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拼音讀作:fán xīng。
釋義是繁茂的星星,指很多的星星。繁密的眾星。晉傅玄《雜詩》之壹: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宋曾鞏《荔枝》詩之壹:誰能有力如黃犢,摘盡繁星始下來。
清沈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閃爍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燈也。茅盾《子夜》十七:船面甲板上裝著紅綠小電燈的燈彩,在那清涼的夜色中和天空的繁星爭艷。
說文解字註
馬髦飾也。段註:馬髦,謂馬鬛也。飾亦妝飾之飾。蓋集絲絳下垂為飾曰緐。引申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廢,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至若鄭註《周禮》《禮記》之繁纓,繁讀為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此易字之例,其說與許說絕殊。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繁;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11。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正韻》符袁切,並音煩。《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傳:繁,多也。
又《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註:繁,猶盛也。
又《孝經序》:安得不翦其繁蕪。註:繁,雜也。
又《廣韻》:繁,概也。
又《廣韻》薄官切。《集韻》蒲官切,並音鞶。《禮·禮器》:大路繁纓壹就,次路繁纓七就。疏:繁為馬腹帶也。《左傳·成二年》:請曲縣繁纓以朝。註:繁纓,馬飾。
又與樊通。《周禮·春官》:巾車樊纓。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
又《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並音婆。《玉篇》:姓也。《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繁氏。《前漢·陳湯傳》:禦史大夫繁延壽。
又《韻補》葉符筠切。陸雲《夏府君誄》:元祐秀朗,輝景絪缊。誕載豐美,俊穎夙繁。
又《韻補》葉汾沅切。左貴嬪《楊後誄》:天祚貞吉,克昌克繁。則百斯慶,育聖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