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亮法師禪語
用什麽樣的態度去生活,生活就會還給我們什麽樣的人生。我為大家帶來昌亮法師禪語,壹起來欣賞吧。
昌亮法師禪語欣賞1. 烏龜在地上是跑不過兔子,可烏龜在水裏永遠比兔子遊的快。不要放錯自己的位置。
2. ?人對了,世界就錯不了。?壹個人能否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戰勝對手,贏得壹席之地,決定於能否戰勝自己,而比之於戰勝他人,戰勝自己是壹個更大的難題。
3. 為什麽沒有人會對壹塊石頭大吵大鬧呢?因為石頭的靜默令挑釁生事者無從入手。在妳可以像大石般沈默時,生事者遲早會失興致而另去他方!
4. 壹個真正的佛教道場,不能淪為旅遊觀光.娛樂的場所。它存在的價值,不單是讓人來燒香拜佛.放松心靈,更重要的是以講經說法的方式,來傳播正法.引導實修,讓朝聖者了解人生的真相。
5. 努力地改變妳的心態,調節妳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6. 智慧的人,在獨處時會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獨處時則會管好自己的口。與他人相處時,是謙虛學習的好機會;在個人獨處時,是反思自省的好機會。
7. 佛教是師生的教育,燈燈相傳續佛慧命。 有師父的加持,就等於得到釋迦牟尼佛和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們所有的加持。佛佛道同,法法壹味,菩提無二,是名傳承。
8. 用什麽樣的態度去生活,生活就會還給我們什麽樣的人生。這壹切都猶如站在鏡子面前:當妳對鏡子笑,會發現鏡子裏的自己對妳笑;當妳對鏡子哭,自然鏡子裏的自己會對妳哭;當妳對鏡子發脾氣,鏡子裏的自己也會對妳發脾氣。我們對待別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別人往往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和行為給予反應。
9. 大部分的人壹早醒來,昏昏沈沈的爬下床,想辦法準時進公司。我們早上的行程表通常不會有什麽需要思考的工作,因為我們的大腦似乎還在睡。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懂得懺悔和自我反省,妳才會知道自己是否在夢裏。
10. 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妳。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妳若不傷,歲月無恙。
11. 人生需要運用四法:第壹法是求知,必需要用加法;第二法是自滿,必需要用減法;第三法是機會,必需要用乘法;第四法是消極,必需要用除法。
12. 人人都有壹個?自我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感情,我的財產,名譽,地位等等。但是,如果妳是壹個聰明的人,就應該多替他人著想,因為沒有他人,也就沒有自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我?字強調得過分,就會變成詛咒。
13. 生命是壹條長河,若只截取壹段來看,我們也許失落,沮喪,無聊,但就整體生命本身來看,壹切都好,因為壹切都在經過,就因為這?有好有壞?的經過,我們最終認識到~缺陷即是生命本身的壹種圓滿經歷。
14. 要為自己創造壹個快樂的生命其實很簡單,妳只需要兩種材料:壹個簡單的生活方式和壹顆滿足感恩的心。過壹種簡簡單單的生活,做壹個實實在在的人;快樂的秘密不過如此而已。與其對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於懷,倒不如對妳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
15.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壹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法寶,壹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眾生,都能步成佛覺悟之道。
16. 心是所有行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壹個充滿仇恨及貪欲的心所引發出的言語.行為及念頭只會帶來痛苦;相反地,壹個慈善的心所引導的身.語.意運作皆會帶來福樂。
17. 奮鬥改變命運,絕招就是把壹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妳,快樂的妳,健康的妳,善良的妳,壹定會有壹個燦爛的人生。
18. 佛法修學的道路,是觀照真理的道路。?應然?是戒律的持守,即是追求道德倫理上的真實;?必然?是智慧的成就,即是智慧能夠不斷證入真理的過程;?當然?是信仰的成就,智慧無法到達真理時,全然地接受教法所說的真理;?本然?是證果的成就,彰顯真理的本來面目。
19. 佛法修學的道路,是觀照真理的道路。?應然?是戒律的持守,即是追求道德倫理上的真實;?必然?是智慧的成就,即是智慧能夠不斷證入真理的過程;?當然?是信仰的成就,智慧無法到達真理時,全然地接受教法所說的真理;?本然?是證果的成就,彰顯真理的本來面目。
20. 人生需要放下六樣東西:壹是放下壓力,累與不累,取決心態;二是放下煩惱,快樂其實很簡單;三是放下自卑,奮鬥改變命運;四是放下抱怨,與其抱怨,不如努力;五是放下懶惰,敢拼才會贏;六是放下狹隘,心寬,天地就會寬。
21. 人的壹生耗費在幹擾別人.傷害別人.毀謗別人.批評別人的時間,超過於冷靜下來了解自己。我們每天眼睛壹張開,都在看別人的錯誤,壹張嘴巴,都在講別人的過錯。人永遠是煩惱的動物,從早到晚都是壹樣,到老到死還是不覺悟。
