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朱元璋的詳細內容,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您進行介紹:
壹、朱元璋的詩詞
《入如來禪》、《無題》、《贈四仙》、《廬山詩》、《無題·雞叫壹聲撅壹撅》、《廬山詩·廬山竹影幾千秋》、《牧羊兒土鼓》、《東風·我愛東風從東來》、《諭臨蒸縣官》、《聞人嶺南郊行》、《思親歌·苑中高樹枝葉雲》、《題神樂道士》、《鐘山雲》、《寶光廢塔》、《鐘山·遊山智盤旋》、《遊鐘山·鐘山陽谷梵王家》、《新雨水》、《遊鐘山》、《詠南越》、《賡僧韻》。
二、家族成員
祖輩
祖父:熙祖裕皇帝朱初壹祖母:裕皇後王氏父親: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親:淳皇後陳氏兄弟姐妹
哥哥:長兄南昌王朱興隆(原名朱重五)、次兄盱眙王朱興盛(朱重六)、三哥臨淮王朱興祖(朱重七)姐姐:太原長公主朱氏、曹國長公主朱佛女後妃
皇後:馬皇後,野史記名馬秀英,也有稱馬臘梅。妃嬪: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兄孫藩,元帥馬世熊義女。生懷慶公主。謚號成穆李淑妃,壽州人,父李傑。史書未有她生下皇子的記載,但有人卻認為李淑妃生懿文太子朱標、秦湣王朱_、晉恭王朱__妃,她為高麗(今朝鮮)進貢的女子,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她是明成祖朱棣和周定王朱_的生母。《南京太常寺誌》所載明孝陵神位:“左壹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湣王、晉恭王,右壹位_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於陵殿,掌於祠官,三百年來未之有改者”胡充妃,生楚昭王朱楨,謚號昭敬。郭寧妃,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興、郭英。生魯荒王朱檀郭惠妃,生蜀獻王朱椿、代簡王朱桂、谷王朱_、永嘉公主、汝陽公主崔惠妃,謚號莊靖安榮,未生子女胡順妃,生湘獻王朱柏趙貴妃,生沈簡王朱模鄭安妃,生福清公主李賢妃,生唐定王朱_劉惠妃,生郢靖王朱棟達定妃,生齊恭王朱_、潭王朱梓葛麗妃,生伊厲王朱彜(木彜)韓妃,她為高麗(今朝鮮)進貢的女子。生遼王朱植、含山公主余妃,生慶靖王朱_楊妃,生寧獻王朱權周妃,生岷莊王朱_、韓憲王朱松張美人,生寶慶公主。朱元璋死後,她因女兒年幼而幸運的成為唯壹壹位免於殉葬者任順妃;生平不詳郜氏,生肅莊王朱_子女
皇子
序
姓名
封王
母親長子朱標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後二子朱_秦湣王孝慈高皇後三子朱_晉恭王孝慈高皇後四子朱棣燕王孝慈高皇後五子朱_周定王,初封吳王_妃六子朱楨楚昭王胡充妃七子朱_齊恭王達定妃八子朱梓潭王達定妃九子朱杞趙王未知十子朱檀魯荒王郭寧妃十壹子朱椿蜀獻王郭惠妃十二子朱柏湘獻王,初謚戾胡順妃十三子朱桂代簡王,初封豫王郭惠妃十四子朱_肅莊王,初封漢王郜氏十五子朱植遼簡王,初封衛王韓妃十六子朱_慶靖王余妃十七子朱權寧獻王楊妃十八子朱_岷莊王周妃十九子朱_谷王郭惠妃二十子朱松韓憲王周妃二十壹子朱模沈簡王趙貴妃二十二子朱楹安惠王未知二十三子朱_唐定王李賢妃二十四子朱棟郢靖王劉惠妃二十五子朱(木彜)伊厲王葛麗妃二十六子朱楠未封王未知皇女序
封號
母親
駙馬
備註長女臨安公主成穆貴妃孫氏李祺,李善長子二女寧國公主孝慈高皇後梅殷,梅思祖從子三女崇寧公主未知牛城四女安慶公主孝慈高皇後歐陽倫五女汝寧公主未知陸賢,陸仲亨子六女懷慶公主成穆貴妃孫氏王貞亮,王寧子七女大名公主未知李堅有壹子李莊八女福清公主安妃鄭氏張麟,張龍子九女壽春公主未知傅忠,傅友德子十女十公主未知早薨十壹女南康公主未知胡觀,胡海子十二女永嘉貞懿公主惠妃郭氏郭鎮,郭英子十三女十三公主未知早薨十四女含山公主高麗妃韓氏尹清十五女汝陽公主惠妃郭氏謝達十六女寶慶公主美人張玄妙趙輝
三、軼事典故
發配三千裏朱元璋在皇覺寺裏受到其他僧人的欺負,日子壹長,朱元璋憋了壹肚子氣。壹天,他掃地,被伽藍神座絆了壹下,於是他就順手打了伽藍神幾掃帚。還有壹次,老和尚見大殿上的蠟燭讓老鼠咬壞了,就當眾訓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藍神連自己面前的東西都管不住,還怎麽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罵。於是,朱元璋就在伽藍神的背後寫了“發配三千裏”幾個字。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於受壓迫的性格。六甲聖燈主題線索:(太祖)本姓朱,祝融後裔。朱是赤色,正是火的顏色。火神祝融,炎帝之子,有大勛於天下。聖燈(聖火)指引朱元璋來到光明之頂:擱船尖,發現“十門九不鎖,天門夜不關”---大明光天,庇佑他登上皇帝寶座,並護佑大明朝270年後回歸六甲靈山。四菜壹湯明王朝建立時,百姓生活艱難。而功臣們,自然會盡情享樂壹下,產生壹些驕縱之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從社會最底層上來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間的疾苦,也知道那些東西意味著什麽。壹天,他下旨宴請文武群臣,為皇後祝壽。臣子們非常高興,以為又可以重溫戰爭年代那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猜拳行令,壹醉方休的快樂時光呢!可是讓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個宴會有些特別——第壹道菜上的竟是炒蘿蔔;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兩大碗青菜;最後壹道是蔥花豆腐湯。朱元璋逐壹大贊每道菜的好處:“蘿蔔上了街,藥店無買賣”;“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兩碗青菜壹樣香,兩袖清風喜洋洋”;“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潔如日月”。群臣聽了,頓時恍然大悟。朱元璋又當眾宣布:“今後眾卿請客,最多只能‘四菜壹湯’,這次皇後的壽筵即是榜樣,誰若違反,嚴懲不貸。”五更吹號朱元璋還創造了壹種別出心裁的教訓和督導方式,就是安排專人於每天夜深人靜的五更時分,在譙樓上奮力吹響嘹亮的號角,隨即大聲唱道:“為君難,為臣又難,難也難。創業難,守成更難,難也難。保家難,保身又難,難也難!”天天如此,哪怕妳再是豬腦子,再記不住事,也會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的。
