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
zhǔn
形聲。字從冫,從隼省,隼省亦聲。“隼”即獵隼,遊弋於空中,整日尋找獵物。引申指“鳥頭”、“銳頭”、“尖頭”。“冫”本指“冰”、“冰凍”,引申指“冰凍”、“凝固”。“冫”與“隹(隼省)”聯合起來表示“尖頭凝固”。
本義:指向確定。目標不再遊移。
引申義:朝確定方向走,按既定方針辦。
說明:1.“準”字列在《漢語大字典》袖珍本第128頁,是自古就有的漢字,但也用同“凖”,估計是古時從“凖”字簡化而來。今用為“凖”的簡化字。
2.《說文》曰:“凖,平也。”這是指古人用水平儀測量物體的傾斜度,當指針凝固在正中位置時,其傾斜度就是“零”。這種“指針凝固在零度位置”就是“凖”。水平儀是壹種簡單的物理儀器,古人應該很早就會制造的,說不定今日我們使用的水準儀就是直接傳承自古代。至今我們中國俗語還在說“壹碗水端平”,這不就是有“水準”的意思了嗎?
〈動〉
⑴ (“準”本為“凖”和“準“的俗字,現為”凖“和“準“的簡化字。但在未簡化前,準習用的意義,與凖字有別)
⑵ 公文用語。始於唐·五代 ⑴ 表示允許,認可
乃於戰所,準當時兵士,人種樹壹株,以旌武功。——《周書·文帝紀下》
⑶ 又如:批準;照準;準如所請 ⑵ 引申為比照,作某類事物看待。如:準前例辦理;準平原;準尉 ⑶ 表示依據、根據。如:準某部函
又俞旨(袁可立)準辭本身誥命。——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⑷ 決定,必定。公文用語。如:準於某日起程
這準是使猛了勁,岔了氣了。——《兒女英雄傳》
⑸ 折充;抵充
連身上外蓋衣服,脫下準了店錢。——《醒世恒言》
新舊錢暫兼行,新錢千準銀壹兩,舊錢準七錢。——《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與我家做個媳婦,就準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竇娥冤》
⑹ 又如:準價(折價);可準(可以抵償);準算(折算;抵帳)
⑺ 望,窺測
群臣準上意而懷當 ——劉安《淮南子·覽冥訓》
〈形〉
⑴ (形聲。從水,隼( sǔn)聲。本義:平,不傾斜)
⑵ 同本義(取義於水平,側重於平穩)
凖,平也。——《說文》。字亦俗作準。段玉裁註:“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謂之凖”
推而放諸東海而凖。——《禮記·祭義》。註:“猶平也。”
⑶ 亦指其他物體的平
輈註則利凖,利凖則久,和則安。——《周禮·考工記》
⑷ 又如:準望(測繪地圖的方法之壹)
⑸ 準確。如:不知準不準;投籃準;打得準;猜得準;準成(準星;準確可靠);準當(準確恰當);那準不對;沒準兒
⑹ 輕重相當;均等
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系辭》
幸少從女言,得厚息,略相準。——《聊齋誌異》
〈名〉
⑴ 古代測量水平的儀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漢書·律歷誌上》
⑵ 又如:準平(測量平面的儀器)
⑶ 標準;法則
禮者,節之凖也。——《荀子·致士》
⑷ 又如:準式,準格(標準,準則);準限(標準)
⑸ 箭靶,靶子的中心。通“埻”
我有平肩輿,前途猶準的。——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
⑹ 又如:準的(箭靶;標準;準則);準執(箭靶);準鵠(即正鵠。箭靶。引申為目標);準式(標準;楷模);準格(猶言標準、規格)
⑺ 鼻子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李白《梁甫吟》
⑻ 姓
〈動〉
⑴ 允許;批準。唐、 宋以來公文上許可的批語,俗作“準”
乃於戰所,準當時兵士,人種樹壹株,以旌武功。——《周書·文帝紀下》
我要放他,妳又苦苦的不準。——《兒女英雄傳》
⑵ 又如:準查記錄;準行(準許;許可);準奏(君主批準臣屬的奏章)
⑶ 料想;打算。如:準擬(料想;打算);準承(料想;打算)
⑷ 仿效,效法
始都樂壽,號 金城宮,備百官,準 開皇故事。——《新唐書》
⑸ 又如:準遵(遵循;依照);準據(依據);準擬(遵循;模仿)
⑹ 瞄準
修脛者使之跖钁,強脊者使之負土,眇者使之準,傴者使之塗,各有所宜。——《淮南子》
⑺ 又如:準度(測量,衡量);準裁(衡量,裁定);準量(計量;估量)
⑻ 測量,度量
軾始至 穎,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高於 新溝幾壹丈。——《宋史》
⑼ 揣測,揣度
仁君處位而不安,大夫隱道而不言,群臣準上意而懷當。——《淮南子》
⑽ 按照,依照
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烏尚得謂之詩哉。——《答章秀才論詩書》
⑾ 又如:準式(依照準則或樣式);準律(依照法律);準據(依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