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佛學篇(28)問:請問“本來是佛”與“本來成

佛學篇(28)問:請問“本來是佛”與“本來成

問:有言“眾生本來是佛”,何因緣故,復起壹念無明,以致迷真起妄。所謂本來是佛,是指眾生本具之佛性也,以合眾生本已證得如來果地之佛果。又言“眾生本來成佛”,此言又更甚難明了,所謂本來成佛,其關鍵出於“成”字,既已成佛,卻又歷經修證之功夫矣,又復起壹念無明?《楞嚴經》之喻,所謂“木已成灰,不復為木矣”。請問“本來是佛”與“本來成佛”該如何解釋?

答:這個問題是富樓那尊者提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解答,在《楞嚴經》第四卷。我們今天難在哪裏?我們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件事情縱然辯論壹千年,辯論無量劫,都辯不清楚,而且這些辯論全是多余,為什麽?本來沒有。

我們今天的問題產生在哪裏?執著壹個“佛”、壹個“眾生”。這問題怎麽解決?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事實真相立刻現前。還是六祖這壹句老話,“佛與眾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要從這裏入門。印宗法師是從這裏大徹大悟的,印宗問六祖“禪定與解脫”,六祖的答覆是:“禪定與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眾生、凡夫都是假名而已,這壹關要是參不透,《楞嚴經》這壹段經文,妳也無法體會。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麽要說他壹個字都沒有說,誰要是說佛說法,就是謗佛。那是真的謗佛,不是假的謗佛,因為佛確實沒有說過壹句法。為什麽?本來沒有法,本來沒有佛,本來沒有眾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這幾句話很值得參究。

言語是有限的,思惟是有限的,事實真相是無限的,所以最高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時真相全體現前。今天就是佛來當面跟我們講,我們知道佛句句話都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的疑惑不能斷。原因何在?還是在我們自己有無明、見思、塵沙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斷,麻煩在我們自己這壹邊,不在佛那壹邊。如果我們本身妄想、分別、執著淡壹分,跟佛的教誨必定就接近壹分;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斷了,跟佛就完全融成壹體,然後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壹個自己。希望大家在這當中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