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常常有這樣的壹種說法:千萬不要輕易責罵年輕人,因為他們會壹言不合就裸辭;同時,千萬不要吝嗇對中年人的責罵,因為他們大多不敢裸辭!
在年輕人的字典裏沒有的“養家糊口”壹說,常常就是許多中年人生活的全部:車貸、房貸、老人的贍養費、孩子的學費和培訓費等等,通常會將中年人壓得喘不過氣,生活的壓力和日漸健康不再的身體,使這些曾經年輕的臉龐,開始慢慢蒼老。生活不易,青春不再,讓許多職場上曾經意氣風發的中年大叔,正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裸辭,已是他們大多數人心中不敢觸碰的紅線。
然而,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人員替代頻繁的經濟社會裏,職場上的中年人,在壹些企業老板的眼裏,正漸漸成為企業的壹種負累,高額的工資和高級的職位,常讓壹些企業老板心生不滿,於是,職場裏中年大叔的各種“煩惱”便接踵而至……
有些企業家說:企業不是養老院。所以,在以贏利為目的資本企業裏,絕不會為了員工曾經的努力和貢獻,而讓企業成為員工的養老院。
“企業不是養老院”,乍壹聽,這話似乎很有道理,因為企業終究是企業,不可能變成養老院。但仔細推敲,卻發現這不過是壹種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
很多能夠被企業視為"待在養老院裏"的員工,其實多是為企業奮鬥了多年的中年人,他們的青春和理想,已經在為企業付出的過程中,漸漸地消失殆盡。當他們慢慢變老後,在退休之前,雖然因為生理和健康等原因,已決定他們不可能像年輕時壹樣的充滿活力,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閱歷,卻是年輕壹代所欠缺的,何況,他們只要還在職,也壹樣需要付出,依然可以為企業作出貢獻,依然可以發光發熱,這和所謂的“待在養老院裏”根本就是兩回事。兩者之間的區別,相信壹些企業應該都很清楚。只是,在利益的驅動面前,壹些人選擇了漠視。於是,已經開始變老的中年大叔,不得不淪為了壹些企業“裁人”大戲中的犧牲品,不得不被迫裸辭!
裸辭,對於中年人而言,其實是悲壯的!
說其悲壯,是因為中年人的背後,背負的也許是整個家庭的依托,父母和妻兒老小生活的希望。有時候,雖然僅僅是簡單的壹日三餐,但在“裁人”大戲”面前,這或許都是壹種奢望。只是,這樣壹種卑微的奢望,卻往往被壹些企業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