失去最好的機會。
每到下半學期,壹些重要的時間節點總是讓家長和學生“鬧鬼”,生怕錯過壹些關鍵點,失去最佳時機或時機。《周刊》根據近幾年的時間流向,為即將畢業的學生和家長列出了壹些重要的時間節點。
幼小重要時間節點
壹般在4月份,家長可以下載或者到學校領取招生簡章和報名意向表;
5月中旬,按照報名表上的時間進行面試;
壹般會在5月中旬到6月底發出錄取通知書。
小升初的重要時間節點
2月至3月中旬,整理材料,制作簡歷;
3月中下旬,學校會陸續公布招生信息;
4、5月份,學校通知面試時間,進行“小升初”面試。
中考重要時間節點
3、4月中考體育率先;
4、5月份開始填報中考誌願表;
中考在6月舉行。
高考的重要時間節點
2.3月,獨立高考;
4、5月份開始填高考誌願表;
6月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