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壹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壹,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壹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壹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範,就成壹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壹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小篆又名秦篆,指秦始皇帝統壹文字所用的書體,漢代沿用。後世稱篆書,壹般皆指小篆。秦代小篆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有泰山刻石、瑯邪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以及無數秦量、秦權、詔版。文字已規範化,偏旁都有固定的形式和位置,形體豎長方,其空虛不足之處盡量用筆畫填滿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彜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壹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壹。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