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蜮(yù)
名
(形聲i。字從蟲,從或(yù),或亦聲。“或”指“國”。“或”和“蟲”聯合起來表示“國蟲”。本義:壹國的最大害蟲。轉義:鬼名。傳說中壹種能含沙射人的動物。說明:古代國家林立,各個國家因地理氣候不同而有不壹樣的危害性動物。這種壹國特有的危害性動物就叫“蜮”。例如草原國家最大的危害性動物是狼,山區國家最大的危害性動物是虎,南方國家最大的危害性動物是蛇,北方國家最大的危害性動物是熊,等等)
同本義。
為鬼為魊。——《詩·小雅·何人斯》。傳:“短狐也”
蜮傷躬只。——《楚辭·大招》
又如:蜮勢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兇惡嚇人的樣子);蜮祥(災變將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為災,使人得病)
壹種食禾苗的害蟲。
大草不生,又無螟蜮。——《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