四、為政舉措
政治
清除權臣參見:胡惟庸案、藍玉案明初,官僚機構基本上沿襲了元朝,朱元璋進行了改革。首先是廢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在中央機構改革的重點是廢除丞相制。明初中書省負責處理天下政務,地位最高。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相後最甚。胡惟庸勢力逐大,威脅皇權。而且胡惟庸日益驕橫,懈怠政事。於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以後不再設丞相。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殺四萬人。打擊貪官參見:郭桓案、空印案、大誥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飽受元朝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所以,他登基後在全國掀起了“反貪官”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汙吏。首先,他的對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當他發現禦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關系拍馬屁私托求進的信件後,立即派人對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從上到下貪汙腐敗現象極其嚴重,他龍顏大怒,立即詔令天下:“奉天承運,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壹律處死,決不寬貸。”並稱: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汙,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壹查到底。其次,從自己身邊“高幹”開刀。明初的中書省下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中,由於大量留用元朝的舊官吏,以及壹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們有恃無恐貪贓枉法。朱元璋對這些官員進行懲處。朱元璋在位處理的貪汙案
時間
主要案件洪武十五年戶部官員與地方官府勾結,采取預先空白報表蓋印後私自填充虛假支出數額營私肥己貪汙財物。朱元璋發現後,立即將各地衙門管印的長官全部處死;副長官打百棍邊疆充軍。洪武十六年刑部尚書開濟接受壹死囚家賄銀萬兩,用另壹死囚做替死鬼。還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錢物,並導致壹家二十口人全部自殺。洪武十八年又查出戶部侍郎郭桓和各司郎中、員外郎與各地到中央繳納課稅的官員結成貪汙團夥,采取多收少納、捏報侵欺手段貪汙國庫物資折合糧食達兩千四百萬石的犯罪事實。朱元璋將這些貪官統統處死,各省、府、縣牽連人員無壹幸免。洪武十八年工部許多官員借營建宮廷之機,采取虛報工匠工役人數天數多領工銀,發放時克扣工匠銀兩私吞。朱元璋在壹次突擊檢查中就查處侍郎韓鐸、李楨貪汙受賄案,並且帶出中央專門派去監督工部的工科給事中。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誌把征兵之機當作生財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襲軍戶所送賄銀達23萬兩。朱元璋把他也送上斷頭臺。洪武十九年刑部郎中、員外郎受賄虛報死亡並私放兩死囚。這些貪官都被朱元璋斬首。洪武十九年禮部侍郎章祥,夥同員外郎辛欽,私自侵吞皇帝賞賜公主婚禮的銀兩,被朱元璋拿了個正著。朱元璋為了監督各級官吏行為,專設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職位。洪武十九年都察院禦史劉誌仁奉命去淮安處理壹宗案件。到達後他故意拖著案子不審,吃了原告吃被告,勒索兩家許多錢物,還誘奸良家民女。後被朱元璋處死。朱元璋又查出六科有61個給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貪汙受賄行為,壹壹做了處理。洪武二十五年戶部尚書趙勉夥同老婆內外受賄十幾萬銀兩東窗事發,結果夫妻二人被斬。第三,朱元璋利用“剝皮揎草”的殘酷刑法處置貪官,采取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剝皮揎草”刑法,就是把那些貪官拉到每個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後在皮囊內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後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統”就是他的下場。這種舉措震懾了壹批官員,使他們行為大為收斂。第四,朱元璋對自己培養的幹部決不姑息遷就。為了培養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專門成立了培養人才的國子監,為沒有入仕的年輕讀書人提供升遷機會。他對這些新科進士和監生厚愛有加,還經常教育他們要盡忠至公,不為私利所動。然而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進士和監生下基層查勘水災,結果有141人接受宴請,收受銀鈔和土特產品。朱元璋在斬殺他們時傷心的連連嘆氣。