22.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臨事抱佛腳,不如平時燒香?,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友愛與競爭,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23.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聖者無名,大者無形。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貴而不顯,華而不炫。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才高不自詡,位高不自傲。路徑窄處,留壹步讓人走;滋味濃時,減三分請人嘗。無病第壹利,知足第壹樂,平和第壹善,心誠第壹親,無憂第壹福。
24.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壹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25. 驕傲的人總以為自己有學識,有能力,然而驕傲的人真正原因是無知。請記住列夫?托爾斯泰的巧喻:?如果把壹個人的真實能力比作分數值,那麽他的自我評價就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數值就越小。
26. 馬在沙漠裏碰見了駱駝,馬嘲笑駱駝的背說:?嘿,老兄妳的背真醜!?駱駝沒有理馬只是繼續趕路。最後駱駝走出了沙漠,馬卻再也沒有出來!好多人看出家人就是消極和迷信的,可是宇宙真正的自在才能永恒的!
27. 如果妳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麽辭職不幹,要麽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不要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不要雨天煩打傘,不帶傘又怕淋雨,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
28. 人生需要感謝五種人:第壹感謝傷害妳的人,他磨練了妳的心誌;第二感謝絆倒妳的人,他強化了妳的雙腿;第三感謝欺騙妳的人,他增進了妳的智慧;第四感謝藐視妳的人,他覺醒了妳的自尊;第五感謝遺棄了妳的人,他教會了妳該獨立。
29. 人生需要有三看:壹是要看得遠。人若無遠慮,必會有近憂。二是要看得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三是要看得透。只有完善了自我,才能會超越自我。
30. 寂天菩薩說:縱然全世界的人都與妳作對,成為妳的敵人並傷害妳, 但只要妳的心平?滄月桑?且參薹ǜ扇拍愕陌材?如果我溫順地侍奉世間的敵人,他們還可能會饒益我,並使我安樂;但是,如果我壹味奉承內心的煩惱,那麽只會遭受更多的傷害和痛苦而已。
昌亮法師禪語精選1. 當命運已無力反抗時,要學會承受。坦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自在地度過每壹天,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常常因為不接受不可挽回.無法改變的現實而掙紮.糾結.痛苦,空耗心力,以致於無心經營好現有的生活。其實,只有接受現實,才可得自在。在自在中積極經營現有生活,往往能收獲意想不到的美好。
2. 學佛不是把我們變成壹個怪人奇人,學佛是實實在在做人,要學把生命管好的學問,不但管好現在這期的生命,還要了因,把過去世的處理好,通過改過遷善,把不符和賢人.聖人.羅漢,菩薩,佛準則的習氣去掉,輕裝上路,再為下期生命儲好資糧,了因了緣,超越三界,永得解脫,最後成佛。
3. 絕望向左,希望向右請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讓快樂打敗憂郁,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只要妳願意,妳完全可以壹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沒有誰能夠左右勝負,除了妳。自己的戰爭,妳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4. 寬恕,是人類的壹種美德,寬恕的本身,除了減輕對方的痛苦之外,事實上,是在升華自己。因為,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我們反而能得真正的快樂。假如我們看別人不順眼,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意;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5. 有時壹看周圍之人那種根本不懂佛法,但卻輕易地對我們佛教徒動輒翻以白眼的神態,我就感到?等將來他們真的因緣聚足邁進佛門了,當他們要想真正吃透壹部佛經,真正把壹種善行行持終生時,他們就會體會到佛法言行合壹.超越有無.言語道斷.究竟圓滿的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了。
6. 把自卑從妳的字典裏刪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妳同樣可以擁有壹個有價值的人生。
7. 調伏身心,自有氣度。在日常生活中調伏身心,在行善中調伏身心。我們在行善的'過程中起了煩惱,要能夠調伏,這樣就能夠把善落實下去。善行逐漸圓滿,修行逐漸圓滿,人的氣度,也就自然顯現出來。
8. 人們總以為財富與名氣等於快樂。如果妳心裏已充滿了快樂,妳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妳心裏沒有快樂,縱然坐擁全世界的財富與名利也都沒有什麽意思。如果妳只懂得終日勞碌於爭取更多的金錢及保護妳已有的財富的話,它們對妳其實就已沒有什麽真正的好處了!
