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老師讓寫〈我與書〉的作文 急求有創意的作文 最好讓人耳目壹新 謝謝!!

老師讓寫〈我與書〉的作文 急求有創意的作文 最好讓人耳目壹新 謝謝!!

我與書

題記:

讀讀讀,無日或輟,無日或斷。

倘若不讀書,我的日子便過得無歡、無趣、無味、無樂。

——新加坡女作家 尤今

每每拿起筆來,總有壹種不知如何下筆的感覺。渴望讀書,原因大概就在於此。

陳平原在《千古文人夢》中說過,越是豪放之人,就越愛小鳥的淡雅溫馨,越是文弱之人,就越愛英雄豪俠。我乃壹文弱書生,再加上別人不斷慫恿,“不看金古柳,枉在世上走”,於是,我便看起了武俠小說。誰知壹發便不可拾,我盡成了個“隱君子”。

武俠書看多了,就覺得武林中也只不過是壹些恩怨情仇、打打殺殺。於是便放下武林書,把視野投向更廣闊的天地,至此,古今中外的書便無所不看,幾乎成“書蟲”。

人們都說讀書可以耐得住寂寞,可我不。我喜歡在人多之處看書。有時沒人,就把自己關在屋中,大放音響,震耳欲聾,卻又在看陶冶性情的書。有人就此提出批評,我便辯解:這是鍛自己的意誌力。毛主席曾在大路邊上看書,而我,也能自制“噪音”來磨練自己。

當然也有靜心的時候。下午放學回家到宿舍,插上門,於床頭拿出壹本書來讀,時而像五柳先生壹樣不求甚解;時而務求深解;時而敬慕疾如仇、激揚文字的豪情;時而向往“寵辱不驚”的超凡心境。

書讀多了,視野開闊了,心性便高了,賈平凹說好讀書人“能識天地之大,能識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說得真好。我只是個“書籍雛兒”,非常曉得自己只有那壹點而小小的“資本”,於是乎自嘲“學是學為此樂”,用千掏萬漉得來的點點“金子”小心地裝飾著自己簡陋的精神小屋。盡管如此,仍不敢像錢中書、李敖那般為文為人,但也用心恪守徐悲鴻先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的訓言。

有人說,世界原本就是個巨大無比的競技場,那些壹心渴望有所作為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能與書在同壹個場地裏角逐比試壹番,然後看看孰為強者,孰為敗寇。此話言之有理,略帶壹絲有趣與豐富的想象。我十分欣賞。

我是個極為愛書的人。若幾日不看書,心中便覺得空蕩蕩的。如果得到壹本新書,則會如饑似渴,壹本很厚的書不會花上我五六個鐘頭,借書給我的同學往往很驚訝,問:“妳,到底是什麽速度?”我只是笑了笑,沒說什麽。然而,在我這笑容和無聲中,已經包含了所有的回答——我愛文學,我愛看書!有幾日十分地空閑,我會鉆進壹大堆的書叢中壹飽眼福。看完後,壹雙手已酸得不得了,眼睛也異常模糊,看什麽東西都有些晃晃悠悠的,但我依然很高興。書對於我,似乎已成為了我的學習生活中必需的壹部分了。

其實,我並不曉得我在何時何地學會了閱讀,喜歡上了書,因為壹個人的愛好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我只隱隱約約地知道,我好象在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看壹些小圖書,小人書了,什麽《狐貍精與人的故事》、《金臺奇俠傳》、《興唐傳》……我都看。最起初,我只對壹些有趣的圖畫感興趣。後來,逐漸認識了幾個字,便開始讀圖下的字了。可是那時,看的時候尤似登珠穆朗瑪峰——難,因為那時畢竟還小,依然有好多好多我所不認識的字,只好請出了壹本字典,查閱的方法還是姐教的。但又十分讓我心疼的是,字典裏面壹個生字的釋義當中還存在另外壹些並不懂得的字。也許就在那時開始吧,我便逐漸學會了“躍字”與“猜義”後來上了小學,學的字也便有多了起來。那似乎已是四年級的事情了吧,不知是在哪本書中,看到有“動情”二字,我笑了出來:書中的兩個男主人公之間動情,同性戀?直到初中,我無聊地翻著字典,無意間竟發現,它有兩種意思。除了我那時所理解的那個外,還有壹個意思,是指情緒激動。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可笑。

