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中常見的錯別字如下:
1、度假村 ,它是名詞,可有的人時常寫成“渡假村”。“度”和“渡”雖然都有動詞屬性,可二者意義是不同的。度是程度、尺度,而渡壹般和水有關系,如渡口、渡船。
2、壹副對聯 ,有的人時常寫成壹幅對聯,顯然是不對的,副是數詞,是指成對的成雙的。而“幅”是量詞,如四幅畫。
3、候車室,是名詞,專門指乘客等車候車的場所。“侯”卻是古代的官名,如諸侯。
4、挖墻腳,有的人誤寫成 “挖墻角”,墻腳是支撐墻體的部分,其功能和人腳支撐軀體壹樣。而“角”是幾何學上的概念,如棱角、角度等。
5、地板或汽車過了壹定的時間,光澤開始消褪,為了美觀,人們往往要打蠟。可有的人卻寫成了 “打臘”。“蠟”是提煉蜂蜜時剩下的物質,如蠟燭,而“臘”往往和時間有關系,如臘月、臘梅。
6、在日常生活中對“倆”和“兩”總是容易混淆。把“老兩口”寫成了“ 老倆口 ”。“兩”是數詞,就是二個。而“倆”就是兩個的意思。
7、“瞭望”是指登高遠望,而有的人誤將“瞭望”寫成“嘹望”,“嘹望”,在詞典中是查不到的。“瞭望”後來簡化為“了望”,但有的人卻寫“了望 ”,這是錯誤的寫法。
8、每個家庭中都有水龍頭 ,可有的人偏偏寫成“水籠頭”,“龍”是古人想象的動物,據說它能噴水,所以就家裏的出水裝置形象地稱為“水龍頭”,而“籠”則是用竹子制作的器具,如蒸籠。
9、形容平時話比較多的人,叫“啰唆 ”可有的人卻寫成“羅唆”,“啰唆”當然是用“口”來說話啊,顯然不能用“羅”。
10、人們在逢年過節時往往給不在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在特制的紙片上寫上祝福的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明信片 ”,可有的人卻把它寫成了“名信片”,“明”是“光明”之意,而“名”卻是有名氣的意思,如“名人”。
11、查與察混用。二者非常容易混淆,區別見下。查字常見的詞組有檢查、查水表、查找;察字常見的詞組有警察、檢察、督察,其中檢查與檢察千萬不要混淆。
12、鍾寫作鐘。這是壹個不小的遺留問題,原先漢字簡化工程將鐘與鍾合並簡化為鐘,後來又將鍾恢復並類推簡化為鍾,但是只用於姓名之中。
13、佚與秩混用。佚壹般常見詞組有佚名、散佚,是固定搭配,秩壹般常見詞組有秩序,二者容易相互寫錯。還有軼字也要註意不要寫成佚。
14、和牌寫作胡牌。和字的讀音比較多,我上學的時候老師還刻意強調過,但是估計很多人都忘了吧。
15、訂與定混用。二者讀音相同而在意思上也有壹定的相通之處,所以很多的人就分不清楚,而且對於普通人來說區分不了二者也沒有什麽損益,但是對於涉及金錢的人事來說,二者是壹定不能混淆的,不然就是真金白銀的教訓。區別見下。
錯別字產生解釋:
顧名思義是指錯字和別字。錯別字的出現,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主觀原因是自己不重視,認字不細心,不會寫也不查字典,粗枝大葉,草率從事。
原因:產生錯別字,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
主要因為許多人認為寫漢字是個人的小事,少壹筆多壹筆沒有什麽關系,只要自己或別人能看懂怎麽寫都行;或者有的人根本沒有掌握壹些字的結構和寫法,當然有時也有會寫某字,但下筆時誤寫的情況。
如有人把武的部首弋寫成戈,把蟲豸寫作豸蟲,或者把鍥而不舍寫作契而不舍等等。有些人,特別是個體商店的經營者,因貪圖方便而寫了壹些不規範的簡化字或別字。
如有人將酒寫成氿,把餅幹寫成了並幹,把餐廳寫成了歺廳這種情況更是司空見慣的。還有壹些商家為了讓廣大消費者對其產品有更深刻影響,故意寫錯字,如咳不容緩、默默無蚊、頂禮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