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或基情滿滿、或福利眾多、或獵奇搞笑的十月新番裏,還有這樣壹股清流——《編舟記》。
它不同於溫暖的治愈系列,和《夏目友人帳》、《3月的獅子》、《烏冬面之國的金色毛球》都不同,更像是劍走偏鋒的偏文藝的紀錄片,而事實也是如此,其實只看首頁的文章涉及範圍就知道了。當我們大家多沈浸在《競女》歐派與屁股的撞擊之中、淪陷在《月曜日的豐滿》那沈甸甸的naizi裏面、瘋狂於《冰上的尤裏》誘人的身姿、捧腹於《黑白來看守所》搞笑的日常、感動於《3月的獅子》和《烏冬面之國的金色毛球》溫馨的故事裏時,作為故事情節比較枯燥的《編舟記》,其實並不占據多大的優勢。
因為其講述的是編纂辭典的故事,想想看吧,就像新華詞典壹樣那麽厚重的辭典,要歷時數年或十數年,常年如壹日地進行著編輯、校對的工作,每天面對著浩渺如同繁星的文字,如果十分喜愛也還好,否則常人來看,基本上都會覺得枯燥乏味吧,仿佛連續吃著白米飯,日復壹日,沒有任何配菜,就只是這樣重復下去,唯壹不同的就是每天的文字和詞匯並不壹樣。而作為動畫呈現出來的東西,與其他番比起來就未免相對沈重了。但是,其背後的意義卻是無比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文字工作者的默默耕耘、辛苦付出,就猶如綠洲沒有了水源,更好比植物沒有了陽光,我們可能都將變成望文生義的盲流。尤其是在現今這個網絡詞匯迅疾發展、舊詞新解層出不窮的時代,由此而來的詞不達意和邏輯不通,再加上炒作與跟風更是成了普遍現象,還有誰註重文化背後的普及?正是這些文字工作者們!盡管我們樂於看到多元文化的融入和新進詞匯的引入,可以讓語言的表現力更加豐富,比如現在的“司機”已經不再只是某個人群的特定職業、“菊花”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植物,但是在這之前,我們更應該註重基礎文化的養成,不能本末倒置。我們欣慰於百家爭鳴的再現,但不要每個人張口都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這些,辭典那麽厚,為什麽沒人有興趣去看看呢?
不,其實也有,就像《編舟記》中的那些文字工作者們。這可是編寫辭典啊,作為普及的工具書,所有人不了解的都以此查詢為準,所需的可不僅僅是認真細致,豐富的知識、廣泛的涉獵、濃厚的愛好、加倍的細心等等都不可或缺。雖然我看似很犀利地打了壹大堆文字,可也不敢保證壹處語病都沒有,而且在這個網絡快餐年代,能有耐心看完長篇大論的人也少了很多。所以《編舟記》註定是壹部受眾有限的新番,正如編纂辭典壹樣,其節奏進展也是緩慢枯燥的,要像品茶壹樣靜下心來慢慢欣賞。
“語言,猶如大海般浩瀚無垠的語言,思緒無法傳遞,不知去向何方。我漸漸被大海吞沒,浸溺於海洋之中。誰能伸出手拉我壹把,照亮我前行之路。”《編舟記》講述的就是辭典《大渡海》從1995年到2009的編纂過程,從立項采集到校對出版,歷時悠久,仿佛是部紀錄片壹樣。主要人物是不善言辭卻成為營業部員的馬締光也,與看似輕佻卻成為辭典編輯部員的西岡正誌,以及推進著辭典《大渡海》刊行計劃的玄武書房老牌編輯荒木,還有松本老師和佐佐木阿姨。人物個性都非常鮮明,全散發著獨特的人格魅力,本文不做深度解析,其個中神韻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挖掘的,沈心進去,妳不會失望的。
為什麽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壹日地編纂詞典,它雖然只是壹本工具書,但它又不只是壹本工具書,將繁衍變幻的詞匯的各種釋義逐壹標註再加上後續的更新,使其躍然紙上呈現在大家眼前,它的意義是相當重要的。辭典裏面凝聚了編者的壹切,那不止是詞匯的疊加,那更是時間和生命的累積。
這裏不發表拙見,引用壹下動漫裏的說法,雖然可能晦澀壹點,但是用心去感受還是能懂的吧,分享給看到這裏的妳:
“辭典是渡過語言之海的壹葉扁舟,沒有語言,不能表達自己的思念,也不能深切感受別人的心情。人們乘著這壹葉扁舟,尋找最為復雜的語言,浮上黑暗的海面,收集微弱的光芒。語言是光,然而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有人不能尋找到合適的詞,失去目的地的茫然在心中滋長。為了讓這些人安心地乘上小舟,我們為之編纂的辭典,寫作渡過汪洋大海,名為大渡海,渡過語言這蒼茫大海的壹葉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