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肅貪汙的綱領——《大誥》和《醒貪簡要錄》。近兩年時間編纂的《大誥》壹書是他親自審訊和判決的壹些貪汙案例成果的記錄,書中還闡述他對貪官態度、辦案方法和處置手段等內容。朱元璋下令全國廣泛宣傳這本書;他還叫人節選抄錄貼在路邊顯眼處和涼亭內,讓官員讀後自律,讓百姓學後對付貪官。第六:允許民間百姓上訪。明朝還有壹項較為獨特的制度,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明朝官吏在征收稅糧以及攤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既可以向上級官吏舉報,也可以直接扭送。對於封建時代的百姓而言,完全打破了壹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傳統慣例。賦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權力,是中國幾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創舉。上訪,在明朝,受到了朝廷的保護,不僅如此,對於應當接訪而沒有接訪處理的上級官員,亦要依法論處。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禦狀。作為開國之君的朱元璋,以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汙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未根除,晚年只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嘆。朱元璋當政31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汙吏15萬人。集權統治參見:錦衣衛、巡檢司朱元璋派出大量名為“檢校”的特務人員,暗中監視。有壹次,學士宋濂上朝,朱元璋問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宋濂壹壹照實回答。朱元璋聽後滿意地說:“果未騙朕。”1382年,出於監控官員的需要,朱元璋將管轄皇帝禁衛軍的親軍都尉府改為錦衣衛,並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這是壹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獄,俗稱“詔獄”,詔獄裏采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在朝廷上執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工部尚書薛祥就是這樣被活活打死的。但是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步廢除了錦衣衛及其特權,以及壹些比較殘酷的刑法。在地方上,在各府縣的重要地方,朱元璋還設置了巡檢司,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1370年,朱元璋下令設科取士,士人參與科舉考試必須通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無定規。勤政廉政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壹,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壹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壹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據史書的記載,從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壹日,八天之內,朱元璋審批閱內外諸司奏劄***壹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壹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奏劄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朱元璋的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當了皇帝後,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墻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壹道豆腐”。他所用的床,並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他命工人給他造車子造轎子時,按規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代替。主管的官員報告說用不了很多黃金,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黃金,而是提倡節儉,自己應作為典範。朱元璋還在宮中命人開了壹片荒來種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壹天,朱元璋拿出壹塊被單給大臣們傳示。大家壹看,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制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任用官吏朱元璋時期任用的官員
宰相李善長(鳳陽府定遠縣人,今屬定遠縣)胡惟庸(鳳陽府定遠縣人,今屬定遠縣)功臣封公爵封侯爵封伯爵其他徐達、常茂、鄧愈、馮勝、李文忠、李善長、湯和藍玉、傅友德、康茂才、金朝興、郭英、丁德興、馮國用、耿再成、胡大海、廖永安孟善、劉伯溫、耿炳文、陸仲亨、唐勝宗、周德興、華雲龍、鄭遇春、陳桓、謝成李新、費聚、俞通源文豫章、何文輝、花茂、繆大亨、武德、寧正、王銘、葉旺、袁興、袁義、鄭用、劉成、郭雲參謀劉基、章溢、宋濂、朱升、葉兌在位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使用31年。洪武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
