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成語典故
1、牛角掛書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壹卷《漢書》,壹邊走壹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
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麽,他回答說:“《項羽傳》。”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妳們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2、孟母三遷
孟母覺得那個地方不適合給孩子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家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壹會兒鞠躬歡迎客人,壹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
孟母還是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又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這才開始喜歡讀書,變得守秩序、懂禮貌。這時候,孟母滿意地說:“這才是孩子適合居住的地方!”
3、囊螢映雪
晉代的壹個名叫車胤的孩子,他家中貧苦,沒錢買燈油,又想晚上讀書,於是在夏天的晚上,抓壹把螢火蟲裝在白布袋子裏面,靠著微弱的燈光讀書。
映雪是晉代的孫康,在冬天的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好學之人。
4、孟母斷機
有壹回,孟子偷懶不學習,孟母就當著他的面劃斷了正在織的壹匹布,說:“學到壹半就停下,和這塊織了壹半就斷開的布有什麽區別,還有什麽用!”孟子聽後,再也不偷懶了。
5、黃香溫席
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蚊子趕走,讓父母睡個好覺。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鉆井被窩裏,把被子暖熱,讓父母睡得溫暖。
二、名言
1、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誌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朗費羅
2、研究證明:學習是學習者態度的函數,而不是復習遍數的函數。—— 傑克布威特斯
3、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左拉
4、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5、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6、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李大釗
7、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考,妳就會覺得妳知道得很多;而當妳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妳就會越清楚地看到,妳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8、要想壹下子全知道,就意味著什麽也不會知道。——巴甫洛夫
9、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10、科學研究好象鉆木板,有人喜歡鉆薄的;而我喜歡鉆厚的。——愛因斯坦
11、人天天都學到壹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B.V
12、古來壹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壹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鄧拓
13、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