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刪字的來歷是什麽

刪字的來歷是什麽

從刀從冊。冊是簡冊,把若幹竹簡編穿在壹起叫“冊”。簡冊的內容有問題,就用刀除掉,所以從“刀”。本義:削除。

釋義去掉多余或不恰當的字句:刪除|刪節|刪改。

削除;勾劃掉

刪,剟也。――《說文》

刪,除也。――《三蒼》

刪,定也。――《聲類》

刪,刊也。――《漢書·刑法誌》註

刪,削也。――《漢書·丙吉傳》註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康熙字典[1]

子集下刀字部 刪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5

解釋:〔古文〕?唐韻所奸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奸切,?音澘。說文剟也。從刀冊。冊,書也。古以?牘,故曰孔子刪詩,言有所取舍也。會意。廣韻又除削也。前漢·律歷誌刪其偽辭,取正義著於篇。

說文解字

卷四刀部 刪。

解釋:剟也。從刀?。?,書也。所奸切〖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