公元1368年1369年1370年1371年1372年1373年1374年1375年1376年1377年幹支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洪武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20年
公元1378年1379年1380年1381年1382年1383年1384年1385年1386年1387年幹支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洪武
21年
22年
23年
24年
25年
26年
27年
28年
29年
30年
公元1388年1389年1390年1391年1392年1393年1394年1395年1396年1397年幹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洪武
31年公元1398年幹支戊寅軍事
軍事建制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將其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並和兵部互相牽制。兵部有權頒發命令,但是不直接統率軍隊,都督府掌管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是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這樣,軍權便集於皇帝之手。北伐殘元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後針對北元的八次軍事行動。明太祖北伐
次數
時間明北伐滅元之戰1367年—1369年明太祖第壹次北伐1370年明太祖第二次北伐1372年明太祖第三次北伐1380年明太祖第四次北伐1381年明太祖第五次北伐1387年明太祖第六次北伐1387年—1388年明太祖第七次北伐1390年明太祖第八次北伐1396年外交朱元璋登基之初曾派使臣下國書到日本,表達了兩個意思:壹是希望他們來朝貢,二是責令他們解決擾明倭寇問題。結果,國書送達後,日本不僅沒來朝貢,反而砍了使者的腦袋。面對日本的羞辱,朱元璋惱羞成怒,揚言出兵,要征服日本。但最終並未真正出兵,在留給接班人的丹書鐵券中,朱元璋規定日本為“不征之國”。經濟
與民休息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實行了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外地州縣官來朝見,朱元璋對他們說:“天下初定,老百姓財力困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議,鼓勵開墾荒地,並下令:北方郡縣荒蕪田地,不限畝數,全部免三年租稅。他還采取強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區的農民遷往地廣人稀的地區;對於墾荒者,由政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規定免稅三年,所墾之地歸墾荒者所有;還規定,農民有田五至十畝的,必須栽種桑、棉、麻各半畝,有田十畝以上者加倍種植。這些措施大大激發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除了民屯外,明初還有軍屯和商屯。軍屯由衛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農具。明軍士屯守比例是: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田。軍糧基本上自給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邊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糧,省去了販運費用,獲利更豐。商屯的實行,解決了軍糧問題,同時也開發了邊疆。興修水利朱元璋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和賑濟災荒。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關水利的建議,地方官吏須及時奏報,否則加以處罰。到1395年,全國***開塘堰大約40987處,疏通河流大約4162道,成績卓然。朱元璋出身農民,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後,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朱元璋還十分愛惜民力,提倡節儉。在朱元璋積極措施的推動下,農民生產熱忱高漲。明初農業發展迅速,元末農村的殘破景象得以改觀。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促進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朱元璋的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新王朝的統治,穩定了農民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移民政策大明建國之初,由於連年戰亂,加上疫病流行、黃河、淮河、運河連連泛濫,中原、江南人口銳減,而山西卻未經大戰,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人口相加,還不及山西人口的壹半。洪武八年,洪水暴發,淹了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安徽數省,洪水沖垮海堤,海水倒灌,把明朝廷的主要稅收--鹽場也壹並沖毀。中原大地赤野千裏,人跡罕見。