我的小學時期,是在“啃書”中過去的。初中時,便逐漸地接觸了文言文。也逐漸懂得了看文言文的壹些“技巧”,我也便在書中下壹番“苦功”來展示我的“文言才能”了。我在初二時看的《聊齋誌異》是手抄本,並沒有作過壹絲的翻譯。剛看時,需看上七八遍才會懂。逐漸地,只讀壹遍就行了,有時甚至稍稍瀏覽壹下也遍可以了。從小學到初中,我的語文壹直位居前茅。這與書有著很大的聯系。

在我的書桌上,放的全是書。看小說,是從初二才開始的,可是在這些天裏,我看的小說已有很多。顏壹煙的《鹽丁兒》,張壹弓的《火神》,朱春雨的《滄桑小戶》……我都看。其實,我看小說的起始時間已經太晚。以前聽語文老師說,他們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便已看了。壹聽,我羨慕得不得了。

剛剛愛上文學的時候,我總有些好高務遠,目光只盯著世界名著。先從托爾斯泰的書買起,然後便是雨果、巴爾紮克、司湯達、車爾尼雪夫斯基等這些人的書,如同現在的時尚服裝名牌,買回來擺在書桌上總有壹種十分美好的滿足感。可是到了現在,使我漸漸地發現,能更多地引起我的心的卻是壹些中國作家的書。我很喜歡老舍,他的許多雜文、小說,我看後,總是忍不住地要給周圍的人說上壹遍。這樣子,自己看了幾遍,又給別人講上了幾遍,因此許多的文章我幾乎能夠壹字不漏地背出來。還有豐子凱老先生的雜文,我也有壹種說不出為什麽喜歡的感覺,只是看了後,自己壹個人笑笑或是哭哭。我也十分喜歡壹些女作家的書,如王安憶、張潔、鐵凝……她們的壹些獨特的生活觀點,使我看到了人間無數的真正的美麗。

我愛看言情小說。父母不允許,但我卻偷偷地看。我認為,這並不壞啊。看過瓊瑤的《窗外》、《月滿西樓》、《幸運草》和《清清河邊草》,也看過辛紫眉的《多情公子野姑娘》,倒對我寫小說幫了大忙。

看了這麽多書,我也時刻想著要寫書。看到電視和報刊上的壹個個少年作家的成名,如韓寒、劉東陽……我的心裏便覺得出奇地癢。那時,我就盼望著什麽時候也有這樣的本事,用字把周圍的人和事給寫出來。寫書,說似容易,其實不然,我費了好大的工夫,最終沒有完成——其實是完成了,只不過寫完後自己壹通讀,連我自己也會大捶我的腦袋,大叫壹聲:語無倫次,雜亂無章!記得在去年吧,我鼓起誌氣,開始寫所謂的長篇小說,但終究沒有能夠成功。但我依然嘗試著“寫”書,盡管沒有成功,也是壹種極好的鍛煉。我也開始感覺到,它使我的學習和生活更加忙碌。因為我是個喜歡忙碌的人。

我建議喜歡忙碌的人,能夠多“看”書,也嘗試著多“寫”書!我今生今世也忘不了出入文學那金碧輝煌的殿堂的我,那份驚慌,和那份喜悅。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慚慚地對洋娃娃、漂亮衣服的依戀開始淡化,而把原本的寵愛給了書。

因為,書開闊了我的眼界,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我的性情,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知識。

我與書的故事,平平淡淡,沒有曲折的情節,更沒有驚險回憶,有的只是那壹份難以言傳的緣。我相信我看到的每壹本好書都是幸運的垂臨。這更使我加倍地珍惜他。

記得我小時候,每去姐姐家都賴著不走。那大半是為了那兩個紅木書櫃子。觸手生溫。充滿了吸引力,幼小的我好像被書熏陶,流連忘返。我在想什麽時候我也能擁有這麽多書呢?這是我做的最多的夢。現在我終於夢想成真,也擁有了許多的書,每天在書海裏遨遊。是我最快樂的事。

還記得壹個星期六,郵遞員送來了我最愛看的《小愛迪生》和《看圖作文》。當我高興地看完這些書,便把它輕輕地放進書架。第二天去上作文課時,我也揣了壹本放進包裏,誰知粗心大意把書忘在抽屜裏!回到家,我以為書丟了,這壹套從此不全了!我後悔莫及,硬拖著媽媽上街又買了壹本,補全這壹套。

有了書,它讓我的思維進入壹個嶄新的節界,它讓我去思考,讓我去品味,有了書它讓我在人群中找到屬於自已的位置.....

書,已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我與書恰似魚與水!與書為伴,堪稱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