9. 生命是壹條長河,若只截取壹段來看,我們也許失落,沮喪,無聊,但就整體生命本身來看,壹切都好,因為壹切都在經過,就因為這?有好有壞?的經過,我們最終認識到~缺陷即是生命本身的壹種圓滿經歷。
10. 快樂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而是要由我們自己來解脫,自己來超越。想要得到快樂,就不要太過敏;太過敏的人,對周遭的壹切都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條繩子綁住自己壹樣,真是自找麻煩。
11. 叩拜,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我慢; 念佛,不是聲音數目,而是與佛相應; 合掌,不是並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歡喜,不是顏面和樂,而是心境展示; 清凈,不是摒棄欲望,而是知道取舍; 布施,不是毫無保留,而是懂得分享; 祈求,不是向佛索取,而是完全信靠。
12. 若是沒有具備壹念利益眾生的心,沒有壹念悲心的話,聰明才智也起不了什麽作用的,所以,壹個能夠幫助我們的人,首先他要具備大智慧,而且具有大悲心,我們若能依靠到這樣的人,才會有幫助得到利益。所以真正值得我們皈依的,是指那無分別.平等慈悲對待壹切眾生,永遠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斷開展的大悲心。
13. 高興與痛苦,人皆有之。高興時心平氣和地感受它;痛苦時平靜地體會它。人,由於沒有開悟,許多痛苦由此產生,壹旦了解了生命的意義,事物就沒有太多區別。因為,高興與痛苦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寬窄都是路,前後皆為空,只有壹部分壹部分加起來,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14.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有無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有無限妙用!
15. 人人都有壞習慣。為什麽?因為壞習慣通常讓人很爽快。就算我們知道那是壞習慣,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意誌力去改變它。但我們還是得改變它。這就是妳每天該提醒自己的原因之壹:因為妳必須改掉那些壞習慣。只要妳持續不做那些壞習慣夠久,它們就不會再是妳的怪習慣了。
16.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越發覺得佛法的確可以讓壹個人在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社會中,保持住自己的身心平衡.理智與情感的平衡.責任與權利的平衡.付出與得到的平衡?簡單地說,佛法可以讓壹個人學會約束自己.尊重真理.敬畏因果;可以讓壹個社會充滿和諧.互讓.友愛,還有寬容。
17. 抱怨和泄氣,只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無疑是智者的姿態。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拼搏才能帶來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沒,只要壹心想著閃光,就總有閃光的那壹天。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妳什麽,其實,妳跟別人擁有的壹樣多。
18. 壹般世間的香,順風能聞到香,逆風就聞不到;在上風聞不到,要下風才聞到。妳持戒的人,不管妳是順的逆的.遠的近的,都能夠聞到,而且人家聞到這個香都感到歡喜。受戒的人,不管妳在順的環境也好,逆的環境也好,都不影響妳的這個高尚的品德!
19. 有時候我們低頭,是為了看準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得還可以,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拉不下這個臉,最終死在面子上。
20. 人生本是壹場沒有回頭路的旅行,無法預測終點將在何處,可以珍惜的,總只有當下沿途的風景,壹起結伴的人。
;