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英語學習的具體方法——“聽、寫、說、記、想”......
1.“聽”和“寫”
壹段錄音內容先多聽幾遍,聽不懂就聽。先理解大意,把段落和句子分開,然後壹句話反復聽。找出壹個句子由多少個詞組成,每個詞在句子中起什麽作用,什麽詞是主語、謂語和賓語。每次聽的時候,把聽懂的單詞按順序壹個壹個寫在紙上,整理成句子。不懂的單詞先留白。對於英語聽力水平低的人來說,壹開始聽不懂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甚至害怕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東西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把自己理解的單詞寫出來,才能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不理解的地方。
對於遇到的生詞,壹定要聽出來,模仿錄音正確發音,才能準確把握每個音節的發音。因為只有準確掌握每個音節的發音並讀出,才有可能嘗試根據語法和發音知識拼寫壹些單詞,並在詞典中查找。因為正確答案往往需要反復尋找,所以聽寫時要“寫壹行留兩行空”,留出足夠的反復修改空間。為了糾正不正確的拼寫,當妳有任何疑問時,妳應該查字典,並用彩色筆標出生詞和錯誤的拼寫。
對於無法聽寫的單詞,就不要談“單詞”了。壹旦妳不能聽寫,停止錄音機,停止聽寫。妳要繼續聽寫,把不會聽寫的單詞放到文章整體內容中去理解。往往是孤立地挑出壹個詞就莫名其妙,但如果聯系整個句子、整個新聞來理解,思路就開闊了,往往就知道是什麽詞類,怎麽拼了。
有時候錄音中很多地方出現同壹個生詞,有壹個地方不清楚或者聽不懂。可以先玩玩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得到靈感。因為可能別的地方的錄音很清楚,或者妳可以用別的話來理解。在聽寫的過程中,沒有把握的單詞要先“寫”出來,然後在聽寫的過程中進行檢查和糾正。當同壹條新聞由不同的播音員在不同的時間播報時,由於語調不同,了解壹些難詞的發音是有幫助的。
“聽”和“寫”這兩個步驟並沒有完全分開。對於英語水平不高的初學者來說,聽寫壹段錄音不是壹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多次“聽”和“寫”的相互促進、相互啟發、交替推進才能完成。
從學習英語的角度來說,初學者壹開始壹定要聽,壹定要寫。如果只是聽,不寫,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情況。壹是錯過了壹些聽不進去的詞,失去了學習提高的機會;第二,當妳有不理解的單詞時,如果妳只是聽而不寫,妳可能不管聽多少遍還是不理解。但是,如果妳把自己理解的部分寫在紙上,前後的內容是連在壹起的,思考後再去聽,可能會反復理解壹些其他的內容,直到全部理解。
因噪音幹擾嚴重而無法從說話人推斷出的單詞,可以根據語法進行補充。就假設妳是這條新聞的作者,聽不清的地方應該用什麽詞。也許填的單詞不正確,但總比空著好,而且隨著聽錄音時間的增加,英語水平的提高,妳自己去發現並改正是有可能的。
2.“說”和“背”
聽寫完了,要學會說。方法是:聽壹個人的話,自己說壹個。學習“說”的時候,盡量使用可以重復壹段錄音內容的電子錄音機,根據自己的水平確定學習“說”的時長,盡量“說”出壹個完整的句子。
學習“說”的過程可以分為兩步:第壹步是“對照閱讀”,即把妳學過的“說”的發音記錄下來,與磁帶上的標準發音進行對照,看妳學的有什麽不同,如此反復,直到妳能大體上模仿並說出正確的發音;第二遍朗讀與磁帶上的聲音同步。
學會了“說”,還要“背”。壹遍又壹遍的大聲朗讀壹段錄好的聽寫記錄,到基本能背出來的程度。記憶對提高聽力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特別英語的新聞廣播有壹定的格式和句型。記住新聞壹段時間後,妳會熟悉它的風格和常用句型,也更容易理解新的內容,有時甚至會超越說話者的聲音。聽完壹句話的前幾個字,可以提前說後面的壹些話,也可以聽完上壹句話提前說下壹句話。至此,聽寫的緊張感減輕或基本消除。心情壹放松,水平就能展現出來,該理解的就能理解。
“思考”
如果說之前的“聽、寫、說、記”四個學習環節突出了“努力”的精神,那麽“思考”的環節主要是在“努力”的基礎上如何“巧做”,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做壹個“認真的人”,善於動腦。“向”的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思考學習進度是否合適,所學知識是否紮實,是否達到了本書提出的學習要求。前面說了,既然學習進度是自己控制的,不知道那些不屬於黨的人會不會加快學習進度。因為沒有客觀的考核,即使學得不深,托婭也認為自己學得不錯。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基礎階段,要時刻告訴自己“慢下來,再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