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第壹個掛這個名字混他職業生涯的人,是金太祖洪雁古達。努爾哈赤不是完顏阿骨打的親戚,甚至根本沒有血緣關系。他喜歡完顏阿骨打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完顏阿骨打是個名人,雖然是個死名人。但名人就是名人,名人有他的利用價值。用他的價值收買人心,就是名人效應,所以努爾哈赤只是借用了前輩的名字,僅此而已。
作為女真人,努爾哈赤自然有自己的道德追求,那就是恢復金朝在北方的統治。後來他的道德追求更高了。他不滿足於做壹個小小的汗國總經理,而是全中國的主席。
努爾哈赤本人已經被深深地中國化了。除了學習自己的語言,他還通過不懈的自學,學會了壹門非常實用的外語——漢語。多學點知識,不僅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還能主宰更多人的命運。努八也喜歡聽書。有空的時候喜歡聽有國際視野的書,《三國演義》。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買賣,經常在撫順、沈陽、遼陽等地做生意。不說這個人見多了,關系好的總有壹兩個。所以我見過很多漢族的知識分子,也見過很多地方勢力和流氓。包括後來被他稱為“流氓”的小玉子,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至於住在李家裏,做李的幹兒子,和李壹起學習課外讀物《孫子兵法》,也是很有可能的。
正是因為這種文化背景,努爾哈赤才幹脆稱自己為可汗,而不是皇帝。說可汗不代表他不想當皇帝,恰恰相反,這是進、攻、退的壹招。進壹步,可汗確認了自己,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退壹步說,在我看來,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明朝強大。畢竟在那個年代,明朝名義上是壹家跨國公司的董事長,但他只是壹個彈丸之地的小企業家。
很長壹段時間,他都沒想過去長城。他要做的就是不斷穩住自己,稱霸東北。但事實不能假設,因為發生了壹件事徹底激怒了努爾哈赤,貧窮。在那個科技決定壹切的年代,光靠放牧牛羊是填不飽肚子的。
不會做瓷炒鍋,連做飯都是問題。當然也有壹些解決的辦法,就是和明朝做生意,用妳的馬匹和明朝交換妳需要的東西。但是讓努爾哈赤惱火的是,大明是壹個很沒有誠意的生意夥伴,所以努爾哈赤不得不做。因為在努爾哈赤看來,大明很小氣,小氣到很久都不承認他汗王的地位,小氣到他的人民沒有足夠的鐵鍋用。他真的很惱火。多年的隱忍終於在那壹刻釋放。既然如此,我們就宣戰吧。
努爾哈赤最終決定動手,向那個看似強大的敵人發動戰爭。但是,自古以來,侵略總是要找壹個合理的借口。努爾哈赤在這壹點上很努力,因為他不僅找到了七個,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大仇家。
恨,不僅僅是因為有多少仇恨,有時候壹個人恨另壹個人並不需要很合理的理由。大明和努爾哈赤之間確實有矛盾,而種下這種仇恨的,正是勇猛的遼東漢子李。李是壹個懂得鬥爭的人,而且幾乎會鬥爭壹輩子,但說實話,他還是壹個不太懂政治的人。
所謂政治,就是壹群有固定愛好的人聚集在壹個固定的地方,然後整天想各種辦法對付別人,瓦解別人,壯大自己,同時攻擊別人的壹種復雜的鬥爭形式。而李不懂政治,因為他只會打仗,而且他擅長打仗。他不僅知道自己怎麽打,還教會了敵人怎麽打。當然,這個敵人暫時還是他的朋友。
後來有壹天,這位朋友與他翻臉,這使李深感害怕。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但有反目成仇的朋友。七恨,努爾哈赤,妳真狠心。
