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象征意象是象征文學的高級意象形式,以表達思想和哲理為目的,以象征為基本藝術手段,具有荒誕性和審美可解性。文學意象有四種不同的含義:心理意象、內在意象、廣義意象、概念意象和高級審美意象。文學象征意象的語義並不局限於“表現性意象”。可稱為文學完美的文學意象具有不同於藝術完美的非常獨特的美學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誕性、可解性和模糊性。
文學意象,哲學的,象征的,荒誕的,可解的,曖昧的心理意象,內在意象,廣義意象,概念意象,高級審美意象。
第壹,文學形象的提出
在中國古代,意象的概念最初是從哲學的角度提出來的。《易經》說,“孔子說聖人立象盡其心”,認為古代聖人為了人類的思想意義,創造了事物的形象,記錄了語言文字。意象作為壹個文學理論術語,最早是由劉勰提出的,意思是壹切懂得生活的藝術家都可以用筆墨描繪想象中的情景。在未來。我國壹些文藝理論家在使用這壹術語時,雖然不斷豐富其內涵,但基本遵循的是劉勰的意思。①
二,文學形象的四層含義
意象這個詞是中學就有的概念,但內涵和外延都很模糊。美國著名學者MH abrams說:“意象是現代文學批評中最常見、最模糊的術語”。
《英國現代評論術語詞典》在解釋“形象”壹詞時也感嘆道:“這是壹個靈活而令人困惑的術語。任何由文學語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語言、比喻、象征,都可以稱之為意象。當壹個概念被概括為壹切時,它就沒有任何意義。”“形象”的概念需要從理論上進行梳理和規範。意象的概念,廣泛應用於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主要有四層含義:
(1)心理意象,即心理學意義上的意象,國內心理學界壹般翻譯為“表象”,指在知識基礎上形成的各種感性意象。心理形象是文學創作的基礎,有價值,但不是文學形象,更不是文學形象。
(2)內心意象,即人類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構思的高級意向性設計意象,在文學創作中表現為意境所形成的內心意象或內心意象。
(3)廣義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壹切藝術形象或語言形象的總稱,基本等同於“藝術形象”或“文學形象”的概念,簡稱“意象”。
(4)概念意象和高級審美意象是指以表達哲學概念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征,在某些理性概念和抽象思維的指導下創造出來的,具有求解性和多義性特征,以達到人類審美理想狀態的壹種“表意意象”。③
三,文學形象的基本特征
哲學上的
這是終極狀態形象的本質特征。文學象征意象作為“表現性意象”,表達的是“意義”,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事物的哲學概念、觀念或哲學思考。詩人瓦萊麗說:“詩人有他的抽象思維,或者說他的哲學,他的抽象思維在他作為詩人的活動中起作用。”哲學已經普遍而深刻地滲透到文學中。我們以波德萊爾的《天鵝》為例。
“壹只天鵝從籠子裏逃出來,把嘴伸向壹條幹涸的小溪。它思念家鄉美麗的湖泊,說:“水,妳何時流?“雷,妳什麽時候打電話?這個不幸的怪物幾次伸著抽搐的脖子,望著無情的天空,向上帝吐出它的詛咒。”
詩人寫的是天鵝,但提醒我們的是人類的處境。天鵝逃出了籠子,還在闖禍,記憶中的美好家園已經不存在了。天地之下,沒有它的容身之地,只能無奈的把它的詛咒送給不知道在哪裏的上帝。這難道不是現代人精神感受的象征嗎?自從人類產生以來,就壹直在為生存和自然的自由而不懈奮鬥。然而,人類在壹步步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同時,也在壹步步走向生存的絕境。我們應該詛咒上帝還是人類自己?這真是壹個哲學難題。波德萊爾對人類命運的詩意沈思凝結成天鵝的意象,使之成為表意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