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冊典刪的來歷,壹句話概括

冊典刪的來歷,壹句話概括

 冊

“冊”:在春秋戰國至魏晉時代,因為當時還沒有紙,人們只好把文字寫在狹長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稱“簡”,木片稱“紮”或“牘”。這種竹片或木片,通稱為“簡”。壹塊簡只能寫幾十個字,記載壹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塊“簡”。為了查找方便,人們就用熟牛皮條把這些簡按次序串編起來,稱之為“冊”。“冊”字很像幾片竹簡用繩子串在壹起。後來,書寫的材料逐漸用紙代替,印出的文章裝訂成書仍沿用了“冊”這個名稱。現在“冊”已演變為量詞。

/shownews.asp?id=3050

(這好點)

/view/241133.htm?fr=ala0

/s?wd=%B2%E1

春秋戰國以前的公文體制

典典常。是記述的古代帝王法文書,如《尚書》中的《堯典》、《舜典》。

典 #diǎn

釋義 ①標準;法則:典範|典型|典章。②被當作依據的書籍:詞典|經典|引經據典。③引用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典故|用典。④用實物作典押來借錢:典押|典當。⑤鄭重舉行的儀式:典禮|開國大典|慶典。⑥姓。

典範 #diǎnfàn 可以作為學習、仿效的標準而起示範作用的人或事件。

〖例句〗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典型 #diǎnxíng ①具有代表性的。②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或事件。

〖例句〗寫作文時,典型事例能使我們的觀點鮮活起來。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典 <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冊”字,下面是大。本義:重要的文獻、典籍)

同本義

典,五帝之書也…莊都說,典,大冊也。――《說文》。按,謂從冊,從大,古文從古文冊。

典,經也。――《爾雅·釋言》

不可為典要。――《易·系辭》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

司晉之典籍。――《左傳·昭公十五年》

不遠而復,先典攸高(重貴)。――丘遲《與陳伯之書》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藥典;字典;釋典(佛經);法典;佛典;引經據典;典誌(記載政

典 diǎn

①標準;法則:~範、~型。

②典範性的書籍:~籍、詞~。

③鄭重的儀式:~禮。

④詩文中引用的古書裏的故事或詞句:~故、用~。

⑤抵押(舊時壹方將土地或房屋押給另壹方,換取壹定款項,不計利息,議定還款期限,到時贖回)。

⑥姓。

典範可以作為學習榜樣的人物或事件。

典故詩文中引用的古書裏的故事或詞句。

典籍記載古代法制的圖書。也泛指可以作為標準、典範的書籍。

典禮隆重舉行的儀式。

典型

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②具有代表性的:他的看法很~,值得重視。

③文學藝術作品中用藝術概括手法表現人的社會特征的藝術形象。它既表現了人的壹定的社會特征,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典型化指概括現實生活、創造典型形象的藝術方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時,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和獨特理解,把日常現象集中起來,進行深入的開掘和精細的提煉

,創造出既具有鮮明個性特征又能反映某壹特定時代的社會本質的藝術形象。

典型環境文藝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決定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促使人物行動的特定環境。它能概括地反映出壹定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及其發展趨勢。

典型性指作家、藝術家塑造藝術形象所達到的概括化和個性化統壹的程度。藝術形象的個性特征越鮮明、生動,而所揭示的社會本質越深刻,即個性與***性越統壹,典型性

就越高。也指壹般講話、論著對事物所作的既有高度概括力、又有鮮明個性特征的評述。

典雅文章內容有根基,文詞優美不粗俗。

典章法令制度。

典tiǎn 1.見"頎典"。

會意。從刀從冊。冊是簡冊,把若幹竹簡編穿在壹起叫“冊”。簡冊的內容有問題,就用刀除掉,所以從“刀”。本義:削除

釋義去掉多余或不恰當的字句:刪除|刪節|刪改。

刪除 shānchú 去掉。

〖例句〗老師批改作文時,幫我刪除了多余的文字。

刪改 shāngǎi 刪削並改動。

〖例句〗這篇文章經多次刪改才定稿。

刪節 shānjié 刪去文章中與表現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

〖例句〗該文在轉載時,編者做了壹些刪節。

========更多的信息

削除;勾劃掉

刪,剟也。――《說文》

刪,除也。――《三蒼》

刪,定也。――《聲類》

刪,刊也。――《漢書?刑法誌》註

刪,削也。――《漢書?丙吉傳》註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清?龔自珍《病梅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