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字筆順:?點、橫、撇、橫、撇折、橫、豎。
庫,漢語常用字(壹級字) ,讀作kù,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會意兼形聲字。本義為收藏兵車及其他武器的處所;後來泛指收藏各種物品的處所;又指監獄。
《簡化字總表》規定“庫(繁體)”的簡化字為“庫”,屬於類推簡化。本義為收藏兵車及其他武器的處所。
《墨子·七患》:“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 《禮記·曲禮下》:“在庫言庫。”鄭玄註:“庫謂車馬兵甲之處也。”泛指收藏各種物品的處所。
《管子·治國》:“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什壹。”又指監獄。《韓詩外傳》:“夫奚不若子產之治鄭,壹年而負罰之過省,二年而刑殺之罪亡,三年而庫無拘人。”
說文解字註
兵車臧也。
此庫之本義也。引伸之、凡貯物舍皆曰庫。
從車在廣下。
會意。車亦聲。苦故切。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苦去聲。《說文》:兵車藏也。從車,在廣下。《釋名》:庫,舍也。物所在之舍也,故齊魯謂庫曰舍。
《禮·月令》:審五庫之量。《蔡邕·章句》:壹曰車庫,二曰兵庫,三曰祭庫,四曰樂庫,五曰宴庫。
又天庫,星名。《春秋·文曜鉤》:軫南四星曰天庫。天庫,五帝車舍也。
又門名。《禮·郊特牲》:庫門之內,戒百官也。註:庫門,在雉門之外。
又姓。《風俗通》:古守庫大夫之後,以官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