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的筆順是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撇、橫撇/橫鉤、捺、橫、撇折、豎。
詳細解釋(jiàng):
(1)會意。
(2)同本義,與“陟”相對。
降,下也。——《說文》
(3)又如:降階(走下臺階);降格(從上而至。即降臨。格,至);降輦(帝王下車);降拜(下堂拜賓);降真(降臨的神靈);降餞(高貴人物屈尊赴宴);降駕(帝王臨幸);降壇詩(扶乩時鬼神降臨祭壇所題的詩)。
(4)貶抑;降低。
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資治通鑒》
稍降辭色。——《資治通鑒唐紀》
(5)又如:降調(降職調動);降處外任(將京官降職外放為地方官);降尊(降低尊貴的身分);降除(降職);降發(降職發落);降貶(降官貶職);降革(降級免職)。
降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降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夅《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戸江反。
又《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釐降二女於媯汭。《禹貢》桑土旣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註》鄭註尚書,北過降水,雲:降,下江反,聲轉為***。今河內北***山,淇水***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為***耳。
又《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