正所謂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為此,朱元障下決心從山西大規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復鹽場、發展生產。增加中原和江南人口。明朝洪武移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壹次有組織有計劃的遷移行動,涉及人數達百萬之眾。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曠古絕今。自古就有民諺:“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武移民不僅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間,而且移民與當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習俗上經過長期的交融交換,地域文明必然會相互照應,培育出新的文明種子,為大明帝國成為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奠定了基礎,為漢民族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文化
緊抓教育朱元璋在創立明王朝的過程中認識到,元朝之所以滅亡,除了統治者本身的素質以外,整個社會失於教化也是壹個原因。因此,登基後,他就采取措施,興建學校,選拔學官,並堅持把“教育工作”作為衡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為了選拔能聽命於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山東日照縣知縣馬亮任職考滿,入京覲見皇帝,州裏給他下的評語是“無課農興學之績而長於督運”。針對這個鑒定,朱元璋的批示是:農桑乃衣食之本,學校是風化之源,這個縣令放著分內的事不做卻長於督運,這是他的職責嗎?結果,那位馬縣令不但沒有晉升反而被“黜降”了。類似的事很久以前就發生過了。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退朝之後,朱元璋召儒臣談論治國之道,大家暢所欲言,只有國子學官李思迪和馬懿沈默不語。朱元璋極不高興,把他們給貶了。之後,在下發給國子監的“通報”中說:身為人師,應該“模範其誌,竭胸中所有,發世之良能,不隱而訓?”李思迪和馬懿,出身草野,能與皇帝議論國事,皇帝這麽虛心請教,他們竟連壹句話都不願說,對皇帝尚且如此,還能指望他們盡心盡力教學生嗎?對待“高級教師”(國子學官),朱元璋的標準更高了,除了關註國計民生,還要具備參政議政的素質。呵呵,可以想見,那些生活在洪武朝的老師,尤其整天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晃悠的國子學官們,日子真是如履薄冰!民族朱元璋曾禁止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限制回族內部通婚,明代回族沒有優待身份。但朱元璋“禦制至聖百字贊”以及明皇室關於修建清真寺和保護清真寺宗教職業人員的諭旨,在壹定程度上肯定了回族的宗教生活。社會
養老政策朱元璋保持著樸素的農民道德,對天下老年人施以特別的尊重。他頒布《存恤高年詔》,規定“所在有司精審耆民?年八十、九十,鄰裏稱善者,備其年甲、行實,具狀來聞。貧無產業,八十以上,月給米五鬥、肉五斤、酒三鬥;九十以上,歲加賜帛壹匹、絮十斤;其田業僅足自贍者,所給酒、肉、絮、帛如之。”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怕有關部門執行不力,就又叮囑禮部尚書,要以皇帝的名義再次重申壹下這項政策。為了讓居家養老者有人服侍,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規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令壹子侍養,免其差役。”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讓70歲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國家允許老人的壹個兒子免於服役。對於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給予精神表揚,還給予物質獎勵,賞賜衣物,發放獎金。而且,這些孝子孝女年老時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當他們年屆60歲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歲時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如果孝親模範不幸成為孤老,那麽他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養濟院的同等待遇,當地養濟院會每月按標準把錢糧送到他們家中;去世後,政府還會發放三兩銀子作為喪葬費。在朝廷的要求和帶動下,各地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風氣,贍養老人的要求也滲透到各地家法族規之中。被朱元璋稱為“江南第壹家”的浦江鄭氏的《鄭氏規範》是中國傳統家法族規的代表作,其中規定,每逢朔望,家長率領眾人參謁祠堂後要派人擊鼓,同時族中子弟大聲說:“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以示對全族的訓誡。族規規定:“男女年六十者,禮宜益膳。舊管盡心奉養,務在合宜。違者罰之。”“諸婦主饋,十日壹輪,年至六十者免之。”所謂“舊管”是家族中負責婚喪嫁娶以及飲食的人員。也就是說,60歲以上的族人,應得到盡心侍養,餐飲方面應更加精良,還應免除老年婦女的廚房工作。抑制商人為了貶抑商人,朱元璋他特意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布兩種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學、當官,都會受到種種刁難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