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字的演變過程如下:
鳥,象形字。“鳥”字商代甲骨文壹般作有喙、首、身、羽、足之形,體態各異,故鳥例中有的字與“隹”無別;形聲字的形旁從鳥從隹並見。
春秋時開始脫離象形性,向筆畫方向發展。戰國時字形頗亂,鳥形已被切割作幾部分,像《汗簡》、《四聲韻》所出,很難分析。
楷書作“鳥”(繁體),是個記號字,簡化作“鳥”。簡體來自草書,是草書鳥的楷化。
鳥組詞
小鳥依人:[xiǎo niǎo yī rén]?
像小鳥那樣親近人。比喻少女或小孩的嬌稚可愛。
壹石二鳥:[yī shí èr niǎo]?
壹塊石頭擊中兩只鳥。比喻做壹件事情同時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笨鳥先飛:[bèn niǎo xiān fēi]?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恐怕落後,比別人先行壹步(多用作謙辭)。
籠中窮鳥:[lóng zhōng qióng niǎo]?
比喻受困而喪失自由的人。
鳥伏獸窮:[niǎo fú shòu qióng]?
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