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與粵通,越是“人”的意思。越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壹個古老的民族。....秦代南海郡龍川縣(今廣東龍川縣)令趙佗曾建南越國,割據自立為“南越武王”。(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宋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壹名。元設廣東道。明設廣東?
轄區漢初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粵 yuè
〈助〉
助詞。古與“聿”、“越”、“曰”通用,用於句首或句中
粵,於也。審慎之詞也。從於,從寀,會意。——《說文》
粵,曰也。又,於也。——《爾雅》
粵三日丁亥。——《書·召誥》
粵詹(瞻)雒伊。——《史記·周本紀》
尚粵其幾,淪神域兮。——班固《幽通賦》
又如:粵若(發語詞。用於句首以起下文)
詞性變化
〈名〉
廣東的簡稱 [Guangdong; Kwangtung]。如:粵繡
舊地名 [the provinces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百粵之地,即今廣東和廣西等地
予弱冠粵行。——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粵東(廣樂省的別稱);粵寇(清朝統治階級對太平天國起義者的汙蔑之詞);粵海(指中國南部廣東壹帶的海域,又作為廣東和廣州的代稱);粵嶠(指五嶺以南地區)
常用詞組
粵菜
[Cantonese food] 中國菜系之壹,以廣東風味為代表的菜肴
粵劇
[Guangdong opera] 中國廣東地方戲曲劇種之壹,用廣州話演唱,主要流行於說粵語的地區
粵江
[the Yuejiang] 珠江的舊稱
粵繡
[Guangdong embroidery] 廣東出產的刺繡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粵 yuèㄩㄝˋ
中國廣東省的別稱:~語。~劇。
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鄭碼:NJAZ,U:7CA4,GBK:D4C1
筆畫數:12,部首:米,筆順編號:3254312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