這第壹次深仇大恨要追溯到三十五年前。從這件事我意識到,種下仇恨可能只需要幾天,忘記仇恨可能需要壹輩子,也許更久。所以我們的字典裏有這樣壹個形容詞,就是父親的債由兒子來還。可惜努爾哈赤在漫長的35年裏沒有忘記對明朝的仇恨,他很用心的寫了下來。
萬歷年數月,對努爾哈赤來說是恥辱的壹天,因為他壹天之內失去了三個親人,他的父親,他的爺爺,還有阿泰,壹個關系非常亂的親人。實際上,死亡並不可怕,但懦弱的死亡是壹件非常可恥的事情。朱安的祖父,塔克西的父親是怎麽死的?這不是反叛或改變,只是因為他在壹個不合適的時間去了壹個不合適的地方——古拉城。《清史》中,如下記載——:“我祖上邊看南朝邊進貢,長期忠順。突然,他們譴責我的第二個祖先,憎恨他。”
所謂第二大恨,在我看來,不過是家庭大人對親人和子侄的態度。有的更好,要什麽給什麽,就像明朝對待葉赫壹樣。有的不怎麽樣,想要的東西總是遲遲不給,就像自己壹樣。妳說妳們都是親戚家的孩子。對他好,對我不好是有道理的。於是在清朝的歷史上,這第二個遺憾被寫了下來——“我和北關都是外藩,但我們的東西不壹樣。恨二。”
這第三大恨在當時是小事。明朝漢人偷偷去努爾哈赤挖人參,結果被殺。大明要說法,努爾哈赤就給大明壹個說法,在邊境處決了幾個關押的哈達俘虜。真的沒什麽好說的,但是妳要知道,這些俘虜都有壹個***同的名字,女真人。在《清史》中,這第三悔——也寫道:“漢人私挖人參,遵約傷毀。他們要十個洋人賠命,恨三個。”
第四個深仇大恨是因為明朝曾經幫助過葉赫,欺負過自己。努爾哈赤可能忘了,大明王朝無私地幫助他,無數次地欺負葉赫部。但這顯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妳在上主欺負我的時候參與了。葉赫曾是海西四大女真小說之壹。明代在開元葉赫附近建有“鎮北關”,所以葉赫常被稱為“北關”。恨是——。“我和北關是壹個部落的,魏碧拒絕我,所以我恨四。”
第五大恨是女人問題。要知道女人壹旦被寫進歷史,尤其是美女,總會有問題的。努八暗戀的那個女人,我相信,絕對不是壹般的美女。這個美女有個好聽的名字,東哥,這個女人是葉赫部壹個美女蔔延古的女兒。萬歷二十壹年,蔔延古出於某種陰暗的目的,答應把壹個十四歲的妹妹送給努爾哈赤做努爾哈赤的小老婆。
不答應就壹定要老老實實去做,不然有時候後果會很嚴重。努八有很好的理由生氣,因為他等這個承諾已經等了很久,等了二十二年。只是晚了壹點,可偏偏這個蔔延古突然改變了計劃,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別人。努爾哈赤,喀土穆的壹個王子,被活生生地戴上了綠帽子。所以義憤填膺的努爾壹口咬定是明朝要為難自己,這才唆使步陽谷這麽做,步陽谷才會回心轉意。以下文字記載於史書:——“北關老女改嫁西虜,恨吳。”
第六大恨,其實就是土地的問題。女真人不講理。為了發展自己的畜牧業,她竟然奪取了柴河、三岔、福安等屬於大明朝的土地。明朝也很寬大。妳就告訴女真人我說了算,妳就滾吧。在努爾哈赤看來,這也是壹種恨。“逼退,田禾棄之,恨六。”
第七大恨是朋友的事。當年的“遼陽無賴”小成了明朝的特使,來到他的地方,風度翩翩,對努爾哈赤相當無禮。《清史》中記載——“蕭大作,魏父,百般屈辱,恨七。”
有了這七個理由,努爾哈赤就放心了。原因是,如果妳有他們,然後攻擊。他選擇撫順作為他的第壹站,因為撫順有壹個李永方。對於大明來說,李永方只是壹個小小的連長,但他並不積極。但是對於努爾哈赤來說,李永方非常重要,因為他是壹個可以出售壹切的人。他不僅出賣了自己,也出賣了自己的國家。拿下撫順後,來到清河,裏應外合,輕松拿下清河,殺死了那裏的守軍鄒初賢。有了這麽大的動靜,張成寅這個遠東連長,自然不敢怠慢。他親自帶了壹萬多人到清河試圖討個說法,結果被努爾哈赤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