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拼音拼音:Hànzì,註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壹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壹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 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 ( 以及派生的行書 )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壹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壹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壹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漢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
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
壹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裏的壹個詞或壹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壹的特點。
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
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裏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起源
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壹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
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
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
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舊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壹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漢字起源的舊說法有五種,即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
結繩說:《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壹些原始社會部落,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八卦說: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裏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圖說:《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開此說的神秘面紗,不難發現,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能對照“九宮”算法。
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中央,合為九(“五”位於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系起來);在術數家眼中,則其數橫、豎、斜偏、相加得數恒為15。
倉頡造字: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壹套各盟聯***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
《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後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
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壹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圖畫說: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
壹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系。
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對這些原始材料做壹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壹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麽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後發現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
還有壹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
漢字是獨立起源的壹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壹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壹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壹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
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達五十多種。
它們整齊規劃,並有壹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大漢口文化遺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遺址的陶器上,發現有更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是早期的圖形文字。
漢字演變
漢字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階段的漢字,漢代以前的文字。
更具有形象性。
戰國文字:“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秦國文字是漢字發展的主流。
六國文字,地域差異大,不反映漢字發展軌跡,是支流。
甲骨文
?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蔔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
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
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制造十分發達。
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
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
所記內容也很不相同。
其主要內容大多是頌揚祖先及王侯們的功績,同時也記錄重大歷史事件。
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個字,記事涉及面很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
大篆
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
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
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
秦朝李斯受命統壹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
通行於秦代。
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 ?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瑯琊臺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壹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壹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壹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壹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註有小篆寫法。
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
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古隸)和漢隸(今隸)。
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壹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壹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壹波三折”。
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
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壹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壹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壹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
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
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
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
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
"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 。
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
作為初創的秦隸, 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
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
在"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思想統壹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 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
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楷書的名家很多,創造出許多有代表性的字體,如“歐體”(唐·歐陽詢)、“虞體”(唐·虞世南)、“顏體”(唐·顏真卿)、“柳體”(唐·柳公權)、“趙體”(宋元·趙孟頫)等。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
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
觀其特點,正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
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
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
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
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
康氏舉十美,以強調魏碑的優點。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
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楷書為現代常用的標準。
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壹種字體。
始於漢初。
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壹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
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壹筆而成。
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為書法家所常用。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
代表作如三國時期吳國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
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的書法作品。
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
行書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壹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
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