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音同古,相傳是壹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傳說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在湖南湘西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蠱色變。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也儼然以為有其事;壹部分的醫藥家,也以其為真,記下壹些治蠱之法。
古書中解釋
蠱,病名。①泛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的疾患。《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證治匯補》卷六:“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俗名曰蠱。”參見蟲臌條。②少腹熱痛,溺白濁的病證。《素問·玉機真藏論》:“腹冤熱而痛,出白,壹名曰蠱。”③指房事過度成疾。見《左傳·昭公元年》:“晉候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蠱。”“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在《周易》,婦惑男,風落山謂之蠱。”④古代用毒蟲所制的壹種毒藥。《諸病源候論·蠱毒候》:“多取蟲蛇之類,以器皿盛貯,任其自相啖食,唯有壹物獨在者,即謂之為蠱,便能變惑,隨逐酒食,為人患禍。”
蠱惑?gǔhuo例:蠱惑人心[demagogic]?使人心意迷惑而濫求租稅,糜費產業,蠱惑士女。--劉勰《滅惑論》蠱:古代傳說可以害人的毒蟲。--《新華字典》
/view/25751.htm
名詞
(會意。從蟲,從皿。本義:?人肚子裏的寄生蟲)
同?本?義?[parasite]
蠱,腹中蟲也。——《說文》
掌除毒蠱。——《周禮·秋官·庶氏》
又如:蠱慝(蠱蟲引起的禍害);蠱證(腹內生蟲的病);蠱毒(蠱蟲之毒)
毒蟲。傳說取百蟲於皿中,使互相蠶食,最後所剩的壹蟲為蠱?[the?most?poisonous?insects?who?survive?after?fighting?each?other]。如:蠱蠆(毒蟲)?
神智惑亂的疾病?[demagogic?disease]。如:蠱疾(心誌惑亂的疾病。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
傳說中壹種人工培育的毒蟲?[cultured?insect]
江南數郡有畜蠱者,主人行之以殺人,行食飲中,人不覺也。——《輿地誌》
又如:蠱蠱(傳說人工培育的蠱蟲);蠱主(傳說飼養蠱蟲的人)
指與詛咒、祈禱鬼神等迷信有關的事?[superstition]。如:蠱氣(施行詛咒術的邪氣);蠱祝(用邪術詛咒害人);蠱師(迷信職業者。利用符咒等邪術為人安排吉兇禍福的人);蠱殺(蠱術殺害)
谷類中蛀蟲所化的蛾?[grain?moth]
谷之飛,亦為蠱。——《左傳·昭公六年》
又如:蠱蠱(糧食中蛀蟲所化的蛾)
指淫邪之事?[lascivious?and?depraved?matter]
關其門戶,用止狂蠱。——《太玄經》
壹種腹部臌脹的疾病?[tympanites?due?to?parastic?infestation]。如:蠱膈(腹脹不思飲食的病);蠱脹(即臌脹病)
通“故”(?gù)。故事,舊事,舊業?[story]
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尚書大傳》
〈動〉
誘惑;迷亂?[seduce;demagogic]
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孔某(指孔丘)盛容脩飾以蠱世。——《墨子·非儒下》
糜費產業,蠱惑士女。——南朝梁·?劉勰《滅惑論》
又如:蠱喪(惑亂喪失);蠱溺(惑亂沈迷);蠱偽(蠱惑詐偽);蠱誘(迷惑引誘)
用符咒之術毒害人?[injure?dangerously?by?charms]
因誣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後漢書·清何王慶傳》
又如:蠱毒(毒害。用毒藥害人,使人不自知);蠱道(指巫蠱咒詛之術)
〈形〉
通“痼”(?gù)。疾病久治難愈?[chronic]
晉胥克有蠱疾,郤缺為政。——《左傳·宣公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