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端的行書寫法

端的行書寫法

端的行書寫法:點、橫、點、撇、提、豎、豎折、豎、橫、撇、豎、橫折鉤、豎、豎。

擴展資料:

端(拼音:duān)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形聲字兼會意字,從立,專聲,專兼表意。本義壹般認為是開始、開端,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引申指以手平正托物,用作動詞。又指審視、細看,如端詳、端量。後來端也表示事物的頂端的意思,並進壹步引申為事情的開頭。端又引申為項目、種類。

端字的出現應該是比較晚的事情。字未見於甲骨文、金文,而始見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構形從立從專,當為小篆本,均屬秦系文字。左部的“立”為人張臂跨立地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站立有關。

專,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認為甲骨文“專”周圍像水,水可養植物者。像植物初茁漸生歧葉之狀。戴稼祥先生《金文大字典》說:上從為植物之顛,下從為根,中壹為地,故知專為端之本字。或訓本,或訓末,兼有兩端之義。”

由此可知,“專”“端”為壹組古今字。“專”為古字,而“端”為後起會意兼形聲字。“端”字出現後就漸漸地全部承擔起“專”字的原先職責,而“專”字在後來歲月中也就漸漸地淡出了“江湖”。

所以,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專”字下就說:“題猶額也,端也,古發端之專直如此而已。”《玉篇·專部》說:“專,今為端。”段玉裁“專”字下註雲:“古發端字作此,今則端行而專廢,乃多用專為專矣。”

先秦兩漢之前的文獻中,“專”“端”二字還常常出現混用現象。如《周禮·考工記·磬氏》:“已下則摩其專。”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專,本或作端。”孫詒讓《周禮正義》雲:“專、端古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